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五濁惡世
我們所居的娑婆世界 (1),佛經稱爲五濁惡世。所謂五濁即是劫濁 KALPA(2)、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和命濁。觀處可知,其濁惡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一、劫濁 ─ ─ 劫本是時間之名,時間原無所謂清濁,而造成「濁」的,原因是人的煩惱。
二、見濁 ─ ─
見即衆生的見解, 因見解不正,迷惑惡見,故又稱爲見惑。見惑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類惡見,稱爲五利使,皆屬見濁範圍。
叁、煩惱濁 ─ ─
即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貪、嗔、癡、慢、疑、五種思惑,稱爲五鈍使,屬煩惱濁範圍。
四、衆生濁 ─ ─
因見濁和煩惱濁的結果,使衆生的福報逐漸減少,苦報增重,變爲心鈍體弱,多逢災禍,名衆生濁。
五、命濁 ─ ─
衆生因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因之壽命縮短,由老病侵襲,生滅變幻,名爲命濁。
世間因具備五濁,故稱惡世。今日世界擾攘不甯,我們處此五濁惡世,應堅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淨叁業,淨化身心,淨化人間,是佛法流轉世間之目的。
備注:
(1) 娑婆 ─ ─
譯爲堪忍,謂此土衆生,安于十惡(一、殺害, 二、偷盜,叁、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
七、绮語,八、貪,九、嗔,十、癡)忍受叁毒,及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或簡稱忍土。
(2)劫 ─ ─ 「劫」梵語劫波的簡稱,譯爲時分或大時,即不能算之極長時間。有小劫,在劫,大劫之別。
習題:
(一) 何謂劫濁?
(二) 見濁又稱爲什麼?如何發生?
(叁) 煩惱濁是指什麼?
(四) 衆生爲何稱濁?
(五) 「命」爲什麼會濁?
(六) 佛法流轉世間之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