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意。師曰。此一問最苦(報慈雲。此問最好)問祖意與教意同別。師曰。祖師在後來。問祖師是無事沙門。師曰。若是沙門不得無事。曰爲什麼不得無事。師曰。覓一個難得。問蟾蜍無返照之光。玉兔無伴月之意時如何。師曰。堯舜之君猶有化在(東禅齊雲。是什麼問訊與上坐十二時中是什麼時節)問如何得此身安去。師曰。不被別身謾始得(法眼別雲。誰惱亂汝)師梁龍德叁年癸未八月示有微疾。九月十叁日夜半大星隕于方丈前。诘旦端坐而逝。壽八十有九。
京兆華嚴寺休靜禅師。師曾在樂普作維那。白槌普請曰。上間般柴下間鋤地。時第一座問。聖僧作麼生。師曰。當堂不正坐不赴兩頭機。師在洞山時問曰。學人未見理路未免情識。洞山曰。汝還見理路也無。曰見無理路。洞山曰。什麼處得情識來。曰學人實問。洞山曰。恁麼須向萬裏無寸草處立。曰無寸草處還許立也無。洞山曰。直須恁麼去。般柴次洞山把住柴問。狹路相逢時作麼生。曰反仄何幸。洞山曰。汝記吾言。汝向南住有一千人。若向北住即叁二百而已。師初住福州東山之華嚴。未幾屬後唐莊宗皇帝征入辇下。大闡玄風其徒果叁百矣。問祖意與教意同別。師曰。探盡龍宮藏衆義不能诠。問大悟底人爲什麼卻迷。師曰。破鏡不重照落華難上枝。問大軍設天王齋求勝。賊軍亦設天王齋求勝。未審天王赴阿誰願。師曰。天垂雨露不揀榮枯。一日車駕入寺燒香。帝問曰。遮個是什麼神。師對曰。護法善神。帝曰。沙汰時什麼處去來。師曰。天垂雨露不爲榮枯。師後遊河朔于平陽示滅。茶毗獲舍利。建四浮圖。一晉州。二房州。叁終南山逍遙園。四終南山華嚴寺。敕谥寶智大師無爲之塔。
京兆蚬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也。事迹頗異。居無定所。自印心于洞山混俗于閩川。不畜道具不循律儀。常日沿江岸采掇蝦蚬以充腹。暮即臥東山白馬廟紙錢中。居民目爲蚬子和尚。華嚴靜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深夜師歸。靜把住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遽答曰。神前酒臺盤。靜奇之忏謝而退。後靜師化行京都。師亦至焉。竟不聚徒演法。惟佯狂而已。
筠州九峰普滿大師問僧。離什麼處。曰閩中。師曰。遠涉不易。曰不難動步便到。師曰。有不動步者麼。僧曰有。師曰。爭得到此間。僧無對。師曰。賺殺人。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即今是什麼。曰學人不會。師曰。十字路上馬蔺華。
臺州幽棲道幽禅師。鏡清問。如何是少父。師曰。無標的。曰無標的以爲少父耶。師曰有什麼過。曰只如少父作麼生。師曰。道者是什麼心行。問如何是佛。師曰。汝不信是衆生。曰學人大信。師曰。若作勝解即受群邪。師將示滅。有僧問曰。和尚百年後向什麼處去。師曰。調然調然。言訖坐亡。
後洞山師虔禅師(第叁世住也。亦號青林和尚)初自夾山來參。先洞山價和尚問曰。近離什麼處。師曰。武陵。曰武陵法道何似此間。師曰。胡地冬抽筍。價曰。別甑炊香飯供養于此人。師乃出去。洞山曰。此子向後走殺天下人在。師在洞山栽松。有劉翁者從師求偈。師作偈曰。
長長叁尺余 郁郁覆荒草
不知何代人 得見此松老
