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P70

  ..續本文上一頁。理事相融。後終于南嶽。師于梁開平中撰續寶林傳四卷。紀貞元之後禅門繼踵之源流也。又製七言覺地頌。廣明諸教緣起。別著南嶽高僧傳。皆流傳于世。

  景德傳燈錄卷第十九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

  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師第六世之四一百六人洪州雲居山道膺禅師法嗣二十八人

  杭州佛日和尚  蘇州永光院真禅師

  洪州同安丕禅師  廬山歸宗澹權禅師

  池州廣濟和尚  潭州水西南臺和尚

  歙州朱溪謙禅師  揚州豐化和尚

  雲居山道簡禅師  廬山歸宗懷恽禅師

  洪州大善慧海禅師  朗州德山第七世和尚

  南嶽南臺和尚  雲居山昌禅師

  池州嵇山章禅師  晉州大梵和尚

  新羅雲住和尚  雲居山懷嶽禅師

  嶺珏和尚(已上一十九人見錄)  潭州龍興寺悟空大師

  建州白雲減禅師  潭州慕輔山和尚

  舒州白水山玮禅師  廬山冶父山和尚

  南嶽法志禅師  新羅慶猷禅師

  新羅慧禅師  洪州鳳棲山慧志禅師(已上九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撫州曹山本寂禅師法嗣十四人

  撫州荷玉光慧禅師  筠州洞山道延禅師

  衡州育王山弘通禅師  撫州金峰從志禅師

  襄州鹿門處真禅師  撫州曹山慧霞大師

  衡州華光範禅師  處州廣利容禅師

  泉州廬山小溪院行傳禅師  西川布水岩和尚

  蜀川西禅和尚  華州草庵法義禅師

  韶州華嚴和尚(已上一十叁人見錄)  廬山羅漢他隆山主和尚(一人無機緣語不錄)

  潭州龍牙山居遁禅師法嗣五人

  潭州報慈藏嶼禅師  襄州含珠山審哲禅師(已上二人見錄)

  鳳翔白馬弘寂禅師  撫州崇壽院道欽禅師

  楚州觀音院斌禅師(已上叁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京兆華嚴寺休靜禅師法嗣叁人

  鳳翔府紫陵匡一禅師(一人見錄)  饒州北禅院惟直禅師

  濰州化城和尚(已上二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筠州九峰普滿大師法嗣一人

  洪州同安威禅師(一人見錄)

  青林師虔禅師法嗣六人

  韶州龍光和尚  襄州石門寺獻禅師

  襄州廣德和尚  郢州芭蕉和尚

  定州石藏慧炬禅師(已上五人見錄)  襄州延慶通性大師(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洛京白馬遁儒禅師法嗣二人

  興元府青剉山和尚(一人見錄)  京兆保福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益州北院通禅師法嗣一人

  京兆香城和尚(一人見錄)

  高安白水本仁禅師法嗣二人

  京兆重雲智晖禅師  杭州瑞龍幼璋禅師(已上二人見錄)

  撫州疏山匡仁禅師法嗣二十人

  第二世疏山證禅師  洪州百丈安禅師

  筠州黃檗慧禅師  隨城山護國守澄禅師

  洛京靈泉歸仁禅師  延州延慶奉璘禅師

  安州大安山省禅師  洪州百丈超禅師

  洪州天王院和尚  常州正勤院蘊禅師

  襄州後洞山和尚  京兆叁相和尚(已上一十二人見錄)

  筠州五峰山行繼禅師  商州高明和尚

  華州西溪道泰禅師  撫州疏山和尚

  筠州黃檗山令約禅師  揚州祥光遠禅師

  安州大安山傳性大師  筠州黃檗山嬴禅師(已上八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澧州欽山文邃禅師法嗣二人

  洪州上藍院自古禅師  澧州太守雷滿(已上二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樂普山元安禅師法嗣十人

