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78

  ..續本文上一頁不托墮坑落塹。直饒風吹不入水酒不著。撿點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寒潭月影靜夜鍾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拈拄杖畫一畫雲斷古人多年葛藤。點頭石不覺拊掌不笑。且道笑個什麼。腦後見腮莫與往來。紹興丙辰示微疾而逝。塔全軀于寺之西南隅。

  明州育王佛智端裕禅師。紹興府人姓錢氏。自圓悟得旨遍住大刹。奉诏住徑山。賜號佛智大師。又移育王。嘗示衆曰。一法若有重重鐵壁銀山。萬法若無處處沈空滯寂。己眼若正見刺亦除。一法不墮緣塵萬法本無挂礙。山是山水是水。俗是俗僧是僧。不異不同。直饒恁麼。猶是閉門造車。未是出門合轍。更須知有頂上一著作麼生明。今古團栾無縫罅。大力那羅擘不開。又曰。行時絕行迹。說時無說蹤。行說若到則垛生招箭。行說未明則神鋒劃斷。就使說無滲漏行不迷方。猶滯殼漏在。若是大鵬金翅奮迅百千由旬。十影神駒馳驟四方八極。不取次啖啄。不隨處埋身。且總不依倚。還有履踐分也無。刹刹塵塵是要津。又示衆舉。南泉道。老僧十八上便解作活計。趙州道。我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會麼作活計底始解破家散宅。破家散宅底始解作活計。假使黃金爲城白銀爲壁。禅悅爲食解義爲漿。本色衲子不肯回顧。何也豈不見道。明眼漢投窠臼。縱饒萬裏空寥寥。正好一捶俱摵碎。且道不落進修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樗蒲若識本面彩。盡教骰子滿盤紅。擊拂子一下。又示衆曰。未恁麼時一句子超釋迦越彌勒及乎明破不直半分。何也只爲見慣若裁方就圓。如虎頭戴角龍背插翼。爲瑞爲祥若平榻榻地。睡來合眼飯來開口。且道裁方就圓即是。平榻榻地即是。還辨得出麼。直饒辨得也是盂脫丘。又曰。盡大地是沙門眼。盡大地是自己光。爲什麼東弗于逮打鼓西瞿耶尼不聞。南贍部洲點燈北郁單越黑暗。直饒向個裏道得十全。猶是光影活計。以拂子一摵曰。百雜碎作麼生是出身一路。若果不見隨路摘楊花。又曰。一錘便成不是性懆漢。一躍千裏不是汗血駒。鋒铓不露。無孔鐵錘。八面玲珑。多虛少實。直須肘後懸夜明符。頂門具金剛眼。徹頭徹尾生殺交馳。任他魔佛現前。便好利刀截卻。且道據個什麼便如此要知麼。玉[木+霸]輕提海嶽昏。

