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会了不入不会不入。宾云总不与么。师便打。乃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设饭一堂。至明日师自白槌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设饭一堂不得吃饭即时出院。僧问。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师曰。一盲引众盲师有时唤僧某甲。僧应诺。师曰。点即不到。又别唤一僧。僧应诺。师曰。到即不点。师后为后唐庄宗师。庄宗一日谓师曰。朕收大梁得一颗无价明珠。未有人酬价。师曰。请陛下珠看。帝以手舒开袱头脚。师曰。君王之宝谁敢酬价(玄觉征云。且道兴化肯同光不肯同光。若肯同光兴化眼在什么处。若不肯同光过在什么处)师灭后敕谥广济大师。塔曰通寂。
定州善崔禅师。州将王公于衙署张座请师说法。师升坐良久。谓众曰。出来也打不出来也打。时谭空和尚出曰。崔禅聋。师曰。久立太尉珍重。便下坐。
镇州万岁和尚僧问。大众上堂合谭何事。师曰。序品第一。问僧家究竟如何。师曰。本来只是吹灰法。却向滩头卸却衣。师访宝寿。初见便展坐具。宝寿即下禅床。师乃坐彼禅床。宝寿骤入方丈。少顷知事白师曰。堂头和尚已关却门也。请和尚库头吃茶。师乃归院。翌日宝寿来复谒。师踞禅床。宝寿展坐具。师亦下禅床。宝寿还坐禅床。师归方丈闭关。宝寿入侍者寮内取灰。于方丈前围三道而退。
云山和尚。有僧从西京来。师问。还得西京主人书来否。僧曰。不敢妄通消息。师曰。作家师僧天然有在。僧曰。残羹残菜谁吃。师曰。独有阇梨不甘吃。其僧乃作吐势。师唤侍者曰。扶出遮病僧著。僧便出去。
桐峰庵主僧问。和尚遥里忽遇大虫作么生。师作吼声。僧作怖势。师大笑。僧曰。遮老贼。师曰。争柰老僧何。有僧到庵前便去。师曰。阇梨阇梨。僧回首便喝。师良久。僧曰。死却遮老汉。师乃打之。僧无语。师呵呵大笑。有僧入庵把住师。师曰。杀人杀人。其僧推开曰。叫作么。师曰谁。僧乃喝。师打之。僧出回首曰。且待且待。师大笑。
杉洋庵主。有僧到参。师问。阿谁。曰杉注庵主。师曰。是我。僧便喝。师作嘘声。僧曰。犹要棒在。师便打。僧问。庵主得什么道理后住此山。师曰。也欲通个来由。又恐遭人点检。僧曰。又争免得。师乃喝之。僧曰。恰是。师乃打。其僧大笑而出。师曰。今日大败大败。
涿州纸衣和尚初问临济。如何是夺人不夺境。临济曰。春煦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师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师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王登宝殿野老讴歌。师曰。如何是人境俱夺。曰并汾绝信独处一方。师于言下领旨。深入三玄三要四句之门。颇资化道。
虎溪庵主。僧到抽坐具相看。师不顾。僧曰。知道庵主有此机锋。师鸣指一声。僧曰。是何宗旨。师便掴之。僧曰。知道今日落人便宜。师曰。犹要棒在。有僧才入门。师便喝。僧默然。师打之。僧却喝。师曰。好个草贼。僧到不审。师曰。阿谁。僧喝。师曰。得恁么无宾主。僧曰。犹要第二喝在。师乃喝之。有僧问。和尚何处人事。师云。陇西人。僧云。承闻陇西有鹦鹉还实也无。师云是。僧云。和尚莫不是也无。师便作鹦鹉声。僧云。好个鹦鹉。师便棒之。
覆盆庵主问僧。什么处来。曰覆盆山下来。师曰。还见庵主否。僧便喝。师便掌。僧曰。作么。师又喝。一日有僧从山下哭上。师闭庵门。僧于门上画一圆月相。师从庵后出却从山下哭上。僧喝曰。犹作遮个去就在。师便换手捶胸曰。可惜先师一场埋没。僧曰。苦苦。师曰。庵主被谩。
襄州历村和尚煎茶次。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举茶匙子。僧曰。莫只遮便当否。师掷向火中。问如何是观其音声而得解脱。师将火筋打柴头问。汝还闻否。曰闻。师曰。谁不解脱。
沧州米仓和尚。州牧请师与宝寿和尚入厅供养。令人传语。请二长老谭论佛法。寿曰。请师兄长老答话。师喝之。寿曰。某甲尚未借问何便行喝师曰。犹欠少在。寿却与一喝。
睦州陈尊宿法嗣。
睦州刺史陈操与僧斋次。拈起糊饼问僧。江西湖南还有遮个么僧曰。尚书适来吃什么。陈曰。敲钟谢响。又一日斋僧次躬行饼。僧展手接。陈乃缩手。僧无语。陈曰。果然果然。异日问僧曰。有个事与上坐商量得么。僧曰。合取狗口。陈自掴曰。操罪过。僧曰。知过必改。陈曰。恁么即乞上坐口吃饭。又斋僧自行食次曰。上坐施食。上坐曰。三德六味。陈曰错。上坐无对。又与寮属登楼次。有数僧行来。一官人曰。来者总是行脚僧。陈曰。不是。曰焉知不是。陈曰。待近与问相次。诸僧楼前行过。陈蓦唤上坐。僧皆回顾。陈谓诸官曰。不信道。又与禅者颂曰。
禅者有玄机 机玄是复非
欲了机前旨 咸于句下违
前香严智闲禅师法嗣。
吉州止观和尚。问如何是毗卢师。师拦胸与一托。问如何是顿。师云。非梁陈。
寿州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有官人谓师曰。见说江西不立宗。师曰。遇缘即立。曰遇缘立个什么。师曰。江西不立宗。
襄州延庆法端号绍真大师。官人问。蚯蚓斩两段两头俱动。佛性在阿那头。师展两手(洞山别云。即今问底在那个头。此又收在十一卷沩山下何也)。
益州南禅无染大师。问无句之句师还答也无。师曰。从来只明恁么事。僧曰。毕竟如何。师曰。且问看。
益州长平山和尚。问视瞬不及处如何。师曰我眨眼也勿工夫。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西天来唐土去。
