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畢陵伽婆蹉”。這位尊者的名字譯爲“余習”,因爲他仍未去盡多生多劫所染之習氣。有一次,他要過河,就叫河神停止流水。這河神是個女的,于是他就說道:“小婢,住流!”因爲他是個證果阿羅漢,已有神通,雖然這樣講,河神也不敢不聽他的指使,但是心中極不滿意,敢怒不敢言。這種情形又發生多次,女河神忍無可忍,就去向佛抗議,說:“世尊!您有個弟子叫畢陵伽婆蹉,一點也不尊重我。每次到我河邊,就說:“小婢,住流!”這種語氣,太沒禮貌,對人太不客氣啦!”佛就說等他回來,即刻要他向河神道歉認錯。等會兒,尊者回來時,佛乃向尊者說:“你過恒河時,爲什麼叫河神“小婢,住流。”這太不禮貌了,趕快去向她道歉認錯。”于是畢陵伽婆蹉就到河岸邊,合起掌來,對河神笑嘻嘻的言道:“啊,小婢,莫嗔!”如此一講,更把河神激得冒火!她就向佛說:“您看,他當著世尊之前,都還這樣叫我。”佛就說:“你不知道啊!在五百世前,你是畢陵伽婆蹉的工人,他叫你“小婢”叫慣了,現在你雖然做了河神,可是他的習氣還沒改。因爲你們有這種主仆關系,所以他現在仍叫你小婢。”河神聽佛這樣一講,也就釋然不再計較了。所以畢陵伽婆蹉尊者,因爲多生多劫之習氣使然,故名“余習”。
14“薄拘羅”。此尊者之名譯爲“善容”,這是他的相貌非常端嚴莊重。薄拘羅尊者在過去無量劫前,專門修“戒殺”;他精持此戒,不但外表不犯殺,連內心也清清淨淨,不起一絲殺念。因爲受持精嚴,故感應得到五不死報。
他一出生就會言語,喜笑顔開的叫“爸爸媽媽”,非常活潑可愛。可是卻把他的雙親嚇得魂散九霄,以爲他是個妖怪轉世。于是他母親狠下心來,把他放到炒菜鍋上,底下燒紅火,想煎熟了他。但是煎也煎不死,他坐在火紅的鍋上,若無其事,仍是嘻皮笑臉的極爲好玩。他母親忖道:“你這妖怪不怕火,可是一定怕水的。”于是又把他放進一大鍋水裏煮,水滾燙得不得了,但仍燙不死他。
15“摩诃拘絺羅”。這位尊者的名字譯爲“大膝”,因爲他的膝蓋很大。他就是舍利弗的舅父,未出家前,與佛辯論,打賭道:“輸了斬頭,贏了帶回外甥。”最後他辯輸了。但佛不要他斬頭,而當場爲他說法,度他出家。摩诃拘絺羅尊者辯才無礙,能言善道,是辯才第一。他與薄拘羅尊者都是佛的常隨衆(影響衆)。
16“難陀”。佛有叁個弟子都叫難陀:難陀、阿難陀、孫陀羅難陀。這難陀是指“放牛難陀”,譯曰“善歡喜”。他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足一切智,乃跟佛出家,獲阿羅漢果。他極爲聰明,音聲絕妙。
17“孫陀羅難陀”。此尊者之名是跟著他妻子(孫陀羅)而立名,因爲他極愛戀其妻之緣故。孫陀羅譯曰“好愛”或“端正”,她的相貌美豔無比,是印度國內第一大美女。因之,孫陀羅難陀極愛戀她。當佛見彼之因緣已熟,想度他出家(他是佛的親弟弟,同父異母)。可是他舍不得嬌豔的妻子,所以不出家。于是佛就設一方便法門;有一天,佛到王宮裏化齋乞食,要難陀把齋飯送去只桓精舍。難陀是寸步不離其妻,可是又不敢違背哥哥(佛)的命令,于是向孫陀羅解釋要出去的原因。孫陀羅在其手心上吐一口口水,限定他要在口水幹前回來,否則她就不准他再進門了。
難陀很有把握他一定在口水幹前趕回來,故答應其妻之苛求。誰知到了只桓精舍,佛就不准他回家,而要他出家,硬給剃了頭。雖然已出家,可是難陀天天想找機會逃回家去,因爲他還舍不得孫陀羅哩!