  潭州大沩佛性法泰禅師。蜀人姓李氏。自幼業儒爲文章有聲。忽厭俗出家得度受具。遍遊叢林親近諸耆宿。于五家宗派皆妙得其家風。獨于圓悟得髓。圓悟在道林蔣山皆命爲首座。出世說法于德山。示衆曰。祖師道。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釋迦老子是什麼破草鞋。一大藏教是拭不淨底故紙。達磨九年面壁瞌睡未惺。汝等諸人皮下無血眼裏無筋。更向這裏覓什麼碗。各請歸堂去。又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釋迦老子無端向淨地上放屙。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彼彼丈夫兒。諸人向什麼處見釋迦老子。若也見得入德山門。未入得德山室。且道德山室如何入。良久曰。叁十年後。又曰。開口有時非開口有時是。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釋迦老子盂鳴聲。達磨西來屎臭氣。唯有山前水牯牛。身放毫光照天地。又曰。法不爾而爾。暗去明來。道不然而然。雷奔雨驟。直得千江競注萬壑爭流。山頭白浪滔天。平地人魚共處。莫問道芽增長。如今頭上漫漫。雖然水到渠成。爭奈過猶不及。幸而雲收雨散浪息波停。杲日當空萬像同慶。且道大功不宰一句作麼生道。野老不知堯舜力。冬冬打鼓祭江神。又曰。寶劍拈來便用。豈有遲疑。眉毛剔起便行。更無回互。一切處騰今煥古。一切處截斷羅籠。不犯鋒芒亦非顧鑒。獨超物外則且置。萬機喪盡時如何。八月秋何處熱。又曰。聞聲悟道未免著水耳中。見色明心亦是撒沙眼裏。直得纖毫無障礙。空有等空平。下絕己躬上無攀仰。孤迥迥絕情塵。峭巍巍離分別。猶是那邊事且道這邊事又作麼生。休戀寒潭無影樹。且看六月雪花飛。又曰。動則影現覺則冰生。不動不覺土木無殊。衲僧到這裏須有轉身一路始得。若也轉得分叁成六唱九作十。納須彌于芥子擲大千于方外。若轉不得守他山鬼窟。不免是精靈。又曰。達得人空法空。未稱祖佛家風。體得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直須打破牢關識取向上一竅。如何是向上一竅。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又上堂曰。涅槃無異路。方便有多門。拈起拄杖雲。看看山僧拄杖子。一口吸盡西江水。東海鯉魚勃跳上叁十叁天。帝釋忿怒把須彌山一掴粉碎。堅牢地神合掌贊歎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以拄杖擊繩床下坐。又曰。德山入門便棒。平地生堆。臨濟入門便喝。無風起浪。俱胝只豎一指。未免颟顸。雪峰輥出叁毬。小兒戲劇。到這裏總用不著。爭如六月叁伏甘雨普滋。水足東臯禾青南畝。農夫鼓腹樵者高歌。古佛家風俨然如在。于斯會得共樂升平。脫或未然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臺州護國此庵景元禅師姓張氏。溫州樂清人。始出家遍遊叢林。至蔣山谒圓悟禅師。久在會中。一日因二僧閱死心錄。有雲。既迷時須待個悟。既悟了須識悟中迷。迷悟雙忘卻從迷悟處建立。一切法。師心非之。拂袖而起。行數步。忽然冥契。走告圓悟。圓悟印可。後辭圓悟。圓悟問。向去有人問爾作麼生。師撫傍僧背曰。和尚問爾何不秖對。圓悟大笑。嘗語人雲。我有些子禅。被元兄一布袋盛將去也。叢林因號元布袋。師道契耿龍圖因請出世于處州南明。示衆曰。釋迦不會道。達磨不會禅列祖無機關。衲僧沒巴鼻。是則是作麼生承當。若向這裏承當得去。佛法世法打成一片。十二時中不移易一絲毫。其或未然莫守寒岩異草青。坐著白雲宗不妙。又示衆舉拂子曰。大衆還見麼。擊碎銀山鐵壁。掀翻虎穴魔宮。截斷佛祖機關。拂盡諸方路布。直得德山卻步臨濟吞聲。天下衲僧不敢喘氣。縱饒睦州親自入門。頂[甯+頁]也還一劄。且道連雲節角在什麼處。還知麼。若到諸方切忌錯選又曰。野犴鳴師子吼。開得眼張得口。動南星蹉北鬥。大衆還知落處麼。金剛階下蹲神龜火裏走。僧問。如何是臨濟宗。師曰。殺人不眨眼。雲如何是雲門宗。師曰。頂門叁眼曜乾坤。雲如何是沩仰宗。師曰。推不向前約不向後。雲如何是法眼宗。師曰。箭鋒相敵不相饒。雲如何是曹洞宗。師曰。手執夜明符幾個知天曉。師居南明幾二年。厭于將迎。一日舉感鐵面頌雲。

  院是大宋國裏院。州是大宋國裏州。州中有院不容住。何妨一缽五湖遊。師舉了曰。是則是去住自由。忒殺露風骨。因作頌曰。休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惟有仰山雲勢遠。抟風千萬過南州。後住臺州護國示寂于木山。

  福州玄沙僧昭禅師上堂。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且道彌勒在甚麼處。良久曰。夜行莫踏白。不是水便是石。

