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P41

  ..續本文上一頁會了不入不會不入。賓雲總不與麼。師便打。乃雲。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錢五貫設飯一堂。至明日師自白槌雲。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錢五貫設飯一堂不得吃飯即時出院。僧問。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師曰。一盲引衆盲師有時喚僧某甲。僧應諾。師曰。點即不到。又別喚一僧。僧應諾。師曰。到即不點。師後爲後唐莊宗師。莊宗一日謂師曰。朕收大梁得一顆無價明珠。未有人酬價。師曰。請陛下珠看。帝以手舒開袱頭腳。師曰。君王之寶誰敢酬價(玄覺征雲。且道興化肯同光不肯同光。若肯同光興化眼在什麼處。若不肯同光過在什麼處)師滅後敕谥廣濟大師。塔曰通寂。

  定州善崔禅師。州將王公于衙署張座請師說法。師升坐良久。謂衆曰。出來也打不出來也打。時譚空和尚出曰。崔禅聾。師曰。久立太尉珍重。便下坐。

  鎮州萬歲和尚僧問。大衆上堂合譚何事。師曰。序品第一。問僧家究竟如何。師曰。本來只是吹灰法。卻向灘頭卸卻衣。師訪寶壽。初見便展坐具。寶壽即下禅床。師乃坐彼禅床。寶壽驟入方丈。少頃知事白師曰。堂頭和尚已關卻門也。請和尚庫頭吃茶。師乃歸院。翌日寶壽來複谒。師踞禅床。寶壽展坐具。師亦下禅床。寶壽還坐禅床。師歸方丈閉關。寶壽入侍者寮內取灰。于方丈前圍叁道而退。

  雲山和尚。有僧從西京來。師問。還得西京主人書來否。僧曰。不敢妄通消息。師曰。作家師僧天然有在。僧曰。殘羹殘菜誰吃。師曰。獨有阇梨不甘吃。其僧乃作吐勢。師喚侍者曰。扶出遮病僧著。僧便出去。

  桐峰庵主僧問。和尚遙裏忽遇大蟲作麼生。師作吼聲。僧作怖勢。師大笑。僧曰。遮老賊。師曰。爭柰老僧何。有僧到庵前便去。師曰。阇梨阇梨。僧回首便喝。師良久。僧曰。死卻遮老漢。師乃打之。僧無語。師呵呵大笑。有僧入庵把住師。師曰。殺人殺人。其僧推開曰。叫作麼。師曰誰。僧乃喝。師打之。僧出回首曰。且待且待。師大笑。

  杉洋庵主。有僧到參。師問。阿誰。曰杉注庵主。師曰。是我。僧便喝。師作噓聲。僧曰。猶要棒在。師便打。僧問。庵主得什麼道理後住此山。師曰。也欲通個來由。又恐遭人點檢。僧曰。又爭免得。師乃喝之。僧曰。恰是。師乃打。其僧大笑而出。師曰。今日大敗大敗。

  涿州紙衣和尚初問臨濟。如何是奪人不奪境。臨濟曰。春煦發生鋪地錦。嬰兒垂發白如絲。師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將軍塞外絕煙塵師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曰王登寶殿野老讴歌。師曰。如何是人境俱奪。曰並汾絕信獨處一方。師于言下領旨。深入叁玄叁要四句之門。頗資化道。

  虎溪庵主。僧到抽坐具相看。師不顧。僧曰。知道庵主有此機鋒。師鳴指一聲。僧曰。是何宗旨。師便掴之。僧曰。知道今日落人便宜。師曰。猶要棒在。有僧才入門。師便喝。僧默然。師打之。僧卻喝。師曰。好個草賊。僧到不審。師曰。阿誰。僧喝。師曰。得恁麼無賓主。僧曰。猶要第二喝在。師乃喝之。有僧問。和尚何處人事。師雲。隴西人。僧雲。承聞隴西有鹦鹉還實也無。師雲是。僧雲。和尚莫不是也無。師便作鹦鹉聲。僧雲。好個鹦鹉。師便棒之。

