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壞者。亦不爲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
普賢菩薩又說:“我又給受持法華經的人,這種陀羅尼神咒。因爲得到陀羅尼的緣故,不能被一切非人所破壞,也不會被女人所惑亂。世俗的人,本來很聰明,可是遇到不正經的女人,就迷糊了,被境界所轉,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我(普賢菩薩)發願常護持這位受持法華經的法師,現身爲他說此陀羅尼神咒。”
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咒。即于佛前。而說咒曰。
普賢菩薩說:“惟願世尊慈悲,許可我說此咒。”這表示尊重,征求佛的同意。佛當然默許。“恭請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即于佛前說出下邊的神咒。”
阿檀地 檀陀婆地 檀陀婆帝 檀陀鸠舍隸 檀陀修陀隸 修陀隸 修陀羅婆底 佛馱波膻祢 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 薩婆婆沙阿婆多尼 修阿婆多尼 僧伽婆履叉尼 僧伽涅伽陀尼 阿僧祇 僧伽婆伽地 帝隸阿惰僧伽兜略 阿羅帝波羅帝 薩婆僧伽地叁摩地伽蘭地 薩婆達磨修波利刹帝 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冕伽地 辛阿毗吉利地帝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世尊!假使有的菩薩,得聞這種陀羅尼者,應當知道這是普賢菩薩神通力量所成就的。這種陀羅尼神咒,有種種的功德。”
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假如這部法華經流通于閻浮提(南贍部洲)。爲什麼叫做閻浮提呢?因爲在南贍部洲,有閻浮樹之林。其樹所結的果子,落在河中,果汁將沙子染成金色,這種金光特別殊勝,比一般金色光強過百倍,故稱爲紫摩金光,所以叫做閻浮提。
在南聞浮提受持法華經的人,應該做這種想念:“我現在受持法華經,乃是普賢菩薩大威神力和大行願力而成就的,否則,我沒有機會能讀誦這部經。”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于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爲諸如來手摩其頭。
假使有人,受持讀誦、端正憶念、解說此經的義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能如法修行,應當知道這個人所修的是普賢一真法界的行門。這人已經在十方無量諸佛的處所,種植善根,爲諸佛摩頂授記。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衆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于采女中娛樂快樂。
假使有人,僅僅書寫法華經,這個人命終時,當生忉利天(叁十叁天)上,那時候,有八萬四千名天女,做種種伎樂,來迎接他。這個人頭頂戴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所造的寶冠,在婇女之中,享受種種的娛樂,快樂無比。
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僅僅書寫法華經,就有這樣大的功德。何況受持讀誦法華經呢!正憶念,解釋其義理。如說修行法華經,所得的功德,更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爲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
假使有人,能受持、讀誦、解說此經的義趣,這個人命終時,爲千佛同時伸手摩其頂,爲他授記。令他不生恐怖之心,令他不墮落在四惡趣中,即刻往生于兜率天(知足天)內院,彌勒菩薩之所居處。此內院爲候補佛位諸大菩薩所住的地方。尚有外院,乃是天人所住之處。
彌勒菩薩。有叁十二相大菩薩衆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于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彌勒菩薩,名叫阿逸多。彌勒譯爲慈氏,阿逸多譯爲無能勝。他就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他現在居住在兜率內院,爲衆生說法。他具足叁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又有大菩薩衆圍繞。又有百千萬億天女,以及眷屬,而生在內院中,有這樣功德的利益。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
因爲這種緣故,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專一其心書寫法華經。如果自己不會書寫,可以請人代寫,有同樣的功德。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定有無量功德。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于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世尊!我現在用神通力的緣故,保護守持妙法蓮華經。在如來滅度後,閻浮提之內,廣泛令妙法蓮華經流布于世間,不令此經斷絕。”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衆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贊歎普賢菩薩說:“善哉!善哉!普賢呀!你發心守護幫助妙法蓮華經,久行于世,令所有受持法華經的衆生,皆得安樂,得到利益,你已經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你的大慈悲心,也是不可思議。你從久遠以來,就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意,而能發這種神通之願,守護妙法蓮華經,功德無量。我應當用神通的力量,守護凡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號的人,令他得到不可思議的功德。”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爲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爲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釋迦牟尼佛稱道:“普賢!假使有人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妙法蓮華經者。應當知道這個人,他能見到釋迦牟尼佛。如同從佛口所說,聽到這部經典。應當知道這個人,親自供養釋迦牟尼佛。應當知道這個人,爲佛所贊歎: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應當知道這個人,爲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親自授記。應當知道這個人,爲釋迦牟尼佛之佛衣所覆護其體。”
