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28

  ..續本文上一頁以道。古今山河古今日月古今人倫古今城廓。喚作平等法門絕前後際。諸人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依而行之。久立珍重。

  杭州功臣開化守如禅師。上堂召大衆曰。還知道聖僧同諸人到這裏麼。既勞尊降焉敢稽留。久立珍重。

  棲賢湜禅師法嗣

  杭州南山興教院惟一禅師。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白雲數重。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青山一朵。問如何是道。師曰。刺頭入荒草。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幹屎橛。曰大耳叁藏第叁度爲甚麼不見國師。師曰。腳跟下看。曰如何得見。師曰。草鞋跟斷。

  安吉州西余體柔禅師上堂。一人把火自燼其身。一人抱冰橫屍于路。進前則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今已不奈何也。良久曰。待得雲消去。自然春到來。

  真州定山惟素山主。僧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暑往寒來。曰恁麼則遷去也。師曰。啼得血流無用處。問達磨心印師已曉。試舉家風對衆看。師曰。門前有個長松樹。夜半子規來上啼。問知師洞達諸方旨臨機不答舊時禅。如何是新奇。師曰。若到諸方不得錯舉。曰學人殷勤于座右。莫不秖此是新奇。師曰。折草量天。問如何是定山境。師曰。清風滿院。曰忽遇客來如何秖待。師曰。莫嫌冷淡。乃曰。若論家風與境不易酬對。多見指定處所教他不得自在。曾有僧問大隨。如何是和尚家風。隨曰。赤土畫簸箕。又曰。肚上不貼榜。且問諸人作麼生會。更有夾山雲門臨濟風穴。皆有此話播于諸方。各各施設不同。又作麼生會。法無異轍殊途同歸。若要省力易會。但識取自家桑梓。便能紹得家業。隨處解脫應用現前。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喚作衲僧眼睛。綿綿不漏絲毫。苟或于此不明。徒自伶竮辛苦。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含齒戴發。曰恁麼則人人具足。師曰。遠之又遠。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成家立業。曰見後如何。師曰。立業成家。問如何是定山路。師曰峭。曰履踐者如何。師曰險。問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爲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未審圓覺從甚麼處流出。師曰。山僧頂戴有分。曰恁麼則信受奉行。師曰。依稀似曲才堪聽。問十二時中如何得與道相應。師曰。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曰恁麼則不假修證也。師曰。叁生六十劫。

  南嶽福嚴省賢禅師僧問。如何是福嚴境。師曰。畫也畫不及。僧雲。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且子細。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不因汝問我也不說。僧雲。恁麼則寶覺分枝去也。師曰。莫亂道。

  袁州仰山智齊禅師初參諟禅師。諟問汝是甚處人。對曰。安州人。諟雲。汝爲甚麼卻不安。對曰。今日轉見病源。諟雲且道強惺惺。師遂禮拜。有頌曰。有口不能言。無舌能解語。惺惺猶是夢。何處有佛祖。

  羅漢祖印行林禅師法嗣

  真州長蘆贊禅師。僧問。拈槌舉拂即不問。如何是喝散白雲底意氣。師曰。吃棒。僧雲。爭奈人天大衆何。師曰。罪不重科。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老僧奉聖旨開堂。僧雲。恁麼則天人群生類皆承此恩力。師曰。知恩方解報。問一棒打破虛。空時如何。師曰。費力。僧雲。恁麼則百雜碎。師曰。秖爲終日區區。師乃曰。起動大衆。若于佛法中也無可得伸剖。諸人盡是久參先德達佛知見。不可更教這裏談禅說道。實爲舉足動步不離道場。乃至林間宴坐經行無非佛事。良久曰。參福州支提昭愛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牛兒不識虎。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臂長衫袖短僧雲。忽遇客來如何。師曰。離中虛坎中滿。