益州崇福演教大师。问如何是宽廓之言。师曰。无口道得。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今日明日。
安州大安山清干禅师。问从上诸圣从何而证。师乃斫额。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羊头车子推明月。
终南山丰德寺和尚。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触事面墙。问如何是本来事。师曰。终不更问人。
均州武当山佛岩晖禅师。问顷年有疾又中毒药。请师医。师曰。二宜汤一碗。又问。如何是佛向上事。曰螺髻子。
江西庐山双溪田道者。问如何是啐啄之机。师以手作啄势。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什么处得个问头来。
前福州双峰和尚法嗣。
双峰古禅师(第二世)本业讲经。因上双峰礼谒。双峰问云。大德什么处住。曰城里住。双峰曰。寻常还思老僧否。曰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双峰曰。只遮思底便是大德。师从此领旨即归本寺。舍所居罢讲入山执侍数年。后到石霜但随众而已。更不参请。众佥谓。古侍者尝受双峰印记。往往闻于石霜。霜欲诘其所悟。而未得其便。师因辞石霜。霜将拂子送出门首召曰。古侍者。师回首。石霜曰。拟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拟不是。亦莫作个会。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师应喏喏。即前迈寻属双峰归寂。师乃继续住持。僧问。和尚当时秖对石霜。石霜恁么道意作么生。师曰。只教我不著是非(玄觉云。且道他会石霜意不会)。
前径山第三世洪諲禅师法嗣。
洪州米岭和尚寻常垂语曰。莫过于此。僧问。未审是什么莫过于此。师曰。不出是(其僧后问长庆。为什么不出是。庆云汝拟唤作什么)。
前扬州光孝院慧觉和尚法嗣。
道巘禅师庐州人也。姓刘氏。初参侍觉和尚。便领悟微言。即于湖南大光山剃度。暨化缘弥盛。受请止升州长庆禅苑。师一日上堂谓众曰。弥勒世尊朝入伽蓝暮成正觉。乃说俱云。
三界上下法 我说皆是心
离于诸心法 更无有可得
看他恁么道也大杀惺惺。若比吾徒犹是钝汉。所以一念见道三世情尽。如印印泥更无前后。诸子生死事大快须荐取。莫为等闲业识茫茫。盖为迷己逐物。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佛再转*轮。世尊咄文殊言。吾四十九年住世。不曾一字与人。汝请吾再转*轮。是谓吾曾转*轮也。然今时众中建立个宾主问答。事不获已盖为初心尔。僧问。如何是长庆境。师曰。阇梨履践看。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古人岂不道。今日三月三。僧曰。学人不会。师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便下坐。咸平二年归寂。
怀让禅师第六世前仰山南塔光涌禅师法嗣。
越州清化全付禅师。吴郡昆山人也。父贾贩。师随至豫章。闻禅会之盛遂启求出家。即诣江夏投清平大师。清平问曰。汝来何求。曰求法也。清平异而摄受之。寻登戒度奉事弥谨。一旦自谓曰。学无常师岂宜匏系于此乎。即辞抵宜春仰山礼南塔涌和尚。涌问。从何而来。师曰。鄂州来。涌曰。鄂州使君名什么。曰化下不敢相触。涌曰。此地通不畏。师曰。大丈夫何必相试。涌冁然而笑。遂蒙印可乃游庐陵。安福县宰为建应国禅苑。迎以聚徒本道。上闻赐名清化焉。僧问。如何是和尚急切为人处。师曰。朝看东南暮看西北。僧曰。不会。师曰。徒夸东阳客不识西阳珍。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不可青天白日尿床也。师后因同里僧勉还故国。钱氏文穆王特加礼重。晋天福二年丁酉岁钱氏戍将辟云峰山建院。亦以清化为名。法侣臻萃。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华表柱头木鹤飞。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什么对。师曰。眼里瞳人吹叫子。问和尚年多少。师曰。始见去年九月九。如今又见秋叶黄。僧曰。恁么即无数也。师曰。问取黄叶。曰毕竟事如何。师曰。六只骰子满盆红。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师曰。长江无间断聚沫任风飘。曰还受祭祀也无。师曰祭祀即不无。僧曰。如何祭祀。师曰。渔歌举桌谷里闻声。至忠献王赐以紫方袍。师不受。王改以衲衣。仍号纯一禅师。师曰。吾非饰让也。虑后人仿吾而逞欲耳。开运四年丁未秋七月示疾安然坐逝。有大风震摧林木。寿六十六。腊四十五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师新罗人。问如何是芭蕉水。师曰。冬温夏凉。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进前三步。僧曰。用者如何。师曰。退后三步。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只恐阇梨不问。师上堂谓众曰。会么相悉者少珍重。问不语有问时如何。师曰。未出三门千里程。问如何是自己。师曰。望南看北斗。问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师曰知。曰知个什么。师曰。建州九郎。问…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