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太子出家
悉達多太子,對當時印度的四階級 (1),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滿意。他常想著:「有甚麼辦法,使他們過著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達多太子隨著父王,到田野去遊玩。看見農夫在耕田,上身沒有穿衣服,在猛烈的陽光下曬著,全身是泥漿,大汗直流,氣喘不息。耕牛頸上勒著繩子,皮破血流,還要受農夫的鞭打。犁過的泥土,翻出許多小蟲,鳥雀飛來爭著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覺得爲了求生存,貧民是多麼痛苦!而生命界的互相爭鬥殘殺,更是一幕大悲劇!他便在大樹下靜靜的想著:「應該怎樣去救濟他們,讓大家過著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幾乎忘記了回宮。
後來他出遊四城,遇見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樂神情,因此左右思維,知道任何人都逃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且一切衆生爲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種種罪惡,甚至不惜互相殘殺,結果還是向著老、病、死亡的路上走。這悲劇的生命界,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應如何去解脫痛苦呢?
這些問題,使太子不能安住于王宮,享受尊榮與富貴。終于在二十九歲那年的一個月圓光輝夜裏,下了最大的決心,抛棄了王位、財富和父母妻子,只帶著侍從車匿 CHANNA,騎著犍陡 KANTHAKA 白馬,偷偷的離開了王宮,過著刻苦的生活,去追求解脫人生的真理。
備注:
(1) 古印度的四階級:最高貴的階級是僧侶,稱爲婆羅門 BRAHMAN。他們的任務是講授經典,專司祭祀,享有特權。第二
階級是貴族和國王,稱爲刹帝利 KSATRIYA。他們的任務是治理國事,也有特權。釋迦牟尼佛是屬于刹帝利階級。第叁階級是工商業者,稱爲吠舍 VAISYA 。他們的任務是種耕田地,經營工商業,沒有特權。最下賤的階級是奴隸和仆役,稱爲首陀羅 SUDRA。他們的任務是以上叁個階級的服役,可說連做人的權利都沒有。
習題:
(一) 悉達多太子對印度的階級社會有什麼感想?
(二) 太子見農夫耕田,生起什麼心情?
(叁) 太子在大樹下想些什麼?
(四) 太子出遊四城,見些什麼?
(五) 生命界有些什麼痛苦?
(六) 太子決心出家,有誰同行?
(七) 略說印度的四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