  福州靈峰道誠禅師。僧問。祖祖相傳傳祖印。師今得法嗣何人。師曰。那個古人恁麼道。僧雲。秖如道吾有正法眼藏付囑迦葉。又作麼生。師曰。不妨具眼。僧雲。千聖不傳方是的。一言合道未爲真。師曰。早是不合也。

  袁州仰山擇和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君子不廢遊。問如來藏中以何爲佛事。師曰。香風吹萎花。僧雲。皆因今日也。師曰。更雨新好者。問如何是佛。師曰。真書梵字。示衆曰。法本不生今則無滅。無滅無生眼中金屑。古佛家風青天明月。

  袁州崇勝道珍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更向什麼處覓。僧雲。莫秖這是。師曰。勿交涉。

  綿州富樂智靜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六耳不同謀。僧雲。意旨如何。師曰。逢人但恁麼舉。

  臨江軍慧力院紹珍禅師。僧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是何時節。曰鳴後如何。師曰。卻不知時。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師曰。在那裏。曰出窟後如何。師曰。且走。

  洪州大甯院慶璁禅師。僧問。道泰不傳天子令。時人盡唱太平歌。未審師今意旨如何。師曰。山僧罪過。問如何是佛。師曰。須彌山。上堂。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且道叁世諸佛釋迦老子有甚麼長處。雖然如是莫錯會好。拍手一下便下座。問承古有言。東山西嶺青。未審意旨如何。師曰。東山西嶺青。雨下卻天晴。更問個中意。鹁鸠生鹞鷹。

  續傳燈錄卷第十一續傳燈錄卷第十二目錄

  大鑒下第十叁世法雲秀禅師法嗣五十九人

  法雲惟白禅師  保甯子英禅師

  仙岩景純禅師  廣教守讷禅師

  慈濟聰禅師  白兆圭禅師

  淨名法因禅師  福嚴守初禅師

  德山仁繪禅師  廣慧寶琳禅師

  霍丘歸才禅師  安國自方禅師

  香積用旻禅師  瑞相子來禅師

  真空從一禅師  乾明廣禅師

  開先智珣禅師  甘露德颙禅師

  蔣山良策禅師  吉祥讷禅師

  廣慧沖雲禅師  承天月禅師

  安福子勝禅師  正覺道清禅師

  澄慧義端禅師  北天王益禅師

  棲賢智柔庵主

  天禧慧嚴永禅師(已上二十八人見錄)

  明水法遜禅師  德山妙湛禅師

  大愚如照禅師  石霜居晦禅師

  興化當禅師  興化淨甄禅師

  欽山繼明禅師  叁角清禅師

  時雍清禅師  大別道常禅師

  巴焦宗諒禅師  安豐法信禅師

  雲峰又月禅師  永慶惟簡禅師

  覺林遂禅師  寶池慧月禅師

  天王義安禅師  崇德仙禅師

  興教濟禅師  薦福永堅禅師

  羅浮齊德禅師  護國淳禅師

  普照有朋禅師  靈鹫慧明禅師

  開和法颙禅師  天峰佛印禅師

  元豐宗燈禅師  神光道芳禅師

  禅慧法欽禅師  兜率景常禅師

  穎叔蔣之奇居士(已上叁十一人無錄)

  佛日才禅師法嗣九人

  夾山自齡禅師(見錄)  千頃允良禅師

  廣教有全禅師  寶岩靈禅師

  慧日道祥禅師  千頃省孜禅師

  龜峰重仁禅師  善權珊禅師

  龍興如邃禅師(已上八人無錄)

  長蘆應夫禅師法嗣二十五人

  洪濟宗頤禅師  琅邪宗初禅師

  龍蟠道成禅師  普滿明禅師

  褒禅普禅師  寶林道輝禅師

  雲岩志願禅師  等覺法思禅師

  壽春法岸禅師  定山文彥禅師

  護國紹通禅師  法寶德一禅師

  乾明寶慧禅師  開聖覺禅師

  雪窦道榮禅師

  慧日智覺禅師(已上一十六人見錄)

