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理事相融。后终于南岳。师于梁开平中撰续宝林传四卷。纪贞元之后禅门继踵之源流也。又制七言觉地颂。广明诸教缘起。别著南岳高僧传。皆流传于世。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九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
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六世之四一百六人洪州云居山道膺禅师法嗣二十八人
杭州佛日和尚 苏州永光院真禅师
洪州同安丕禅师 庐山归宗澹权禅师
池州广济和尚 潭州水西南台和尚
歙州朱溪谦禅师 扬州丰化和尚
云居山道简禅师 庐山归宗怀恽禅师
洪州大善慧海禅师 朗州德山第七世和尚
南岳南台和尚 云居山昌禅师
池州嵇山章禅师 晋州大梵和尚
新罗云住和尚 云居山怀岳禅师
岭珏和尚(已上一十九人见录) 潭州龙兴寺悟空大师
建州白云减禅师 潭州慕辅山和尚
舒州白水山玮禅师 庐山冶父山和尚
南岳法志禅师 新罗庆猷禅师
新罗慧禅师 洪州凤栖山慧志禅师(已上九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法嗣十四人
抚州荷玉光慧禅师 筠州洞山道延禅师
衡州育王山弘通禅师 抚州金峰从志禅师
襄州鹿门处真禅师 抚州曹山慧霞大师
衡州华光范禅师 处州广利容禅师
泉州庐山小溪院行传禅师 西川布水岩和尚
蜀川西禅和尚 华州草庵法义禅师
韶州华严和尚(已上一十三人见录) 庐山罗汉他隆山主和尚(一人无机缘语不录)
潭州龙牙山居遁禅师法嗣五人
潭州报慈藏屿禅师 襄州含珠山审哲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凤翔白马弘寂禅师 抚州崇寿院道钦禅师
楚州观音院斌禅师(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法嗣三人
凤翔府紫陵匡一禅师(一人见录) 饶州北禅院惟直禅师
潍州化城和尚(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筠州九峰普满大师法嗣一人
洪州同安威禅师(一人见录)
青林师虔禅师法嗣六人
韶州龙光和尚 襄州石门寺献禅师
襄州广德和尚 郢州芭蕉和尚
定州石藏慧炬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襄州延庆通性大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洛京白马遁儒禅师法嗣二人
兴元府青剉山和尚(一人见录) 京兆保福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益州北院通禅师法嗣一人
京兆香城和尚(一人见录)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法嗣二人
京兆重云智晖禅师 杭州瑞龙幼璋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抚州疏山匡仁禅师法嗣二十人
第二世疏山证禅师 洪州百丈安禅师
筠州黄檗慧禅师 随城山护国守澄禅师
洛京灵泉归仁禅师 延州延庆奉璘禅师
安州大安山省禅师 洪州百丈超禅师
洪州天王院和尚 常州正勤院蕴禅师
襄州后洞山和尚 京兆三相和尚(已上一十二人见录)
筠州五峰山行继禅师 商州高明和尚
华州西溪道泰禅师 抚州疏山和尚
筠州黄檗山令约禅师 扬州祥光远禅师
安州大安山传性大师 筠州黄檗山嬴禅师(已上八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澧州钦山文邃禅师法嗣二人
洪州上蓝院自古禅师 澧州太守雷满(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乐普山元安禅师法嗣十人
京兆永安善静禅师 蕲州乌牙山彦宾禅师
凤翔府青峰传楚禅师 邓州中度和尚
嘉州洞溪和尚 京兆卧龙和尚(已上六人见录)
嘉州黑水寺慧通大师 京兆盘龙和尚
单州东禅和尚 鄜州善雅和尚(已上四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江西逍遥山怀忠禅师法嗣二人
泉州福清师巍禅师 京兆白云无休禅师(二人见录)
袁州盘龙山可文禅师法嗣五人
江州庐山永安净悟禅师 袁州木平山善道禅师
陕州龙溪和尚(已上三人见录) 桂阳志通大师
庐山寿昌院净寂禅师(已上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抚州黄山月轮禅师法嗣一人
郢州桐泉山和尚(一人见录)
洛京韶山寰普禅师法嗣二人
潭州文殊和尚(一人见录) 洋州大岩白和尚(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洪州上蓝院令超禅师法嗣二人
河东北院简禅师 洪州南平王钟传(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青原山行思禅师第六世前洪州云居山道膺禅师法嗣