佛看他時時悶悶不樂、無精打采,故有一天帶他去山上散心。到了山上,見著很多猴子在玩耍,佛就問:“你比較一下,是孫陀羅美麗?還是這些猴子美麗?”難陀答道:“當然是孫陀羅美麗了!猴子長得這麼醜怪難看,怎能和孫陀羅比較呢?世尊您分明在侮辱孫陀羅嘛!”佛說:“你真聰明,知道美醜之分。好了,該回去啦!”回去之後,思妻益切,雖然時刻想要逃跑,但都沒有機會。
佛見他天天愁眉不展,于是就帶他到天上遊覽。看到所有的天宮真是莊嚴華麗,又見到某一個天宮裏,有一群美妙絕倫的天女們。佛就問難陀:“你看是天女美麗?還是孫陀羅美麗呢?”難陀說:“當然是天女美麗了,孫陀羅與天女比較,就好像猴子比孫陀羅一樣。孫陀羅怎可跟天女比呢?”他看見一群天女如此嬌美居然沒有主人,于是就去問一位天女:“誰是你們的主人?”天女說:“我們的主人是佛的弟弟l——孫陀羅難陀,他現在已跟佛出家修道,來世則生到此天宮。我們這一些天女都是要陪伴他的。”難陀聽了欣喜若狂:“有這麼多美麗的天女將陪伴著我,我一定要用功修行。”
這回他把孫陀羅完全抛到腦後,不想她了,而只挂念著天女。所以他一反常態,很精勤用功修行,但佛知道他只想修生天做天女的主人。于是有一天,佛乃帶他到地獄去見識見識。到了地獄,真是陰森淒慘恐怖,刀山油蝸火湯以及各種地獄,令人觀之毛骨悚然,全身戰栗!最後來到一所地獄,有兩個鬼守著一油鍋,油鍋底下之火似著似滅,且兩鬼東倒西歪的大打呼呼睡得香沈。“這兩鬼其是懶鬼,連油鍋都不燒滾它,而光睡覺!”于是難陀就叫醒其中一鬼問道:“鬼大哥,你做工有否人來管你啊?你們怎麼不努力點,怎可躲懶偷安而不燒滾油鍋呢?”鬼大打呵欠,揉眼答道:“你知道個什麼!受罪的人到這來還要很長久時間咧!佛有個弟弟叫孫陀羅難陀,現在已經出家修道,但他只想修天福,期望死後生天。天福享盡後,五衰相現,他就要墮入地獄;等他到此油鍋裏炸,距現在還有好多年時間,所以我們又何必忙著燒滾油鍋?我們的工作是很輕松的,天天都可以睡覺。”難陀一聽,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嚇壞了!“槽糕,原來油鍋是預備給我的,怎麼辦?”于是佛乃帶他回人間,爲他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法門。這時他便真心用功修行佛法,而證得羅漢果。
孫陀羅難陀雖然當初很愛戀其妻,可是見著比他妻更美麗的天女,就不愛妻子了。一旦知道地獄的苦,才又真正發心修道。如果不知道地獄苦,他一定不會發心修行的。這位難陀也叫善歡喜,與前邊那位難陀一樣別號,不過這位難陀是“孫陀羅難陀”,他是以妻名來作己名。
18“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譯爲“滿”,是他父親之名,彌多羅尼譯爲“慈”,是他母親之名,整個名意爲“滿慈子”。當他出生時,天上雨珠寶到其家,非常吉祥和瑞。他是佛的弟子中,說法第一之阿羅漢。在法華經授記品曰:“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于說法人中最爲第一。”
