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13

  ..續本文上一頁釣得蝦。誰在畫樓沽酒處。相邀來吃趙州茶。又畫此答之。南雲。鐵牛對對黃金角。木馬雙雙白玉蹄。爲愛雪山香草細。夜深乘月過前溪。又畫示之。師曰。玉麟帶月離霄漢。金鳳銜花下彩樓。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將攜手禦街遊。又畫此答之。師又與南舉程大卿看生緣話。師曰。和尚何不直下與伊剿絕卻。南雲。也曾爲蛇畫足來。是伊自不瞥地。師曰。和尚如何爲它。南雲。咬盡生姜呷盡醋。師曰。流俗阿師又恁麼去。南雲。和尚作麼生。師拈拂子便打。南雲。這老漢也是無人情。時南道被天下叢林宗之。而師與之酬唱如交友。一時豪傑多歸之。龍圖徐公禧布衣時。與師往來爲法喜之遊。師將化前一日作偈遺之曰。今年七十七。出行須擇日。昨夜問龜歌。報道今朝吉。徐覽偈聳然。邀靈源清禅師同往。師方坐寢室以院務誡知事曰。吾住此山二十叁年。護惜常住每日莅之。今行矣。汝輩著精彩。言畢舉拄杖曰。且道這個分付阿誰。徐與靈源皆屏息。遂擲杖投床枕臂而化。

  福州廣因擇要禅師上堂。王臨寶位胡漢同風。紐半破叁佛殿倒卓藏身句即不問。爾透出一字作麼生道。拈拄杖曰。春風開竹戶。夜雨滴花心。上堂。古者道。秖恐爲僧心不了。爲僧心了總輸僧。且如何是諸上座了底心。良久曰。漁翁睡重春潭闊。白鳥不飛舟自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長安東洛陽西。問如何是佛。師曰。福州橄榄兩頭尖。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隈岩傍壑。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前山後山。

  盧山開先善暹禅師法嗣

  南康軍雲居山了元佛印禅師。饒州浮梁林氏子。誕生之時祥光上燭。須發爪齒宛然具體。風骨爽拔孩孺異常。發言成章語合經史。闾裏先生稱曰神童。年將頂角博覽典墳。卷不再舒洞明今古。才思俊邁風韻飄然。志慕空宗投師出家。試經圓具感悟夙習。即遍參尋投機。于開先法席。出爲宗匠。九坐道場。四衆傾向名動朝野。神宗賜高麗磨衲金缽以旌師德。上堂。寒寒風撼竹聲幹。水凍魚行澀。林疏鳥宿難。早是嚴霜威重。那堪行客衣曾。休思紫陌山千朵。且擁紅爐火一攢。放下茱萸空中竹橛。到卻迦葉門前刹竿。直下更雲。不會算來也太無端。參。師一日與學徒入室次。適東坡居士到面前。師曰。此間無坐榻。居士來此作甚麼。士曰。暫借佛印四大爲坐榻。師曰。山僧有一問。居士若道得即請坐。道不得即輸腰下玉帶子。士欣然曰。便請。師曰。居士適來道。暫借山僧四大爲坐榻。秖如山僧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居士向甚麼處坐。士不能答。遂留玉帶。師卻贈以雲山衲衣。士乃作偈曰。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恒沙妙法王。是故東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會當乞食歌姬院。奪得雲山舊衲衣。此帶閱人如傳舍。流傳到我亦悠哉。錦袍錯落猶相稱。乞與佯狂老萬回。

  東京智海本逸正覺禅師福州彭氏子。上堂。開口是合口是。眼下無妨更著鼻。開口錯合口錯。眼與鼻孔都拈卻。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說假。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寬。此乃一出一入半合半開。是山僧尋常用底。敢問諸禅德。刹竿因甚麼頭指天。力士何故揎起拳。良久曰參。又一日上堂拈拄杖曰。這拄杖在天也與日月並明。在地也與山河同固。在王侯也以代蒲鞭。在百姓也防身禦惡。在衲僧也畫橫肩上渡水穿雲。夜宿旅亭撐門拄戶。且道在山僧手裏用作何爲。要會麼。有時放步東湖上。與僧遙指遠山青。擊禅床下座。上堂。憶得老僧年七歲時。于村校書處得一法門。超情離見絕妙絕玄。爰自染神逾六十載。今是辄出普告大衆。若欲傳持宜當谛聽。遂曰。寒原耕種罷。牽犢負薪歸。此夜一爐火。渾家身上衣。諸禅德。逢人不得錯舉。上堂。我有這一著。人人口裏嚼。嚼得破者速須吐卻。嚼不破者翻成毒藥。乃召諸禅德。作甚麼滋味。試請道看。良久曰。醫王不是無方義。千裏蘇香象不回。