杭州佛日和尚初游天台山。尝曰。如有人夺得我机者即我师矣。寻抵于江西谒云居膺和尚。作礼而问曰。二龙争珠谁是得者。云居曰。卸却业身来相见。对曰。业身已卸。曰珠在什么处。师无对(同安代云。回头即勿交涉)师乃投诚入室。便礼云居为师。后参夹山。才入门见维那。维那曰。此间不著后生。师曰。某甲暂来礼谒和尚不宿。维那白夹山。夹山许见。未升阶便问。什么处来。师曰。云居来。曰即今在什么处。师曰。在夹山顶上。曰老僧行年在坎五鬼临身。师乃上阶礼拜。夹山又问。阇梨与什么人为同行。师曰。木上座。曰他何不来相看。师曰。和尚看他有分。曰在什么处。师曰。在堂中。夹山便共师下到堂中。师遂去取得柱枝掷于夹山面前。夹山曰。莫从天台得来否。师曰。非五岳之所生。曰莫从须弥山得来否。师曰。月宫亦不逢。曰恁么即从他人得也。师曰。自己尚是冤家。从人得堪作什么。曰冷灰里有一粒豆子爆。唤维那来令安排向明窗下著。师却问。灯笼还解语也无。夹山曰。待灯笼解语即向汝道。至明日夹山入堂问。昨日新到上座在什么处师出应诺。夹山曰。子未到云居前在什么处。对曰。天台国清。夹山曰天台有潺潺之瀑。渌渌之波。谢子远来。子意如何。师曰。久居岩谷。不挂松萝。夹山曰。此犹是春意。秋意如何。师良久。夹山曰。看君只是撑船汉。终归不是弄潮人。一日大普请。维那请师送茶。师曰。某甲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维那曰。和尚教上座送茶。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将茶去作务处。摇茶碗作声。夹山回顾。师曰。酽茶三五碗。意在钁头边。夹山曰。瓶有倾茶意。篮中几个瓯。师曰。瓶有倾茶意。篮中无一瓯。便倾茶行之。时大众皆举目。师又问曰。大众鹤望请师一言。夹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师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夹山曰。大众有人归去归去。从此住普请归院。众皆仰叹。师后回浙西住佛日而终。
苏州永光院真禅师。上堂谓众曰。言锋若差乡关万里。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非常之旨人焉庾哉。问道无横径立者皆危。如何得不被横径取侵去。师以拄杖蓦口拄。僧曰。此犹是横径。师曰。合取。
洪州凤栖山同安丕禅师。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吽吽。僧曰如何是塔中人。师曰。今日大有人从建昌来。问。一见便休去时如何。师曰。是也更来遮里作么。问如何是点额鱼。师云。不透波澜。僧曰。惭耻时如何。师曰。终不仰面。僧曰。恁么即不变其身也。师曰。是也青云事作么生。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怀儿向紫微。云忽遇客来将何秖待。师曰。金果朝来猿去摘。玉花晚后凤衔归。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什么对。师曰。要踢要拳。问不伤王道如何。师曰。吃粥吃饭。曰莫便是不伤王道也无。师曰。迁流左降。问玉印开时何人受信。师曰。不是恁么人。曰亲宫事如何。师曰。道什么。问如何是毗卢师。师曰。阇梨在什么处出家。问如何是触目菩提。师曰。面前佛殿。问片玉无瑕请师不触。师曰。落汝后。问玉印开时何人受信。师云。不是小小。问如何是妙旨。师曰好。问迷头认影如何止。师曰。告阿谁曰如何即是。师曰。从人觅即转远也。曰不从人, 觅时如何。师曰。头在什么处。问如何是同安一只箭。师曰。脑后看。曰脑后事如何。师曰。过也。问亡僧衣众人唱。祖师衣什么人唱。师曰打。问将来不相似。不将来时如何。师曰。什么处著。问未有遮个时作么生行履。师曰。寻常又作么生。曰恁么即不改旧时人也。师曰。作何行履。
庐山归宗寺澹权禅师(第二世)问金鸡未鸣时如何。师曰。失却威音玉。曰鸣后如何。师曰。三界平沈。问尽身供养时如何。师曰。将得什么来。曰所有不惜。师曰。供养什么人。僧无语。问学人为佛法来如何是佛法。师曰。正闲空。曰便请商量。师曰。周匝有余。问大众云集合谭何事。师曰。三三两两。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什么对。师曰。争能肯得人。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长安路厕坑子。问学人不问诸余。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三枷五棒。问通通会底人如何道。师曰。只今事作么生。僧曰随流。师曰。不随流争得息。
池州广济和尚。问匹马单枪时如何。师曰。头落也。问如何是方外之谭。师曰。汝道什么问如何是广济水。师曰。无饥渴。曰恁么即学人不虚设也。师曰。情知尔受人安排。问远远来投乞师指示。师曰。有口只解吃饭。问温伯雪与仲尼相见时如何。师曰。此间无恁么人。问不识不见请师道出。师曰。不昧。曰不昧时作么生。师曰。汝唤作什么。
潭州水西南台和尚。僧问。如何是此间一滴水。师曰。入口即护出。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靴头线绽。问祖祖相传未审传个什么。师曰。不因阇梨问老僧亦不知。
歙州朱溪谦禅师。饶州刺史与师造大藏殿。师与一僧同看殿次。师唤某甲。僧应诺。师曰。此殿著得多少佛。曰著即不无有人不肯。师曰。我不问遮个人。曰恁么即某甲亦未曾秖对。珍重。师后住兜率山而终。
扬州丰化和尚。问如何是敌国一著棋。师曰。下来。问一棒打破虚空时如何。师曰。把一片来。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师曰。莫飘露么。
云居山昭化禅师道简(第二世住)范阳人也。久入云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务典司樵爨。以腊高居堂中为第一座。属膺和尚将临顺寂。主事僧问。谁堪继嗣。曰堂中简主事。僧虽承言而未晓其旨。谓之拣选。乃与众僧佥议举第二座为化主。然且备礼先请第一座。必若谦让即坚请第二座焉。时简师既密承师记略不辞免。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摄众演法。主事僧等不惬素志。罔循规式。师察其情乃弃院潜下山。其夜山神号泣。诘旦主…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