19“須菩提”。當他出生時,家裏所有的珠寶都空了,故叫“空生”。他父親找算卦先生來占算,算出是吉中又吉,故又名“善吉”,過了七天,家中珠寶又都現出來,所以他又名爲“善現”。于佛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
20“阿難”。這位尊者是結集經藏之阿難,乃佛之侍者。他叫“慶喜”,因爲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日,是他出生之日,所以他父親很高興,爲他取名“慶喜”,來慶賀佛。
21“羅侯羅”。是佛之子。佛有幾個妻子?佛有叁個妻子,大太太叫俱依,二太太叫耶輸,叁太太叫鹿野。羅侯羅是第二太太所生。當她生此兒時,惹出很嚴重的是非麻煩——佛已出家六年了,而他這太太卻大起肚子,生下一個嬰孩,所以佛的眷屬非常惱怒,以爲她不守婦道,故有人要懲罰她,怒聲沸騰,醜聞遍播全國——“佛不在六年,而佛的妻子卻有了孕!”雖然宮人向佛之父王保證她沒有越軌,小孩的確是釋迦牟尼佛的,但也無人相信。事實上羅侯羅在他母親肚裏住了六年。外緣逼迫之下,耶輸陀羅就發了個願:“若是我不守婦道的話,跳到火坑裏,我與我兒皆會被火燒死。若我是清白的,天神應該擁護我,縱我跳進火坑也燒不死!”乃造一個大火坑,放柴引火點燃,耶輸陀羅抱著羅侯羅往火坑裏跳下,即刻奇迹出現——火坑變成一池清水,且從水裏生出一朵大蓮華,托著母子二人。從此之後,大衆悉知是冤枉了耶輸陀羅,國人也了解到此是一件不平凡事,也無人再誹謗她了。
羅侯羅的名字譯爲“覆障”,因爲過去生中,彼爲小孩子時,曾用木頭把老鼠洞堵塞了六天才打開,所以他今生要在其母親胎裏住六年,受那六天之果報。吾人當深自警省,因果循環實在是太厲害了!羅侯羅是佛之子,也不能避免往昔自己所造之惡業,而要在母胎裏住六年,故叫“覆障”。這個“覆障”又是針對著耶輸陀羅說的,因爲懷著羅侯羅,而産生很多麻煩障礙。
究竟佛的兒子是怎樣來的?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親生子?是的。那麼釋迦牟尼佛是否也與普通夫婦一樣行爲呢?不是的。是怎樣呢?因爲耶輸陀羅喜歡要個兒子,釋迦牟尼佛用手一指,她就懷孕了。這種講法就好像神話,但是在佛教裏,神話是不勝枚舉。此乃一種不可思議之境界,你若一定要去考證探討,我現在是沒有法子教你懂,只有你用功修道,修到那種境界,即可明徹佛境界是微妙難思議的。
如是衆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如是”就是指前邊二十一位大阿羅漢。大衆心裏明白是知,眼睛看見是識,心眼俱明白即爲“知識”。知識是對著愚癡來講,愚癡人是不知不識,智慧人是知識。可是道理要講兩邊,你若真的不知不識,這才是真正智慧。真正的不知不識,才能真正的無思無慮。能無思無慮,自己的智慧才能顯現,此方爲真正之知識智慧。
大阿羅漢是受天人之供養——應供、殺賊、無生。阿羅漢不但殺賊,連“不賊”也殺。有人問:“這豈不是不講理?”你要知道,大阿羅漢是不講道理的。他們有神通變化,你和他們講道理,是沒有辦法的。爲何連“不賊”也要殺?因爲在阿羅漢的境界上,認爲是不賊;可是在菩薩之境界上,可又是賊了。所以若要回小向大,不賊也要殺。
複有學無學二千人。
小乘四果之聖者…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