  建隆智因禅師  普光獻昭禅師

  寶林智臯禅師  雍熙叔則禅師

  壽聖重洪禅師  普滿法海禅師

  五峰普良禅師  大愚喜禅師

  滁州寶林和尚(已上九人無錄)

  棲賢遷禅師法嗣五人

  王屋燈禅師  法雨惟鎮禅師

  東明慧遷禅師(已上叁人見錄)  漳江寶泉禅師

  彰法文素和尚(已上二人無錄)

  開元智譚禅師法嗣二人

  開元宗祐禅師(見錄)  南禅道誠禅師(無錄)

  善果演庵主法嗣一人

  玉池沖俨禅師(見錄)

  天甯楷禅師法嗣二十六人

  香山法成禅師  大智齊琏禅師

  丹霞淳禅師  淨因覺禅師

  資聖南禅師  白水修已禅師

  石門元易禅師  洞山道微禅師

  韶州誧禅師  鹿門法燈禅師

  寶峰惟照禅師  普賢善秀禅師

  太傅高世則居士(已上十叁人見錄)

  龍門南禅師  招提寶禅師

  大洪恭禅師  大智禅師

  靈岩應禅師  合州鑒禅師

  少林江禅師  景山居禅師

  慧日南禅師  朝請崔公居士

  齊州善應禅師  西京尼道深

  提刑楊居士(已上十叁人無錄)

  大洪山報恩禅師法嗣五人

  大洪山守遂禅師(見錄)  大洪山智禅師

  善光琎禅師  大陽旦禅師

  西禅遠禅師(已上四人無錄)

  歸宗通禅師法嗣五人

  資福素月禅師  同安慶通禅師

  子陵辨禅師  羅漢法醫禅師

  開聖道彰和尚(已上叁人無錄)

  福昌信禅師法嗣叁人

  法興期禅師(見錄)  善慶楚升禅師

  均慶清皞禅師(已上二人無錄)

  慈雲慶珰禅師法嗣二人

  廣慈道傳禅師

  虔州慈雲和尚(已上二人無錄)

  慧日堯禅師法嗣一人

  大隨道開禅師(無錄)

  佛慧泉禅師法嗣五人

  清獻趙抃居士(一人見錄)  幽谷祐禅師

  興國法雲禅師  九峰殊甫禅師

  薦福忠實禅師(已上四人無錄)

  續傳燈錄卷第十二目錄(終)續傳燈錄卷第十二

  大鑒下第十叁世法雲秀禅師法嗣

  東京法雲惟白佛國禅師靖江人。上堂。離婁有意白浪徒以滔天。罔象無心明珠忽然在掌。以手打一圓相召大衆曰。還見麼。良久曰。看即有分。上堂。拈拄杖示衆曰。山僧住持七十余日。未曾拈動這個而今不免現些少神通供養諸人。遂卓拄杖下座。上堂。過去已過去。未來且莫算。正當現在事。今朝正月半。明月正團圓。打鼓普請看。大衆看即不無。畢竟喚甚麼作月。休于天上覓。莫向水中尋。師有續燈錄叁十卷入藏。後住明州天童雲。

  建康府保甯子英禅師錢塘人也。上堂拈拄杖曰。日月不能並明。河海不能競深。須彌不能同高。乾坤不能同固。聖凡智慧不及。且道這個有甚麼長處。良久曰。節目分明生來條直。冰雪敲開片片分。白雲點破承伊力。擊禅床下座。

  溫州仙岩景純禅師。僧問。德山棒臨濟喝。和尚如何作用。師曰。老僧今日困。僧便喝。師曰。卻是爾惺惺。

  甯國府廣教守讷禅師(圓照上足時稱讷叔)僧問。如何是古今常存底句。師曰。鐵牛橫海岸。曰如何是衲僧正眼。師曰。針劄不入。

  興元府慈濟聰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此去長安叁十七程。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撞頭磕額…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