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P93

  ..續本文上一頁(纏-糸)+(郊-交)]。而出入禁庭以重煩世主。吾之過也。遂屢辭歸故山。國主錫以五峰棲玄蘭若。開寶二年八月十七日安坐告寂。壽六十四。臘四十四。

  高麗道峰山慧炬國師。始發機于淨慧之室。本國主思慕遣使來請。遂回故地。國主受心訣禮待彌厚。一日請入王府上堂。師指威鳳樓示衆曰。威鳳樓爲諸上座舉揚了。諸上座還會麼。傥若會且作麼生會。若道不會威鳳樓作麼生不會。珍重。師之言教未被中華。亦莫知所終。

  金陵清涼法燈禅師泰欽。魏府人也。生而知道辯才無礙。入淨慧之室海衆歸之。佥曰敏匠。初受請住洪州幽谷山雙林院。上堂未升座乃曰。此山先代一二尊宿曾說法來。此座高廣不才何升。昔古有言。作禮須彌燈王如來乃可得坐。且道須彌燈王如來今在何處。大衆要見麼一時禮拜。師便升座良久曰。爲大衆只如此。也還有會處麼。僧問。如何是雙林境。師曰。畫也不成。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且去。又曰。境也未識且討人。問一佛出世震動乾坤。和尚出世震動何方。師曰。什麼處見震動。曰爭奈即今何。師曰。今日有什麼事。有僧出禮拜。師曰。道者前時謝汝請。我將什麼與汝好。僧擬問次。師曰。將謂相悉卻成不委。問如何是西來密密意。師曰苦。問一佛出世普潤群生。和尚出世當爲何人。師曰。不徒然曰。恁麼即大衆有賴也。師曰。何必。師告衆曰。且住得也久立。官人及諸大衆。今日相請勤重。此個殊功比喻何及。所以道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遮如今誰動口。師便下坐立倚拄杖而告衆曰。還會麼。天龍寂聽而雨華。莫作須菩提[巾+(穴/登)]子畫將去。且恁麼信受奉行。師次住上藍護國院。僧問。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如何是聞。師曰。汝從那方來。問善行菩薩道不染諸法相。如何是菩薩道。師曰。諸法相。曰如何得不染去。師曰。染著什麼處。問不久開選場還許學人選也無。師曰。汝是點額人。又曰。汝是什麼科目。問如何是演大法義師曰。我演何似汝演。師次住金陵龍光院。上堂升座。維那白椎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師曰。維那是第二義。長老只今是第幾義。師又舉衣袖謂衆曰。會麼大衆。此是山呼舞蹈。莫道五百生前曾爲樂主來。或有疑情請垂見示。時有僧問。如何是諸佛正宗。師曰。汝是什麼宗。曰如何。師曰。如何即不會。問上藍一曲師親唱。今日龍光事若何。師曰。汝什麼時到上藍來。曰谛當事如何。師曰。不谛當即別處覓。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且問小意卻來與汝大意。師後入金陵住清涼大道場。上堂升座。僧出問次。師曰。遮僧最先出爲大衆已了第國主深恩。問國主請命祖席重開。學人上來請師直指心源。師曰。上來卻下去。問法眼一燈分照天下。和尚一燈分付何人。師曰。法眼什麼處分照來。江南國主爲鄭王時受心法于淨慧之室。暨淨慧入滅複。嘗問于師曰。先師有什麼不了底公案。師對曰。見分析次。異日又問曰。承聞長老于先師有異聞底事。師作起身勢。國主曰。且坐。師謂衆曰。先師法席五百衆。今只有十數人在諸方爲導首。爾道莫有錯指人路底麼。若錯指教他入水入火落坑落塹。然古人又道。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镬湯镬湯自消滅。且作麼生商量言語即熟。及問著便生疏去。何也只爲隔闊多時。上座但會我什麼處去不得有去。不得者。爲眼等諸根色等諸法。諸法且置。上座開眼見什麼。所以道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爲觀自在。珍重。師開寶七年六月示疾告衆曰。老僧臥疾強牽拖與汝相見。如今隨處道場宛然化城。且道作麼生是化城。不見古導師雲。寶所非遙須且前進。及至城所又道。我所化作。今汝諸人試說個道理看。是如來禅祖師禅。還定得麼。汝等雖是晚生。須知僥忝我國主凡所勝地建一道場所須不阙。只要汝開口。如今不如阿那個是汝口。爭答效他四恩叁有。欲得會麼。但識口必無咎。縱有咎因汝有我。今火風相逼。去住是常道。老僧住持將逾一紀。每承國主助發。至于檀越十方道侶主事小師皆赤心爲我。默而難言。或披麻帶布。此即順俗我道違真。且道順好違好。然但順我道即無顛倒。我之遺骸必于南山大智藏和尚左右乞二墳冢。升沈皎然不淪化也。努力努力珍重即其月二十四日安坐而終。

  杭州真身寶塔寺紹岩禅師雍州人也。姓劉氏。七歲依高安禅師出家。十八進具于懷晖律師。暨遊方與天臺韶國師同受記于臨川。尋于浙右水心寺挂錫宴寂。後止越州法華山。續入居塔寺上方淨院。吳越王命師開法。署了空大智常照禅師。上堂謂衆曰。山僧素寡知見。本期閑放念經待死。豈謂今日大王勤重苦勉山僧。效諸方宿德施張法筵。然大王致請也。只圖諸仁者明心。此外無別道理。諸仁者還明心也未。莫不是語言譚笑時。凝然杜默時。參尋知識時。道伴商略時。觀山玩水時。耳目絕對時。是汝心否。如上所解盡爲魔魅所攝。豈曰明心。更有一類人離身中妄想。外別認遍十方世界。含日月包太虛。謂是本來真心。斯亦外道所計非明心也。諸仁者要會麼。心無是者亦無不是者。汝擬執認其可得乎。問六合澄清時如何。師曰。大衆誰信汝。問見月忘指時如何。師曰。非見月。曰豈可認指爲月耶。師曰。汝參學來多少時也。師開寶四年七月示疾。謂門弟子曰。諸行無常即常住相。言訖跏趺而逝。壽七十叁。臘五十五。