  覆盆庵主問僧。什麼處來。曰覆盆山下來。師曰。還見庵主否。僧便喝。師便掌。僧曰。作麼。師又喝。一日有僧從山下哭上。師閉庵門。僧于門上畫一圓月相。師從庵後出卻從山下哭上。僧喝曰。猶作遮個去就在。師便換手捶胸曰。可惜先師一場埋沒。僧曰。苦苦。師曰。庵主被謾。

  襄州曆村和尚煎茶次。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舉茶匙子。僧曰。莫只遮便當否。師擲向火中。問如何是觀其音聲而得解脫。師將火筋打柴頭問。汝還聞否。曰聞。師曰。誰不解脫。

  滄州米倉和尚。州牧請師與寶壽和尚入廳供養。令人傳語。請二長老譚論佛法。壽曰。請師兄長老答話。師喝之。壽曰。某甲尚未借問何便行喝師曰。猶欠少在。壽卻與一喝。

  睦州陳尊宿法嗣。

  睦州刺史陳操與僧齋次。拈起糊餅問僧。江西湖南還有遮個麼僧曰。尚書適來吃什麼。陳曰。敲鍾謝響。又一日齋僧次躬行餅。僧展手接。陳乃縮手。僧無語。陳曰。果然果然。異日問僧曰。有個事與上坐商量得麼。僧曰。合取狗口。陳自掴曰。操罪過。僧曰。知過必改。陳曰。恁麼即乞上坐口吃飯。又齋僧自行食次曰。上坐施食。上坐曰。叁德六味。陳曰錯。上坐無對。又與寮屬登樓次。有數僧行來。一官人曰。來者總是行腳僧。陳曰。不是。曰焉知不是。陳曰。待近與問相次。諸僧樓前行過。陳蓦喚上坐。僧皆回顧。陳謂諸官曰。不信道。又與禅者頌曰。

  禅者有玄機  機玄是複非

  欲了機前旨  鹹于句下違

  前香嚴智閑禅師法嗣。

  吉州止觀和尚。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攔胸與一托。問如何是頓。師雲。非梁陳。

  壽州紹宗禅師。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有官人謂師曰。見說江西不立宗。師曰。遇緣即立。曰遇緣立個什麼。師曰。江西不立宗。

  襄州延慶法端號紹真大師。官人問。蚯蚓斬兩段兩頭俱動。佛性在阿那頭。師展兩手(洞山別雲。即今問底在那個頭。此又收在十一卷沩山下何也)。

  益州南禅無染大師。問無句之句師還答也無。師曰。從來只明恁麼事。僧曰。畢竟如何。師曰。且問看。

  益州長平山和尚。問視瞬不及處如何。師曰我眨眼也勿工夫。問如何是祖師意。師曰。西天來唐土去。

  益州崇福演教大師。問如何是寬廓之言。師曰。無口道得。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今日明日。

  安州大安山清幹禅師。問從上諸聖從何而證。師乃斫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羊頭車子推明月。

  終南山豐德寺和尚。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觸事面牆。問如何是本來事。師曰。終不更問人。

  均州武當山佛岩晖禅師。問頃年有疾又中毒藥。請師醫。師曰。二宜湯一碗。又問。如何是佛向上事。曰螺髻子。

  江西廬山雙溪田道者。問如何是啐啄之機。師以手作啄勢。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什麼處得個問頭來。

  前福州雙峰和尚法嗣。

  雙峰古禅師(第二世)本業講經。因上雙峰禮谒。雙峰問雲。大德什麼處住。曰城裏住。雙峰曰。尋常還思老僧否。曰常思和尚無由禮觐。雙峰曰。只遮思底便是大德。師從此領旨即歸本寺。舍所居罷講入山執侍數年。後到石霜但隨衆而已。更不參請。衆佥謂。古侍者嘗受雙峰印記。往往聞于石霜。霜欲诘其所悟。而未得其便。師因辭石霜。霜將拂子送出門首召曰。古侍者。師回首。石霜曰。擬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擬不是。亦莫作個會。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師應喏喏。即前邁尋屬雙峰歸寂。師乃繼續住持。僧問。和尚當時秖對石霜。石霜恁麼道意作麼生。師曰。只教我不著是非(玄覺雲。且道他會石霜意不會)。

