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88

  ..續本文上一頁。行人更在青山外。上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君王得一以治天下。這個說話是家常茶飯。須知衲僧家別有奇特處始得。且道衲僧門下有甚奇特處。天得一。鬥牛女虛危室壁。地得一。萬象森羅及瓦礫。君王得一。上下四維無等匹。且道衲僧得一時如何。要見客從何處來。閑持經卷倚松立。浴佛上堂舉藥山浴佛公案。拈雲。這僧問處依稀越國仿彿揚州。藥山答來眼似流星機如掣電。點檢將來二俱不了。若是山僧即不然。當是時才見他問。只浴得這個。且不浴得那個。但轉木杓柄與伊。待他擬議之間攔面便潑。假饒這僧有大神通具大智慧。也無施展處。敢問大衆。這個即且致。喚甚麼作那個。下座佛殿燒香爲爾說破。師有十牛圖並頌行于世。

  嘉州能仁默堂紹悟禅師。結夏上堂。最初一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末後一言一微塵中深鎖斷。有時提起。如倚天長劍光耀乾坤。有時放下。似紅爐點雪虛含萬象。得到恁麼田地。天魔外道拱手歸降。叁世諸佛一時稽首。便可以大圓覺爲我伽藍。于一毫端現寶王刹。如是則朝往西天暮歸東土亦是禁足。百華叢裏坐媱坊酒肆行亦是禁足。雖然如是。不曾動著這裏一步。恁麼則九旬無虛棄之功。百劫有今時之用。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爲之化。此即是涅槃妙心金剛王寶劍。敢問大衆。作麼生得到這田地去。如人上山各自努力。上堂舉趙州訪二庵主公案。頌曰。一重山盡一重山。坐斷孤峰子細看。霧卷雲收山嶽靜。楚天空闊一輪寒。

  彭州土溪智陀子言庵主。綿州人也。初至大隨聞舉石頭和尚示衆偈倏然領旨。歸隱土溪懸崖絕壑間。有石若蹲異獸。師鑿以爲室。中發異泉無涸溢。四衆訝之。居叁十年化風盛播室成日作偈曰。一擊石庵全。縱橫得自然。清涼無暑氣。涓潔有甘泉。寬廓含沙界。寂寥絕衆緣。個中無限意。風月一床眠。

  劍門南修造者。淳厚之士也。自大隨一語契投服勤不怠。歸谒崇化赟禅師。坐次赟以宗門叁印問之。南曰。印空印泥印水。平地寒濤競起。假饒去就十分。也是靈龜曳尾。

  莫將尚書字少虛。家世豫章分甯。因官西蜀谒南堂靜禅師咨決心要。堂使其向一切處提撕。適如廁俄聞穢氣急以手掩鼻遂有省。即呈以偈曰。從來姿韻愛風流。幾笑時人向外求。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南堂答曰。一法才通法法周。縱橫妙用更何求。青蛇出匣魔軍伏。碧眼胡僧笑點頭。

  龍圖王蕭居士字觀複。留昭覺日聞開靜板聲有省。問南堂曰。某有個見處。才被人問卻開口不得。未審過在甚處。堂曰。過在有個見處。堂卻問。朝旆幾時到任。公曰。去年八月四日。堂曰。自按察幾時離衙。公曰。前月二十。堂曰。爲甚麼道開口不得。公乃契悟。

  五祖自禅師法嗣

  蕲州龍華高禅師上堂。象王行師子住。赤腳昆侖眉卓豎。寒山拾得笑呵呵。指點門前老松樹。且道他指點個甚麼。忽然風吹倒時好一堆柴。

  續傳燈錄卷第叁十續傳燈錄卷第叁十一目錄

  大鑒下第十七世

  虎丘隆禅師法嗣一人

  天童昙華禅師(見錄)

  育王裕禅師法嗣九人

  清涼坦禅師  淨慈師一禅師

  道場法全禅師

  延福慧升禅師(已上四人見錄)  雲岩法秀禅師

  連雲行敦禅師  天目肇禅師

  安岩古禅師  上岩詠禅師(已上五人無錄)

  大沩泰禅師法嗣四人

  慧通清旦禅師  靈岩仲安禅師

  正法灏禅師  昭覺辯禅師(已上四人見錄)