劉翁得偈呈于洞山。洞山曰。賀翁翁喜。只此人是第叁世也。師先住隋州土門小青林蘭若後果回洞山接踵。凡有新到僧。先令般柴叁轉然後參堂。有一僧不肯。問曰。叁轉內即不問。叁轉外如何。師曰。鐵輪天子寰中旨。僧無對。師便打令去。僧問。昔年疾苦又中毒請師醫。師曰。金鎞撥破腦頂上灌醍醐。曰恁麼即謝師醫。師便打。問久負不逢時如何。師曰。古皇尺一寸。問請師答話。師曰。修羅掌于日月。師上堂謂衆曰。祖師宗旨今日施行。法令己彰複有何事。時有僧問。正法眼藏祖祖同印。未審和尚傳付何人。師曰。靈苗生有地大悟不存師。問如何是道。師曰。回牛尋遠澗。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擁雪首揚眉。問千差路別如何頓曉。師曰。足下背骊珠空怨長天月。
洛京白馬遁儒禅師。問如何是衲僧本分事。師曰。十道不通風啞子傳遠信。曰傳什麼信。師乃合掌頂戴。問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才生不可得不貴未生時。曰是個什麼不貴未生時。師曰。是汝阿爺。問叁千裏外向白馬。及乎到來爲什麼不見。師曰。是汝不見幹老僧什麼事。曰請和尚指示。師曰。指即勿交涉。問如何是學人本分事。師曰。昨夜叁更日正午。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曰。井底蝦蟆吞卻月(僧問黃龍。如何是井底蝦蟆吞卻月。黃龍雲。不奈何。僧雲。恁即吞卻去也。黃龍雲。一任吞。僧雲。吞後如何。黃龍雲。好蝦蟆)問如何是學人急切處。師曰。俊鳥猶嫌鈍瞥然早已遲。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點額猢狲探月波。
越州幹峰和尚(或雲瑞峰)問僧。什麼處來。曰天臺。師曰見說石橋作兩段是否。曰和尚什麼處得遮消息來。師曰。將謂華頂峰前客。元是平田莊裏人。問如何得出叁界。師曰。喚院主來趁出遮僧著。師問衆僧。輪回六趣具什麼眼。衆無對。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曰。老僧問汝。曰和尚且置。師曰。老僧一問尚自不會問什麼超佛越祖之談。
吉州禾山和尚。僧問。學人欲申一問。師還容許否。師曰。禾山答汝了也。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禾山大頂。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滿目青山起白雲。
明州天童山鹹啓禅師(先住蘇州寶華山)僧問。如何是本無物。師曰。石潤無含玉。礦異自生金。伏龍山和尚來。師問。什麼處來。曰伏龍來。師曰。還伏得龍麼。曰不曾伏遮畜生。師曰。吃茶去。簡大德問。學人卓卓上來請師的的。師曰。我遮裏一屙便了。有什麼卓卓的的。曰和尚恁麼對話更買草鞋行腳好。師曰。近前來。簡近前。師曰。只如老僧恁麼對。過在什麼處。簡無對。師便打(十一卷又收在徑山鑒宗下何也)。
潭州寶蓋山和尚。僧問。一間無漏舍合是何人居。師曰。無名不挂體。曰還有位也無。師曰。不處。問如何是寶蓋。師曰。不從人天得。曰如何是寶蓋中人。師曰。不與時人知。僧曰。佛來時如何。師曰。覓他路不得。問切切時爲什麼不立人。師曰。歸亦蹋不著。曰恁麼時如何成立。師曰。不與時人知。問世界壞時此個何處去。師曰。千聖尋不得。曰時人如何歸回。師曰。直須似去。曰還有的也無。師曰。不立標則。
