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入門簡要 中級課題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傳播

  (四十四) 印度佛法的傳播

  佛滅度後,印度佛法的傳播,可以作爲叁期來觀察,每一期爲時約五百年,過此一千五百年後,佛教在印度也就衰微了。

  第一期稱小行大隱時期

  佛滅後,除上座與大衆二部,在窟內窟外,各結集小乘叁藏外,文殊,彌勒等菩薩,與阿難尊者,在鐵圍山中,亦結集大乘叁藏。

  大乘教法,雖經結集,然而在佛滅後五百年間:全印度所弘揚的佛法,多屬小乘。在這時期,雖然也有大乘佛法,夾雜其間,然而由于小乘教法盛行的緣故,大乘教法,就隱沒不彰。所以在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爲小乘盛行,大乘隱沒的時代。

  第二期稱爲大主小從時期

  初期五百年過去了,直到第六百年時,馬鳴菩薩ASVAGHOSA (1) 極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義,始重光于世。到了七百年頃,龍樹NAGARJUNA (2),提婆ARYADEVA (3),爲欲對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執,乃廣造諸論,以明大乘諸法緣起,畢竟空義。到了九百年頃,學者因受了龍樹學說的影響,多數執空,陷于斷滅見,由是無著ASANGA (4),世親VASUBANDHU (5),根據唯識 (6) 學理的妙有理論,說種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經過這兩番陳義之後,大乘佛法,乃風行全印,使小乘成爲附庸,所以這一時期可以名爲大乘爲主,小乘爲從的時代。

  第叁期稱密主顯從時代

  第二期五百年過去後,約在佛滅千二百年間,有龍智菩薩NAGAJNANA (7),弘揚密咒,把密咒來融攝印度風習,因之密咒乃漸發達,此時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滅千叁百年間,印度內部有婆羅門教的複興,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漸趨沒落,在印度本土幾乎絕迹。所以在這第叁期五百年來,可以名爲密咒爲主,顯教爲從的時代。

  印度佛法叁期

  第一期五百年 ─ 小彰大隱佛教 ─ 傳錫蘭暹羅等地 ─ 巴利文

  第二期五百年 ─ 大主小從佛教 ─ 傳中國再傳高麗日本 ─ 華文

  第叁期五百年 ─ 密主顯從佛教 ─ 傳西藏再傳蒙古等 ─ 藏文

  備注:

  (1) 馬嗚菩薩 ─ 中天竺人,初爲外道,善辯論,後爲肋尊者所折服,遂皈正道,大宏佛法,破伏外道,重光大乘宗旨。

  (2) 龍樹 ─ 亦譯爲龍猛,南天竺,學門淵博,其學偏于法性空方面,與有部的思想對立。

  (3) 提婆 ─ 南天竺人,爲龍樹弟子。發揚諸法畢竟空的思想。

  (4) 無著 ─ 健陀羅國(在克什米爾之西)人,先從彌沙塞部出家,後信大乘,發揚唯識有宗的思想。

  (5) 世親 ─ 梵名婆薮盤豆,或譯天親,爲無著之弟。曾造大小乘論各五百部,被號爲千部論主,以宣揚大乘有宗教義。

  (6) 唯識 ─ 謂世間諸法,惟心識所現,故名唯識。法相宗即是唯識學。

  (7) 龍智菩薩 ─ 是龍樹菩薩的弟子,發揚密宗思想,壽逾七十,面貌若叁十歲人,玄奘法師曾遇之于印度

  習題:

  (一) 佛滅後,印度佛法可分幾個時期?

  (二) 第一期大小乘教法各如何?

  (叁) 提倡大乘佛法的,有幾位大師?

  (四) 佛滅後多少年是大乘佛法興起時期?

  (五) 密咒由誰提倡?到何時佛法在印度幾乎絕迹?何故?

  (六) 請表列佛滅後,印度佛法的叁個時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