  前徑山第叁世洪諲禅師法嗣。

  洪州米嶺和尚尋常垂語曰。莫過于此。僧問。未審是什麼莫過于此。師曰。不出是(其僧後問長慶。爲什麼不出是。慶雲汝擬喚作什麼)。

  前揚州光孝院慧覺和尚法嗣。

  道巘禅師廬州人也。姓劉氏。初參侍覺和尚。便領悟微言。即于湖南大光山剃度。暨化緣彌盛。受請止升州長慶禅苑。師一日上堂謂衆曰。彌勒世尊朝入伽藍暮成正覺。乃說俱雲。

  叁界上下法  我說皆是心

  離于諸心法  更無有可得

  看他恁麼道也大殺惺惺。若比吾徒猶是鈍漢。所以一念見道叁世情盡。如印印泥更無前後。諸子生死事大快須薦取。莫爲等閑業識茫茫。蓋爲迷己逐物。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佛再轉*輪。世尊咄文殊言。吾四十九年住世。不曾一字與人。汝請吾再轉*輪。是謂吾曾轉*輪也。然今時衆中建立個賓主問答。事不獲已蓋爲初心爾。僧問。如何是長慶境。師曰。阇梨履踐看。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古人豈不道。今日叁月叁。僧曰。學人不會。師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便下坐。鹹平二年歸寂。

  懷讓禅師第六世前仰山南塔光湧禅師法嗣。

  越州清化全付禅師。吳郡昆山人也。父賈販。師隨至豫章。聞禅會之盛遂啓求出家。即詣江夏投清平大師。清平問曰。汝來何求。曰求法也。清平異而攝受之。尋登戒度奉事彌謹。一旦自謂曰。學無常師豈宜匏系于此乎。即辭抵宜春仰山禮南塔湧和尚。湧問。從何而來。師曰。鄂州來。湧曰。鄂州使君名什麼。曰化下不敢相觸。湧曰。此地通不畏。師曰。大丈夫何必相試。湧冁然而笑。遂蒙印可乃遊廬陵。安福縣宰爲建應國禅苑。迎以聚徒本道。上聞賜名清化焉。僧問。如何是和尚急切爲人處。師曰。朝看東南暮看西北。僧曰。不會。師曰。徒誇東陽客不識西陽珍。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師後因同裏僧勉還故國。錢氏文穆王特加禮重。晉天福二年丁酉歲錢氏戍將辟雲峰山建院。亦以清化爲名。法侶臻萃。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華表柱頭木鶴飛。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什麼對。師曰。眼裏瞳人吹叫子。問和尚年多少。師曰。始見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見秋葉黃。僧曰。恁麼即無數也。師曰。問取黃葉。曰畢竟事如何。師曰。六只骰子滿盆紅。問亡僧遷化向什麼處去。師曰。長江無間斷聚沫任風飄。曰還受祭祀也無。師曰祭祀即不無。僧曰。如何祭祀。師曰。漁歌舉桌谷裏聞聲。至忠獻王賜以紫方袍。師不受。王改以衲衣。仍號純一禅師。師曰。吾非飾讓也。慮後人仿吾而逞欲耳。開運四年丁未秋七月示疾安然坐逝。有大風震摧林木。壽六十六。臘四十五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師新羅人。問如何是芭蕉水。師曰。冬溫夏涼。問如何是吹毛劍。師曰。進前叁步。僧曰。用者如何。師曰。退後叁步。問如何是和尚爲人一句。師曰。只恐阇梨不問。師上堂謂衆曰。會麼相悉者少珍重。問不語有問時如何。師曰。未出叁門千裏程。問如何是自己。師曰。望南看北鬥。問光境俱亡複是何物。師曰知。曰知個什麼。師曰。建州九郎。問…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005 續傳燈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