  京兆永安善靜禅師  蕲州烏牙山彥賓禅師

  鳳翔府青峰傳楚禅師  鄧州中度和尚

  嘉州洞溪和尚  京兆臥龍和尚(已上六人見錄)

  嘉州黑水寺慧通大師  京兆盤龍和尚

  單州東禅和尚  鄜州善雅和尚(已上四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江西逍遙山懷忠禅師法嗣二人

  泉州福清師巍禅師  京兆白雲無休禅師(二人見錄)

  袁州盤龍山可文禅師法嗣五人

  江州廬山永安淨悟禅師  袁州木平山善道禅師

  陝州龍溪和尚(已上叁人見錄)  桂陽志通大師

  廬山壽昌院淨寂禅師(已上二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撫州黃山月輪禅師法嗣一人

  郢州桐泉山和尚(一人見錄)

  洛京韶山寰普禅師法嗣二人

  潭州文殊和尚(一人見錄)  洋州大岩白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洪州上藍院令超禅師法嗣二人

  河東北院簡禅師  洪州南平王鍾傳(二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青原山行思禅師第六世前洪州雲居山道膺禅師法嗣

  杭州佛日和尚初遊天臺山。嘗曰。如有人奪得我機者即我師矣。尋抵于江西谒雲居膺和尚。作禮而問曰。二龍爭珠誰是得者。雲居曰。卸卻業身來相見。對曰。業身已卸。曰珠在什麼處。師無對(同安代雲。回頭即勿交涉)師乃投誠入室。便禮雲居爲師。後參夾山。才入門見維那。維那曰。此間不著後生。師曰。某甲暫來禮谒和尚不宿。維那白夾山。夾山許見。未升階便問。什麼處來。師曰。雲居來。曰即今在什麼處。師曰。在夾山頂上。曰老僧行年在坎五鬼臨身。師乃上階禮拜。夾山又問。阇梨與什麼人爲同行。師曰。木上座。曰他何不來相看。師曰。和尚看他有分。曰在什麼處。師曰。在堂中。夾山便共師下到堂中。師遂去取得柱枝擲于夾山面前。夾山曰。莫從天臺得來否。師曰。非五嶽之所生。曰莫從須彌山得來否。師曰。月宮亦不逢。曰恁麼即從他人得也。師曰。自己尚是冤家。從人得堪作什麼。曰冷灰裏有一粒豆子爆。喚維那來令安排向明窗下著。師卻問。燈籠還解語也無。夾山曰。待燈籠解語即向汝道。至明日夾山入堂問。昨日新到上座在什麼處師出應諾。夾山曰。子未到雲居前在什麼處。對曰。天臺國清。夾山曰天臺有潺潺之瀑。渌渌之波。謝子遠來。子意如何。師曰。久居岩谷。不挂松蘿。夾山曰。此猶是春意。秋意如何。師良久。夾山曰。看君只是撐船漢。終歸不是弄潮人。一日大普請。維那請師送茶。師曰。某甲爲佛法來不爲送茶來。維那曰。和尚教上座送茶。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將茶去作務處。搖茶碗作聲。夾山回顧。師曰。酽茶叁五碗。意在钁頭邊。夾山曰。瓶有傾茶意。籃中幾個瓯。師曰。瓶有傾茶意。籃中無一瓯。便傾茶行之。時大衆皆舉目。師又問曰。大衆鶴望請師一言。夾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師曰手執夜明符。幾個知天曉。夾山曰。大衆有人歸去歸去。從此住普請歸院。衆皆仰歎。師後回浙西住佛日而終。

  蘇州永光院真禅師。上堂謂衆曰。言鋒若差鄉關萬裏。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非常之旨人焉庾哉。問道無橫徑立者皆危。如何得不被橫徑取侵去。師以拄杖蓦口拄。僧曰。此猶是橫徑。師曰。合取。