  越州天章元楚寶月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一年叁百六十日。曰便恁麼會時如何。師曰。迢迢十萬不是遠。上堂。鼓聲錯落。山色崔嵬。本既不有。甚處得來。良久曰。高著眼。

  盧山萬杉善爽禅師。僧問。如何是萬杉境。師曰。萬株杉下千尋竹。僧雲。如何是境中人。師曰。老僧叉手對阇梨。問佛法大意請師指示。師曰。昆侖頭戴華山尖。乃曰。古即今今即古。家家囪下有諸祖。文殊示現滿山川。自是時人不能悟。大衆且道。悟個甚麼。喝一喝。晚參。侍者度拂子與師。師曰。百丈昔因拈起悟。始覺蒸糊是面做。禅人到此莫商量。向道僧堂對廚庫。複曰。經有經師論有論師律有律師。教老僧說個甚麼。良久曰。春困歸堂打睡。

  盧陵禾山楚才禅師法嗣

  撫州曹山寶積雄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寒貓不捉鼠。問一塵一佛國一葉一釋迦。學人如何下足。師曰。大地草漫漫。僧雲。謝師答話。師曰。明眼人難瞞。僧雲。大衆一時記取。師曰。曹山今日失利。問法雷一震龍象四來如何等令。師曰。清風不會侬家意。吹散白雲撩亂飛。僧雲。學人還有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曰。腳踏實地。乃曰。善應群方萬機叢湊相逢相見即不問。爾拈匙把鲾爲甚麼道不得。良久曰。曹山今日失利。又曰。山不青水不綠。南北東西無下足。白雲片片嶺頭飛。夜來卻入蘆花宿。又曰。千江競湊萬派同源。寶月騰輝光分沙界。山河大地明暗自殊。坐臥經行何人分上。其中莫有語言道斷函蓋相應底衲僧麼。出來與曹山相見。時有僧出方禮拜次。師曰。大衆分明記取話頭。

  欽山悟勤禅師法嗣

  鼎州梁山圓應禅師。僧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曰。吃粥吃飯。

  續傳燈錄卷第五

  續傳燈錄卷第六目錄

  大鑒下第十一世大陽玄禅師法嗣二十五人

  投子義青禅師  興陽清剖禅師

  福嚴審承禅師  羅浮顯如禅師

  白馬歸喜禅師  大陽慧禅師

  雲門靈運禅師  雲頂海鵬禅師

  明機聰禅師(已上九人有語見錄)

  四祖海禅師  資福乘禅師

  覺城道齊禅師  羅浮遠禅師

  洞山存禅師  雲門寶印禅師

  太平慧空禅師  安州延福禅師

  福嚴賢禅師  承天宗禅師

  方廣隆禅師  崇勝智聰禅師

  四祖處仁禅師  大陽祈禅師

  白馬歸春禅師

  晦叔王曙居士(已上十六人不錄)

  雪窦顯禅師法嗣八十四人

  天衣義懷禅師  稱心省倧禅師

  承天傳宗禅師  南明日慎禅師

  投子法宗道者  寶相蘊觀禅師

  君山顯升禅師  洞庭慧金典座

  修撰曾會居士  報本有蘭禅師

  長蘆智福禅師  洞山慧圓禅師

  香積孜禅師  寶慶子環禅師

  天衣在和禅師  稱心守明禅師

  鳳棲仲卿禅師  靈岩德初禅師

  龍興智傳禅師  乾明則禅師

  乾明知應禅師

  雲峰元益首座(已上二十二人見錄)