  續傳燈錄卷第二十七續傳燈錄卷第二十八目錄

  大鑒下第十六世

  昭覺圓悟勤禅師法嗣五十九人

  南峰雲辯禅師  正法建禅師

  華藏安民禅師  昭覺道元禅師

  中竺中仁禅師  象耳袁覺禅師

  華嚴祖覺禅師  福嚴文演禅師

  明因昙玩禅師  虎丘元淨禅師

  天甯梵思禅師  君山覺禅師

  寶華顯禅師  東山覺禅師

  天封覺禅師  道祖首座

  宗振首座  樞密徐俯居士

  郡王趙令衿居士  侍郎李彌遜居士

  祖氏覺庵道人。令人明室道人

  成都範縣君  靈隱慧遠禅師

  洪福子交禅師(已上二十五人見錄)

  中岩照禅師  廣利璲禅師

  廣利樞禅師  無爲勝禅師

  定山昂禅師  開福宜禅師

  白水正禅師  顯報旸禅師

  翠峰弼禅師  雲際全禅師

  德山靜禅師  報恩瑩禅師

  四明亨禅師  西禅通禅師

  金文照禅師  長溪樸禅師

  江甯府悟明禅師  寶林勤禅師

  九頂宗悟禅師  智頵首座

  道殊首座  自珍首座

  智度演禅師  璟上座

  師範首座  中竺海禅師

  永懷有證禅師  幽岩珊禅師

  乾明印禅師  保甯祖禅師

  景德旻禅師  門司鄭谌居士

  靈泉希壽禅師

  雲頂宗正禅師(已上叁十四人無錄)

  續傳燈錄卷第二十八目錄(終)續傳燈錄卷第二十八

  大鑒下第十六世

  昭覺圓悟克勤禅師法嗣

  平江府南峰雲辯禅師。本郡人。依閩之瑞峰章得度。旋裏谒穹窿圓。忽有得遂通所見。圓曰。子雖得入未至當也。切宜著鞭。乃辭扣諸席。後參圓悟。值入室才踵門。悟曰。看腳下。師打露柱一下。悟曰。何不著實道取一句。師曰。師若搖頭弟子擺尾。悟曰。爾試擺尾看。師翻筋鬥而出。悟大笑。由是知名。住後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霸主到烏江。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築壇拜將。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萬裏山河獲太平。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龍吟霧起虎嘯風生。曰向上還有事也無。師曰。當面蹉過。曰真個作家。師曰。白日鬼迷人。一日入城與道俗行至十郎巷。有問。巷在這裏十郎在甚處。師奮臂曰。隨我來。

  成都府正法建禅師上堂。兔馬有角牛羊無角。絕毫絕厘如山如嶽。針峰上師子翻身。藕竅中大鵬展翼。等閑突過北俱盧。日月星辰一時黑。

  建康府華藏密印安民禅師。嘉定府朱氏子。初講楞嚴于成都。爲義學所歸。時圓悟居昭覺。師與勝禅師爲友。因造焉。聞悟小參。舉國師叁喚侍者因緣。趙州拈雲。如人暗中書字。字雖不成文彩已彰。那裏是文彩已彰處。師心疑之告香入室。悟問。座主講何經。師曰。楞嚴。悟曰。楞嚴有七處征心八還辯見。畢竟心在甚麼處。師多呈藝解。悟皆不肯。師複請益。悟令一切處作文彩已彰會。偶僧請益十玄談。方舉問君心印作何顔。悟厲聲曰。文彩已彰。師聞而有省。遂求印證。悟雲。以本色鉗錘。師則罔措。一日白悟曰。和尚休舉話。待某說看。悟諾。師曰。尋常拈槌豎拂。豈不是經中。道一切世界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悟笑曰。爾元來在這裏作活計。師又曰。下喝敲床時。豈不是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悟曰。爾豈不見經中道妙性圓明離諸名相。師于言下釋然。悟出蜀居夾山。師罷講侍行。悟爲衆夜參舉古帆未挂因緣。師聞未領遂求決。悟曰。爾問我。師舉前話。悟曰。庭前柏…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