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叁)▪P15

  ..續本文上一頁面是佛,下面是衆生,但可以說都是施,也都是供。漢地叫供養,衆生也需要供養,佛也需要供養。這麼叫很好,這也是一種平等。

  解脫、成佛是什麼?就是清淨和平等。在你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淨、一切都是平等的時候,才是解脫,才是成佛。實際上任何人都有佛性,如果你真正認識到了,那個時候你就解脫了。沒有認識到的時候你還是個凡夫,還會特別的迷茫、煩惱、痛苦,關鍵是你能不能認識到。在認識到之前,做得再好、再聰明能幹,也不可能有完美。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如果想不開、想不通,就沒有完美。長得再漂亮、再有錢財、再有權威,也沒有用,肯定有缺憾,有無法滿足的地方。

  我們這些凡夫都沒有智慧,都太在乎遇到的這些事了。你把它當事了,它就是個事;你不把它當事,它就不是個事。其實沒有什麼壞事,都是好事。有病了,好事!破財了,好事!頭痛了,好事!沒有智慧的時候你悟不到,然後就執著煩惱和痛苦,自己把自己折磨得那麼苦。事情一過去才會知道,其實沒有什麼啊,都是好事。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已經遇到了佛法,也可以說懂得了佛法,只要再精進、再努力,我們都可以解脫、成佛。其它的那些衆生他們根本不懂佛法,我們多有福報啊!怎麼還不珍惜呢?天天瞎忙什麼呢?哪有比修行、比解脫還重要的事?爲了世間的瑣事把佛法扔在一邊,自找煩惱,自找痛苦,增加自己的壓力,還以爲人生就應該是這樣,還活得挺好似的。這都是沒有智慧的人的做法。

  11、證悟生活中的五種圓滿

  我們經常說的不執著,不是不讓你想,而是不讓你執著。很多人一聽說不能執著,就不敢想這個、不敢想那個,控製自己的情緒和思想。如果什麼也不想就變成傻子了,那是最愚癡的人,也很容易修偏。

  那些特別高深的法,都是不讓你執著,直接讓你放下一切,大圓滿法也是,禅宗也是。禅宗的境界相當高,大圓滿的境界更高,但是我們能達到麼?一開始就不執著,連想學想修的念頭都沒有,怎麼學啊?怎麼才能修成啊?這些都是最高的層次、最高的境界,只有最上等根基的人才能做到,一般的人不可能。所以我們首先要執著,執著出離心、菩提心,經過執著的修法最後達到不執著的境界。

  很多人都用“不執著”的見解來要求自己,也不取舍因果,也不護持戒律,隨隨便便地。已經造業了!彌天大罪!這是佛法裏講的最大的罪過!這裏有個誤區,你證悟了,真正達到那個境界,懂得了這個道理,能把握住了,那個時候你才可以這麼說,之前是不允許的。很多人根本沒有基礎,就直接修那些最高深的法,這是修偏了。你根本不會站,怎麼可能會跑呢?我們在百日共修裏,學的、修的主要都是前行的修法,把這些都修好了,修正行的時候很容易。

  我們的修行都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但是你要會學、會修、會放下。如果你真正放下了,什麼也不用放棄,那個時候一切一切都是你的。沒有放下的時候,你一切一切都要放棄,因爲你心沒有自在,都不是你的。

  你看,這暫時是我的財物、我的家庭、我的孩子,過幾天、幾個月、幾十年,就分散了,都不是你的了,連自己的身體都要失去。當你真正自在了,那個時候不生不滅,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什麼叫大自在?你的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你的心是你自己的。

  “我的心是我自己的呀,現在也是!”現在不是你自己的!是別人的!你活在別人的眼光下,爲別人活著,把握不住自己的心,總隨外境轉動,沒有自由,所以活得累。心沒有自在,就不是自己的,那個時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的。如果你的心自在了,自己把握住了,想放開可以放開,想收回可以收回來,心無邊無際,無處不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關鍵是這顆心,一切功夫都下在心上。到底什麼是出離心、什麼是菩提心,你先把這些弄明白,然後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來。如果你的發心動機是出離心,那麼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世間的,包括日常的瑣事。如果你的發心不是出離心,還處在執著和貪戀當中,那麼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世間的,都是輪回。

  發心的善惡就是行爲的善惡。你想傷害他,結果沒有傷害到他,反而利益他了,你做的還是惡事,沒有任何功德,完全是惡業,果報是惡報。你想利益他,發心動機完全是善,結果卻傷害他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善事。

  佛菩薩的發心當然是清淨的,釋迦牟尼佛佛傳性空妙有那些大乘佛法的時候,很多修小乘法的羅漢都接受不了,吐血而亡,墮落地獄。佛沒有利益到他們,反倒傷害他們了,但是佛沒有罪過。如果沒有上師叁寶的存在,沒有佛法的存在,哪有誹謗佛法的事?如果沒有誹謗佛法的事,哪有因誹謗佛法而墮落地獄的?難道上師叁寶也做惡業了?這是不可能的。

  爲什麼有的人學起來、修起來很矛盾,根本沒有辦法把佛法與生活和工作融合起來?還在追求形式,還在取舍表面上的善和惡!什麼是真正的善?什麼是真正的惡?佛經裏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在喇榮也研究過那麼多年,善惡完全在于心,尤其是大乘佛法裏。在貪嗔癡的狀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惡;在不貪、不嗔恨、不愚癡的狀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完全是爲了自己,所作所爲都是惡;完全是爲了衆生、爲了他人,所作所爲都是善。

