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櫥
用幾塊木板把我釘得像放圖書的櫥子似的,再用一些紅漆替我塗漆一番,放在高大的藏經樓上,我很慶幸自己被人稱做經櫥子,而不和其他櫥子爲伍了。
你不要小看了我不是什麼名貴的東西,在我裏面放著的一些貝葉經典*,那些都是無價之寶哩!大藏*九千余卷,完全容納在我的櫥中,佛陀的金口玉言,多少先賢大德的心血結晶,若不是用我來保管,豈不是要湮沒散失了嗎?
我想到:當初佛陀親證宇宙人生真理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原意是要把他微妙的法音,藏在每一個衆生的心田中,後來經過了叁次的結集經藏*,再加上我國古代的高僧,吃盡了千辛萬苦到印度求經,因而如來的教法,是要我來保存了。
今天能有大藏數千卷放在我這櫥中,古代翻譯經典的盛況實在不可磨滅;每一部經典的譯出,都要經過數千高僧的考證校勘,一切費用全由國庫支出;看今日的國立編譯館,比之古代譯經的道場,也要望塵莫及哩!
我這裏面的經典,分有經律論雜四大部門,裏面都包括了一切科學、哲學、文學等等的理論。宇宙的起源,人生的歸宿,經典無不給他詳詳細細的解答。千余年來,我這櫥裏的典籍,在中國的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卻有著偉大的貢獻。不,不單中國是如此,世界上很多的國家,他們國民的心理、思想,無不視我櫥中的經典爲最高的准則。美國人近年來也發現到我櫥中的寶貝,特地到日本去買了很多大正大藏經*,做了很多經櫥子,放著這探求不盡的真理──佛經。
我這櫥中的經典,很多愚癡的人對我都存了輕視的心理,他們不肯下番苦工來發掘這珍寶,只在門外胡說八道,我真爲這些藐視佛法的人感到深深的罪惡!因爲除了我這經櫥中的經典外,在這茫茫的苦海裏,他永遠尋不到人生的歸宿。
很多的大科學家、大哲學家、大文學家,找到我櫥中的經典,好似久旱的暑天得到了清涼的甘露。很古很古以前的事不必說了,即從民國以來,科學家王小徐及尤智表先生,研究了我這櫥中的經典後,對他們科學的知識,增添了不少的見聞;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也是因爲他到中國來了以後,在我櫥中看過幾部佛經;法國的大哲學家柏格森博士,在我櫥中研究了幾部經論,忽然發願出起家來了;文學家中的落華生考博士論文時,到我櫥中拿了一部「法華經”就做起畢業論文來了;梁啓超、胡適之,爲一些大學生開一張研究國學的讀書目錄,多數是我櫥中的佛經和一些古德的高論。真正要了解宇宙人生真理的人,真正要探求廣博學問的人,他無論如何不能少了我櫥中的知識寶庫啊!
我這裏面的經典論說既深且多,一般做法師的人,爲了研究我,埋頭精研,都要閉他個幾年文字關*,才能有深入經藏的成就。但有一些不叁不四的人,在我裏面找些注解出來講經時背講,我實在很不歡迎。我需要法師們來把所有的經論貫通了再來發揮,注解是前人研究的心得,做法師的人不來發掘更深的真理,那便會永遠沒有進步啊!
誰人都曉得的:我這裏面都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正因爲是太深太微妙了,使普通的人不易懂得,他們只是望洋興歎,徒喚奈何。是的,這個時代變了,這個時代中的文字也變了,如何讓我和大衆接近,如何把我深奧的地方改爲平易,大德們實在是要請你們多費費心了!
我最感到痛心的是:現在很多有名無實的人,他不追求無上的妙法,而專在生活上競爭,不是談穿談吃,就是搬弄是非。大好的生命荒過了,有限的光陰消逝了,怎不叫我也爲之感慨系之?
記得在古時候,我裏面的經論卷數只是常常的增加,因爲大德們的翻譯和注釋,源源而來,我裏面的東西也就一天天的增多。我櫥中經典,本是歡迎人來讀誦的,但很多的寺廟中的藏經,爲了怕人弄壞了而一准人閱讀,真是非常的遺憾!這些寺廟中的主事人,既沒有本領去創造,又阻止這慧命的發揚,真是罪過罪過!因爲這樣一來,我櫥中經典,反而做了蛀蟲的食糧。每逢到黃梅時節的時候,陣陣的黴味在我櫥中旋回,怎不叫我也有著滿腹牢騷無處傾訴之苦呢!
我這個經櫥子,向來都是住在深山叢林裏,把我放在高大的藏經樓上,一把小銅鎖把我鎖得緊緊的,悶在那兒真難過呵!我希望能把我擡進社會上的圖書館裏,讓社會人士重新認識佛教,讓他們再來看看我裏面的貨色,那我感謝得要禮拜了。假若不如此做,人們誤解佛教的更深更多,以爲佛教是什麼秘密不能向人言,把我擡進社會,這是當前刻不容緩的急事!
我更要坦白的再報告一件事:我櫥中的經典,有時遇到龍華*、先天*的子孫,他們冒充,佛教徒硬把許多什麼五部六冊*的僞造典籍,塞進我這裏來。弄得一般衆生,真假難分,受害實非淺鮮。希望熱心佛教工作的大德們來一次整肅運動,把不是純佛教的東西趕出去!那我從此以後就可以和佛法僧叁寶中的「法寶”,幹幹淨淨的,永遠作伴侶了。我將保護著這人生在迷途中的南針──佛法,指引每一個衆生,能踏上清淨、快樂、光明的前程!
貝葉經典:
古時的經典,刻在貝葉上,故有此名。
大藏:
藏經,分經、律、論叁大部,共有九千余卷。
結集經藏:
收集佛所講的話,以便流傳,名爲結集經藏。
大正大藏經:
日本在大正年間出版的藏經。
文字關:
獨居一地,專門研究經典。
龍華:
假借佛教招牌的一種外道。
先天:
同前釋。
五部六冊:
外道經典,皆不可信之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