  安國琮禅師  永安元楚禅師

  稱心清演禅師  證聖守環禅師

  湯院守恩禅師  廣教景先禅師

  東禅賢禅師  上山德隆禅師

  化城德遷禅師  廣慧用舒禅師

  因勝惟政禅師  資福肇禅師

  白雲德宣禅師  興元道滿禅師

  承天洞源禅師  鹿苑顯沖禅師

  薦福知一禅師  嶽林宗善禅師

  萬壽慧照禅師  海會擇芝禅師

  妙果自政禅師  疏山淳禅師

  德山應禅師  君山筠禅師

  南嶽文政禅師  啓霞志宣禅師

  羅山蒙禅師  地藏賞禅師

  真如雅禅師  鳳臺崇禅師

  藥山恭禅師  西禅罕禅師

  報恩政禅師  玉池希白禅師

  寶相歡禅師  雲門毅禅師

  橫金顯禅師  雲岩元度禅師

  萬壽德禅師  護國宜謙禅師

  白雲重郜禅師  淨土義親禅師

  大覺利真禅師  護國惟德禅師

  天聖仲華禅師  薦福可禅師

  翠峰普禅師  天童利章禅師

  妙果垂則禅師  龍華覺禅師

  護國德基禅師  報恩宗秘禅師

  建福可概禅師  西方岫禅師

  雪窦省宗禅師  大乘曉禅師

  啓霞崇梵禅師  仗錫懷秀禅師

  報恩道能禅師  白衣宗樸禅師

  白衣智華禅師

  水陸瑞雲禅師(已上六十二人無錄)

  百丈寶月智映禅師法嗣二人

  惠因懷祥禅師

  惠因義甯禅師(已上二人見錄)

  南華寶緣禅師法嗣一十四人

  興化延慶禅師  寶壽行德禅師

  白虎守升禅師  佛陀崇欽禅師

  延祥法迎禅師

  舜峰惠寶禅師(已上六人見錄)  甘露自緣禅師

  永泰宗寶禅師  雙峰法崇禅師

  寶林海月禅師  羅漢清顯禅師

  清锉智靜禅師  翁山文白禅師

  延壽法牟禅師(已上八人無錄)

  雲蓋繼鵬禅師法嗣四人

  報恩譚禅師(一人見錄)  *輪真禅師

  白霞安禅師  臨卬複首座(已上叁人無錄)

  洞山子榮禅師法嗣二人

  圓通居讷禅師(一人見錄)  延慶法珠禅師(一人無錄)

  續傳燈錄卷第六目錄續傳燈錄卷第六

  大鑒下第十一世大陽玄禅師法嗣

  舒州投子山義青禅師青社。李氏子。七齡穎異。往妙相寺出家。試經得度。習百法論。未幾歎曰。叁祇途遠自困何益。乃入洛聽華嚴義若貫珠。嘗讀諸林菩薩偈。至即心自性。猛省曰。法離文字甯可講乎。即棄遊宗席。時圓鑒禅師居會聖岩。一夕夢畜青色鷹爲吉征。屆旦師來。鑒禮延之。令看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因緣。經叁載。一日問曰。汝記得話頭麼試舉看。師擬對。鑒掩其口。師了然開悟遂禮拜。鑒曰。汝妙悟玄機邪。師曰。設有也須吐卻。時資侍者在傍曰。青華嚴今日如病得汗。師回顧曰。合取狗口。若更忉忉我即便嘔。自此複經叁年。鑒時出洞下宗旨示之。悉皆妙契。付以大陽頂相皮履直裰囑曰。代我續其宗風。無久滯此善宜護持。遂書偈送曰。須彌立太虛。日月輔而轉。群峰漸倚他。白雲方改變。少林風起叢。曹溪洞簾卷。金鳳宿龍巢。宸苔豈車碾。令依圓通秀禅師。師至彼無所參問唯嗜睡而已。執事白通曰。堂中有僧日睡當行規法。通曰。是誰。曰青上座。通曰。未可。待與按過。通即曳杖入堂。見師正睡。乃擊床呵曰。我這裏無閑飯與上座吃了打眠。師曰。和尚教某何爲。通曰。何不參禅去。師曰。美食不中飽人吃。通曰。爭奈大有…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