  一定要考慮到家人。“他不信佛,還反對我,還障礙我。”然後跟他吵鬧。不要這樣,應該恒順衆生,他多可憐啊!你身邊的衆生,是與你最有緣份的衆生,是你最了解的衆生,是最可憐的衆生!你不給他發慈悲心,卻跟他吵鬧,讓他煩惱,讓他痛苦。他也是人,他也願意好好地過日子。你怎麼那麼自私呢?一點點也不考慮別人。他不了解你,實際上是你自己的問題,是你沒有了解他。

  你真正能夠關心他、照顧他的時候,他不可能不感動,誰的心也不是鐵打的。“我已經付出了,我已經盡力了。但是實在不行。”你還是沒有做好。如果你真心想付出,那還有什麼可爭吵的?你把他放在自己的頭頂上,完全用自己的身口意去體貼他的時候,他不可能不感動,還是自己沒有做好。

  照顧家人,關心孩子,這是我們的責任。你們這些居士們都有家,都有孩子,成家也是一種緣份,生孩子也是一種緣份。如果沒有這個因緣,也不可能成家,也不可能生孩子。我們出家了,沒有成家,也沒有孩子,這是因爲我們沒有這個因緣。

  結緣也是爲了了緣,一定要了這個緣;只有好好地結緣,才能了緣。什麼是好好地結緣?盡到責任,跟他好好地過日子,關心他,照顧他,別讓他傷心,別讓他煩惱,別讓他痛苦。對孩子也是,好好地撫養他長大,盡心盡力地滿足他的心願,這樣才能了這個緣。如果沒有盡到責任,你又與他結上惡緣了,以後還要接著成家了這個緣、還這個債。

  盡到對家人的責任,這是學佛人的一種責任。這也是佛法說的了緣。

  好好過日子了,家裏才會和美,這才叫極樂世界。有的人家裏充滿了快樂,家人都願意回家,都願意留在家裏,這樣你就把自己的家變成極樂世界了。如果家裏天天吵吵鬧鬧,永遠是緊張的氣氛,一回到家就想,“我什麼時候能逃出去,什麼時候能離開。”這就是你自己把家變成地獄了。

  實際上你自己的家就是極樂世界,佛菩薩就在你身邊,不要到別的地方去尋找,你一定要去認識這些。尤其我們現在是修密法的,在哪裏都要有五種圓滿。在道場裏、在壇城裏,住處圓滿,是西方極樂世界;上師在場時,本師圓滿,是無量光佛;上師的這些眷屬、自己的金剛道友們圓滿,是蓮花部的尊衆;法圓滿,是大圓滿法;時間圓滿,是本來常有的相續輪。

  在家裏,你所在的地方、自己的家、自己的屋子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要尊重的對境是你的愛人,他是無量光佛——阿彌陀佛;自己和自己的兒女、親屬、朋友都是蓮花部的尊衆、勇士勇母、空行空行母、男女本尊;你的所作所爲,收拾屋子、做飯、說話都是法,都是大乘佛法、大圓滿法;你過的日子、度過的時間是本來常有的相續輪。就要這麼認爲。

  在五種圓滿的基礎上才能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基礎上才能修成佛。連五種圓滿都做不到,想學密法是不可能的。“我們家是極樂世界,這怎麼回事呢?”現在還沒弄明白是吧,你要好好地弄明白這個道理。這是個真理,本來就是這樣,當下就是這樣,沒有弄明白是你自己的事。

  什麼叫證悟開悟?悟這個道理。“我的先生、我的太太是無量光佛——阿彌陀佛?怎麼會呢?他有煩惱習氣呀。”你認識不到,這還是你自己的問題。真正悟到了,這叫證悟開悟,沒有悟到的時候你還是迷惑,還是沒有智慧。智慧不是看了幾本書,聽了幾張光盤就能得到的,你觀察過、想過這些道理嗎?

  我和我的兒女都是勇士勇母、蓮花部尊者,這是怎麼回事?我在家裏的所作所爲,吃飯、洗衣服、收拾屋子,這些都是大圓滿法,這是怎麼回事?很多人現在都還沒有悟到這個道理。這是佛法裏、尤其是密法裏講的道理,你不是想修密法嗎?你要去悟這些道理。時間是本來常有的相續輪,也是這個道理,你真正能夠悟到了,你才成就了。

  

  12、圓滿回向

  我相信參加百日共修的人都有修行,都會修行。很多人都跟我說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他們真有成就了,有的有大的成就,有的有小的成就,最起碼也有目標和方向了,知道如何去修。這是大家的功德,是佛法的力量,是善神護法的幫助,是上師叁寶的加持。以前沒有方向,也沒有目標,很迷茫,而現在我們已經鋪上路了,是一條完整的路。

  以後要堅持修,別間斷。沒有成佛之前,不能後退,不能灰心,不能停留,一定要往前趕,一定要往前修。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再進一步地、再高一層次地學、修,這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是你們對上師叁寶最大的供養和回報。如果中途心動了、心轉了、心退了,…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開示(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