  洪州鳳棲山同安丕禅師。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吽吽。僧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今日大有人從建昌來。問。一見便休去時如何。師曰。是也更來遮裏作麼。問如何是點額魚。師雲。不透波瀾。僧曰。慚恥時如何。師曰。終不仰面。僧曰。恁麼即不變其身也。師曰。是也青雲事作麼生。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金雞抱子歸霄漢。玉兔懷兒向紫微。雲忽遇客來將何秖待。師曰。金果朝來猿去摘。玉花晚後鳳銜歸。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什麼對。師曰。要踢要拳。問不傷王道如何。師曰。吃粥吃飯。曰莫便是不傷王道也無。師曰。遷流左降。問玉印開時何人受信。師曰。不是恁麼人。曰親宮事如何。師曰。道什麼。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曰。阇梨在什麼處出家。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曰。面前佛殿。問片玉無瑕請師不觸。師曰。落汝後。問玉印開時何人受信。師雲。不是小小。問如何是妙旨。師曰好。問迷頭認影如何止。師曰。告阿誰曰如何即是。師曰。從人覓即轉遠也。曰不從人, 覓時如何。師曰。頭在什麼處。問如何是同安一只箭。師曰。腦後看。曰腦後事如何。師曰。過也。問亡僧衣衆人唱。祖師衣什麼人唱。師曰打。問將來不相似。不將來時如何。師曰。什麼處著。問未有遮個時作麼生行履。師曰。尋常又作麼生。曰恁麼即不改舊時人也。師曰。作何行履。

  廬山歸宗寺澹權禅師(第二世)問金雞未鳴時如何。師曰。失卻威音玉。曰鳴後如何。師曰。叁界平沈。問盡身供養時如何。師曰。將得什麼來。曰所有不惜。師曰。供養什麼人。僧無語。問學人爲佛法來如何是佛法。師曰。正閑空。曰便請商量。師曰。周匝有余。問大衆雲集合譚何事。師曰。叁叁兩兩。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什麼對。師曰。爭能肯得人。又曰。會麼。曰不會。師曰。長安路廁坑子。問學人不問諸余。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叁枷五棒。問通通會底人如何道。師曰。只今事作麼生。僧曰隨流。師曰。不隨流爭得息。

  池州廣濟和尚。問匹馬單槍時如何。師曰。頭落也。問如何是方外之譚。師曰。汝道什麼問如何是廣濟水。師曰。無饑渴。曰恁麼即學人不虛設也。師曰。情知爾受人安排。問遠遠來投乞師指示。師曰。有口只解吃飯。問溫伯雪與仲尼相見時如何。師曰。此間無恁麼人。問不識不見請師道出。師曰。不昧。曰不昧時作麼生。師曰。汝喚作什麼。

  潭州水西南臺和尚。僧問。如何是此間一滴水。師曰。入口即護出。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靴頭線綻。問祖祖相傳未審傳個什麼。師曰。不因阇梨問老僧亦不知。

  歙州朱溪謙禅師。饒州刺史與師造大藏殿。師與一僧同看殿次。師喚某甲。僧應諾。師曰。此殿著得多少佛。曰著即不無有人不肯。師曰。我不問遮個人。曰恁麼即某甲亦未曾秖對。珍重。師後住兜率山而終。

  揚州豐化和尚。問如何是敵國一著棋。師曰。下來。問一棒打破虛空時如何。師曰。把一片來。問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麼處立。師曰。莫飄露麼。

  雲居山昭化禅師道簡(第二世住)範陽人也。久入雲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務典司樵爨。以臘高居堂中爲第一座。屬膺和尚將臨順寂。主事僧問。誰堪繼嗣。曰堂中簡主事。僧雖承言而未曉其旨。謂之揀選。乃與衆僧佥議舉第二座爲化主。然且備禮先請第一座。必若謙讓即堅請第二座焉。時簡師既密承師記略不辭免。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攝衆演法。主事僧等不惬素志。罔循規式。師察其情乃棄院潛下山。其夜山神號泣。诘旦主…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005 續傳燈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