如是之人。不複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複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炫賣女色。
像這樣的人,不會再貪戀世間之樂。不歡喜閱讀外道的書籍,也不看外道所書寫的字或畫的畫。不親近外道的人,也不親近做惡的人。好像屠夫、畜養豬羊雞狗的人、獵人、賣色相的妓女等,都要遠離,不可和他們做朋友,所謂“交友必慎”。否則,同流合汙,便受其害。
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爲叁毒所惱。亦不爲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的人,不貪世間的五欲之樂,不閱讀外道的書籍,不親近做惡的人。這個人的心意,非常質直,沒有彎曲心,有正憶的思念,有福德的力量。這個人,不會被貪嗔癡叁毒所惱害。也不會被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等所惱害。這個人,少有欲望,事事能自知足,所謂“知足常樂”,就能修行普賢菩薩之大行。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轉*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衆中師子法座上。
釋迦牟尼佛又稱一聲:“普賢!假使在如來滅度之後,後五百歲時,若有人見到受持、讀誦法華經的法師,應當作這樣的念頭:這位法師,在不久將來當會坐菩提道場,能破一切天魔外道,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能轉大*輪、擊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這都是代表講經說法的名詞。這位法師當會在天人大衆之中,坐在師子座之上,受人天恭敬禮拜,說法度生。”
普賢。若于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複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于現世得其福報。
普賢!假使在後世,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不貪求衣服、臥具、飲食,及一切資生之物。這個人所求之願不會空虛,願得什麼,便得什麼。爲什麼?因爲不貪著的緣故。不貪著,有願就會成就。若是貪著,有願則不會有成就,所以說有願不虛。這個人在現世之中,就得福報。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
假使有人,輕視誹謗受持法華經的人,或者這樣地說:“你簡直是狂人,你做這種事,能有什麼用處呢?乃是浪費時間,空無所獲!”這個人假如做這樣的惡意批評,他所得到果報,生生世世沒有眼睛,成爲盲人,永遠見不到光明。
若有供養贊歎之者。當于今世得現果報。
反而言之,假使有人,能供養受持法華經的法師,贊歎讀誦講說法華經的法師。這個人,就在現世得到善果報。
若複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癞病。
假使有人,看見受持法華經的人,又生毀謗心,這樣地說:“這是老虎戴念珠,冒充善人。千萬不要相信他,他在從前做過壞事情、殺過人、放過火,罪大惡極,現在良心發現,藉念經來消罪過,那不是真修行,只是逃避現實。”不管是真有其事,或是虛妄不實,這個人,無中生有,造謠生非,在現世之中,就患白癞病,也就是皮膚病。你們看見這種病人,不問可知,他在前生或今生曾誹謗讀誦法華經的人,所以才得這種果報。
若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醜唇平鼻。手腳缭戾。眼目角睐。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假使有人,看見受持法華經的人,不言而輕笑,即是諷刺的笑,在心暗想:“這個人迷信,誦經拜經有什麼用處!簡直是浪費時間,愚人的行爲。”應當知道這個人,生生世世的牙齒,不但疏少,而且缺齒。他的唇,或爲吹火唇,或爲叁瓣唇,醜陋到極點。他的鼻,平塌不挺,兩孔朝天,實在難看。他的手腳,彎曲不直,行動不便。他的眼睛,是斜眼不正,或叁角形,凡是這種眼睛,愛說不實語,詭計多端。他的身體,其臭薰人,所謂狐臭。患惡瘡毒疖,流膿流血,肮髒不堪。患水腫病,腹大如鼓。患氣喘病,喘氣如牛。這些惡性重病,無法醫治,乃是業障所惑。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釋迦牟尼佛說:“因爲這種緣故。普賢!若有人,見到受持法華經的法師,或者居士,應當趕快起立,到遠處迎接這位法師,如同佛一樣的恭敬、一樣的供養、一樣的親近。”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叁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釋迦牟尼佛說普賢菩薩勸發品的時候,有恒河沙數耶樣多的菩薩,皆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又有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皆具足普賢菩薩所行之道,也就是十大願王:1、禮敬諸佛。2、稱贊如來。3、廣修供養。4、忏悔業障。5、隨喜功德。6、請轉*輪。7、請佛住世。8、常隨佛學。9、恒順衆生。10、普皆回向。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釋迦牟尼佛說完妙法蓮華經的時候,普賢菩薩和諸大菩薩,舍利弗尊者和諸大聲聞,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一切大會中的大衆,皆大歡喜,受持佛所說的法語,依法修行。聆聽妙法蓮華經之後,大衆向佛頂禮,感謝佛,然後返回自己所住之處所,所謂“法歸本位”。
這部妙法蓮華經,自一九七○年一月十日開始講解,講到今天(一九七一年四月九日)已經圓滿結經。
在西方第一次有這樣長的法會,請這樣長的經典。希望你們學會這部經典,到處輾轉教化衆生,轉大*輪、擊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令所有的衆生,皆獲得妙法蓮華經的法益。你們要負起“續佛慧命”的責任,令佛法發揚光大,使人人得到法喜充滿,則功德無量矣!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