  金陵報恩院法安慧濟禅師太和人也。印心于法眼之室。初住撫州曹山崇壽院爲第四世。上堂謂衆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諸上座且作麼生會。不作方便又無漸次。古人意在什麼處。若會得諸佛常見前。若未會莫向圓覺經裏討。夫佛法亘古亘今未嘗不見前。諸上座一切時中鹹承此威光。須具大信根荷擔得起始得。不見佛贊猛利度人堪爲器用。亦不賞他向善久修淨業者。要似他廣額凶屠抛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直須恁麼始得。所以長者道。如將梵位直授凡庸。僧問。大衆既臨于法會。請師不吝句中玄。師曰。謾得大衆麼。曰恁麼即全應此問也。師曰。不用得。問古人有言一切法以不生爲宗。如何是不生宗。師曰。好個問處。問佛法中請師方便。師曰。方便了也。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何待問江南。國主請入居報恩。署號攝衆。師上堂謂衆曰。此日奉命令住持當院爲衆演法。適來見維那白槌了。多少好令教當觀第一義。且作麼生是第一義。若遮裏參得多少省要。如今更別說個什麼。即得然承恩旨不可杜默去也。夫禅宗示要法爾常規。圓明顯露亘古亘今。至于達磨西來。也只與諸人證明。亦無法可得與人。只道直下是。便教立地觏取。古人雖即道立地觏取。如今坐地還觏得也無。有疑請問。僧問。叁德奧樞從佛演一音玄路請師明。師曰。汝道有也未。問如何是報恩境。師曰。大家見汝問。師開寶中示滅于本院。

  撫州崇壽院契稠禅師西州人也。上堂升座。僧問。四衆谛觀第一義。如何是第一義。師曰。何勞更問。師又曰。大衆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作麼生是時節因緣。上座如今便散去。且道有也未。若無因什麼便散去。若有作麼生是第一義。上座第一義現成。何勞更觀。恁麼顯明得佛性。常照一切法常住若見有法常住。猶未是法之真源。作麼生是法之真源。上座不見古人道。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殒。還有一法爲意解麼。古人有如是大事因緣。依而行之即是。何勞長老多說。衆中有未知者便請相示。僧問。淨慧之燈親然汝水今日王侯請命。如何是淨慧之燈。師曰。更請一問。問古人見不齊處請師方便。師曰。古人見什麼處不齊。問如何是佛。師曰。如何是佛。曰如何領解。師曰。領解即不是。問的的西來意師當第幾人。師曰。年年八月半中秋。問如何是和尚爲人一句。師曰。觀音舉上藍舉。師淳化叁年示滅。

  洪州雲居山清錫禅師泉州人也。初住龍須山廣平院。有僧問。如何是廣平境。師曰。識取廣平。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驗取。次住雲居山。僧問。如何是雲居境。師曰。汝喚什麼作境。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適來向汝道什麼。師後住泉州西明院。有廖天使入院見供養法眼和尚真。乃問曰。真前是什麼果子。師曰。假果子。天使曰。既是假果子。爲什麼將供養真。師曰。也只要天使識假。問如何是佛。師曰。容顔甚奇妙。

  洪州百丈山大智院道常禅師。本山出家。禮照明禅師披剃。尋參淨慧獲預函丈。因請益問。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敘語未終。淨慧曰。住住汝擬向世尊良久處會去。師從此悟入。後本山請歸住持。當第十一世。學者尤盛。師上堂示衆曰。乘此寶乘直至道場。每日勞諸上座訪及。無可只延。時寒不用久立。卻請回車。珍重。僧問。如何是學人行腳事。師曰。拗折拄杖得也未。問古人有言。釋迦與我同參。未審參何人。師曰。唯有同參方得知。曰未審此人如何親近。師曰。恁麼即不解參也。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往往問不著。問還鄉曲子作麼生唱。師曰。設使唱落汝後。問如何是百丈境。師曰。何似雲居。問如何是百丈爲人一句。師曰。若到諸方總須問過。師又謂衆曰。實是無事與上座各各事佛。更有何疑得到遮裏。古人只道。十方同共聚個個學無爲。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心空是及第。且作麼生會心空。不是那裏閉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識陰想解。上坐要心空麼。但且識心。所以道。過去已過去。未來更莫算。兀然無事坐。何曾有人喚。設有人喚上座。應他好不應好。若應阿誰喚上座。若不應不患聾也。叁世體空且不是木頭。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見法王。還見法王麼也只是老病僧。又莫是渠自伐麼。珍重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有多少事不問。僧舉人問玄沙曰。叁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玄沙曰。叁乘十二分教不要。其僧不會。請師爲說。師曰。汝實不會。曰實不會。師示偈曰。

  不要叁乘要祖宗  叁乘不要與君同

  君今欲會通宗旨  後夜猿啼在亂峰

  師淳化二年示滅。塔于本山。

  天臺山般若寺通慧禅師敬遵。上堂謂衆曰。皎皎烜赫地亘古亘…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005 續傳燈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