益州北院通禅師在夾山時。一日夾山上堂曰。坐斷主人公不落第二見。師出曰。須知有一人不合伴。夾山曰。猶是第二見。師乃掀倒禅床。夾山曰。老兄作麼生。師曰。待某甲舌頭爛即向和尚道。異日師又問夾山曰。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豈不是和尚語。夾山曰是。師乃掀倒禅床叉手立地。夾山起來打一拄杖。師便下去(法眼雲。是他掀倒禅床何不便去。須待夾山打一棒了去意在什麼處)師在洞山隨衆參請未契旨。遂辭洞山擬入嶺去。洞山曰。善爲。飛猿嶺峻好看。師沈吟良久。洞山曰。通阇梨。師應諾。洞山曰。何不入嶺去。師因此惺悟更不入嶺。師事于洞山(時號钁頭通)住後上堂示衆曰。諸上座有什麼事出來論量取。若上上根機不假如斯。若是中下之流。直須團削門屍索索地莫教入泥水。第一速疾省事應須無心。若不無心舉得千般萬般只成知解。與此衲僧門下有什麼交涉。僧問。如何是無心。師曰。不管系。問二龍爭珠誰是得者。師曰。得即失。曰不失如何。師曰。還我珠來。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無點汙。問轉不得時如何。師曰。功不到。問如何是大富貴底人。師曰。如輪王寶藏。曰如何是赤窮底人。師曰。如酒店腰帶。問水灑不著時如何。師曰。幹剝剝地。問一槌便成時如何。師曰。不是偶然。示滅後敕谥證真大師。
高安白水本仁禅師自洞山受記。唐天複中遷止洪井高安白水院。衆盈叁百玄言流播。因設洞山忌齋。有僧問。供養先師先師還來也無。師曰。更下一分供養著。洪州西山衆行者來禮拜。問曰。今日不爲別事乞師指示。師曰。汝諸人求指示耶。對曰是。師曰。教我委付阿誰。鏡清行腳到。師謂之曰。時寒道者。清曰。不敢。師曰。還有臥單得蓋否。曰設有亦無展底工夫。師曰。直饒道者滴水滴凍亦不幹他事。曰滴水冰生事不相涉。師曰是。曰此人意作麼生。師曰。此人不落意。曰不落意此人那。師曰。高山頂上無可與道者啖啄。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還見庭前杉樧否。曰恁麼即和尚今日因學人致得是非。師曰多口座主。皎然去後。師知是雪峰禅客乃曰。盜法之人終不成器(皎然後住長生山。有僧問。從上宗乘如何舉唱。然曰。不可爲阇梨一人荒卻長生山也。玄沙聞之曰。然師兄佛法即大行。受記之緣亦就矣。厥後衆緣不備。果如仁和尚所記)僧問。如何是不遷義。師曰。落華隨流水明月上孤岑。師將順世四衆俱集。營齋聲鍾焚香白衆曰。香煙絕處是吾涅槃時也。言訖跏趺而坐。息隨煙滅。
撫州疏山光仁禅師。身相短陋精辯冠衆。洞山門下時有齧镞之機。激揚玄奧。鹹以仁爲能铨量者。諸方叁昧可以詢乎矬師叔僧問。如何是諸佛師。師曰。何不問疏山老漢(僧無對)師手握木蛇。有僧問。手中是什麼。師提起曰。曹家女。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尺五頭巾。曰如何是尺五頭巾。師曰。圓中取不得。師舉香嚴語問鏡清。肯重不得全怤道者作麼生會。怤曰。全歸肯重。師曰。不得全肯者作麼生。怤曰。個中無肯路。師曰。始惬病僧意。因鼓山舉威音王佛師。師乃問。作麼生是威音王佛師。鼓山曰。莫無慚愧好。師曰。阇梨恁麼道即得。若約病僧即不然。曰作麼生是威音王佛師。師曰。不坐無貴位。洞山(第四世)問。如何是一句。師曰。不道。曰爲什麼不道。師曰。少時輩。問恁麼時如何。師曰。將軍不上便橋。金牙徒勞拈筈。問如何是直指。師曰。珠中有水若不信。擬向天邊問太陽。冬至夜有僧上堂問。如何是冬來意。師曰。京中出大黃。問和尚百年後向什麼處去。師曰。背底芒叢四腳指天。師遷化時有偈曰。
我路碧空外 白雲無處閑
世有無根樹 黃葉風送還
偈終…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