  護國元禅師法嗣五人

  國清行機禅師  焦山師體禅師

  華藏智深禅師

  參政錢端禮居士(已上四人見錄)

  上竺圓智禅師(一人無錄)

  靈隱遠禅師法嗣九人

  東山齊已禅師  疏山如本禅師

  覺阿上人  內翰曾開居士

  知府葛郯居士(已上五人無錄)  濟顛書記禅師

  堯首座禅師  上藍了乘禅師

  公安慧沖禅師(已上四人無錄)

  華藏民禅師法嗣一人

  徑山寶印禅師(見錄)

  華藏祚禅師法嗣一人

  東谷光禅師(無錄)

  昭覺元禅師法嗣一人

  鳳棲慧觀禅師(見錄)

  文殊道禅師法嗣叁人

  楚安慧方禅師

  文殊思業禅師(已上二人見錄)  文殊瓊禅師(一人無錄)

  佛燈珣禅師法嗣四人

  稠岩了赟禅師

  待製潘良貴居士(已上二人見錄)

  天井道如禅師

  雙槐鄭績居士(已上二人無錄)

  泐潭明禅師法嗣一人

  無爲守緣禅師(見錄)

  續傳燈錄卷第叁十一目錄(終)續傳燈錄卷第叁十一

  大鑒下第十七世

  虎丘隆禅師法嗣

  明州天童應庵昙華禅師。蕲州江氏子。生而奇傑。年十七于東禅去發。首依水南遂禅師染指法味。因遍曆江湖。與諸老激揚無不契者。至雲居禮圓悟禅師。悟一見痛與提策。及入蜀指見彰教。教移虎丘師侍行。未半載頓明大事。去谒此庵。分座連雲。開法妙嚴。後遷諸巨刹。住歸宗日大慧在梅陽。有僧傳師垂示語句。慧見之極口稱歎。後以偈寄曰。坐斷金輪第一峰。千妖百怪盡潛蹤。年來又得真消息。報道楊岐正脈通。其歸重如此。上堂。九年面壁。壞卻東土兒孫。只履西歸。鈍置黃面老子。以拄杖畫一畫曰。石牛橫古路一馬生叁寅。上堂。德章老瞎禿。從來沒滋味。拈得口失卻鼻。叁更二點唱巴歌。無端驚起梵王睡。喝一喝曰。我行荒草裏。汝又入深村。上堂。臨濟在黃檗處叁度吃棒底意旨。爾諸人還觑得透也未。直饒一咬便斷。也未是大丈夫漢。叁世諸佛口挂壁上。天下老和尚將甚麼吃飯。上堂。十五日已前水長船高。十五日已後泥多佛大。正當十五日。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直得叁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悉皆歡喜謂言。打這一棒。不妨應時應節。報恩不覺通身踴躍。遂作詩一首舉似大衆。蜻蜓許是好蜻蜓。飛來飛去不曾停。被我捉來摘卻兩邊翼。恰似一枚大鐵釘。上堂。若作一句商量吃粥阿誰不會。不作一句商量。屎坑裏蟲子笑殺阇黎。拈拄杖曰。拄杖子罪犯彌天。貶向二鐵圍山。且道薦福還有過也無。卓拄杖曰。遲一刻。上堂。明不見暗暗不見明。明暗雙忘無異流俗阿師。野幹鳴師子吼。師子吼野幹鳴。叁家村裏臭猢狲價增十倍。骊龍颔下明月珠分文不直。若作衲僧巴鼻。甚處得來。叁十年後換手槌胸未是苦在。上堂。飯籮邊漆桶裏。相唾饒爾潑水。相罵饒爾接嘴。黃河叁千年一度清。蟠桃五百年一次開花。鶴勒那咬定牙關。朱頂王呵呵大笑。歸宗五十年前有一則公案。今日舉似諸人。且道是甚麼公案。王節級失卻帖。上堂。吃粥吃飯。不覺嚼破舌頭血濺梵天。四天之下霈然有余。玉皇大帝。發追東海龍王。向金輪峰頂鞠勘。頃刻之間追汝諸人作證見也。且各請依實供通。切忌回避。傥若不實喪汝性命。上堂。五百力士揭石義。萬仞崖頭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團鐵。虛空背上白毛生。直饒拈卻職脂帽子。脫卻鹘臭布衫。向報恩門下正好吃棒。何故半夜起來屈膝坐。旄頭星現衲僧前。上堂叁世諸佛眼裏無筋。六代祖師皮下無血。分明咬定牙關勃跳出他圈樻不得。何故南泉斬貓兒。上堂雲。參禅人切忌錯用心。悟明見性是錯用心。成佛作祖是錯用心。看經講教是錯用心。行住坐臥是錯用心。吃粥吃飯是錯用心。屙屎送尿是錯用心。一動一靜一往一來是錯用心。更有一處錯用心。歸宗不敢與諸人說破。何故一字入公門九牛車不出。上堂雲。良工未出玉石不分。巧冶無人金沙混雜。縱使無師自悟。向天童門下正好朝打叁千暮打八百。蓦拈拄杖雲。喚作拄杖玉石不分。不喚作拄杖金沙混雜。其間一個半個善別端由。管取平步丹霄。苟或未然。卓拄杖雲。急著眼看。僧問。婆子問岩頭。呈桡舞桌則不問。且道婆手中兒子甚處得來。岩頭扣船舷叁下。意旨如何。師曰。焦磚打著連底凍。曰當時若問和尚如何對它。師曰。一棒打殺。曰這老和尚大似買帽相頭。師曰。爾向甚處見岩頭。曰劄。師曰。杜撰禅和。曰婆生七子六個不遇知音。秖這一個也不消得。擲向水中又且如何師曰。少賣弄。曰岩頭當時不覺吐舌意作麼生。師曰。樂則同歡。曰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雲門曰。花藥欄。此意如何。師曰。深沙弩眼睛。問秖這是埋沒自己。秖這不是孤負先聖。去此二途和泥合水處請師道。師曰。玉箸撐虎口。曰一言金石談來重。萬事鴻毛脫去輕。師曰。莫謾老僧好。問人皆畏炎熱。我愛夏日長。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時如何。師曰。倒戈卸甲。虎丘忌日拈香曰。平生沒興撞著這無意智。老和尚做盡伎倆湊泊不得。從此卸卻幹戈。隨分著衣吃飯。二十年來坐曲錄床。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雖然一年一度燒香日。千古令人恨轉深。師于室中能鍛煉耆艾。故世稱大慧與師居處爲二甘露門。嘗誡徒曰。衲僧家著草鞋住院。何啻如蚖蛇戀窟乎。隆興改元六月十叁日奄然而化。塔全身于本山。

  育王裕禅師法嗣

  福州清涼坦禅師。有僧舉大慧竹篦話請益。師示以偈曰。徑山有個竹篦。直下別無道理。佛殿廚庫叁門。穿過衲僧眼耳。其僧言下有省。

  臨安府淨慈水庵師一禅師。婺州馬氏子。十六披削首參雪峰慧照禅師。照舉藏身無迹話問之。師數日方明。呈偈曰。藏身無迹更無藏。脫體無依便厮當。古鏡不勞還自照。澹煙和露濕秋光。照質之曰。畢竟那裏是藏身無迹處。師曰嗄照曰。無蹤迹處因甚麼莫藏身。師曰。石虎吞卻木羊兒。照深肯之。住後上堂舉。圓悟師翁道。參禅參到無參處。參到無參始徹頭。水庵則不然。參禅參到無參處參到無參未徹頭。若也欲窮千裏目。直須更上一層樓。上堂。凍雲欲雪未雪。普賢象駕峥嵘。嶺梅半合半開。少室風光漏泄。便恁麼去猶是半提。作麼生是全提底事。無智人前莫說。打爾頭破額裂。上堂。舉法眼示衆曰。盡十方世界明皎皎地。若有一絲頭即是一絲頭。師豎起拂子曰。還見麼。穿過髑髅猶未覺。法燈雲。盡十方世界自然明皎皎地。若有一絲頭不是一絲頭。師曰。夜來月色十分好。今日秋山無限青。

  安吉州道場無庵法全禅師。姑蘇陳氏子。東齋川和尚爲落發。師久依佛智。每入室智以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師罔對。一日…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