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第二十一
僧雄俊姓周。城都人。善講說無戒行。所得施利非法而用。又還俗入軍營殺戮。逃難卻入僧中。大曆年中。見閻羅王判入地獄。俊高聲曰。雄俊若入地獄。叁世諸佛即妄語。王曰。佛不曾妄語。俊曰。觀經下品下生。造五逆罪臨終十念尚得往生。俊雖造罪。不作五逆。若論念佛。不知其數。言訖往生西方。乘臺而去
尼法藏第二十二
宋朝尼法藏金陵建福寺住。禅業高遠。謂同學昙敬。吾立身行道。志在西方。後忽染患。初見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省問法藏疾。光明照耀一寺。衆鹹見。因爾而終也
尼淨真第二十叁
尼淨真住長安積善寺。納衣乞食一生無嗔。讀金剛經萬八千遍。專精念佛。顯慶五年七月染患。語弟子曰。五月內十度見阿彌陀佛。又兩度見極樂世界寶蓮華童子遊戲。又有聖僧。五度授記曰。我當作佛。又曰。吾得上品往生。趺趺而終。經宿卻醒語弟子曰。吾得菩薩位也。遍曆十方供養諸佛。言訖而終。光照于寺
尼法勝第二十四
尼法勝吳縣人。進修禅寂。念佛爲業。訓誘道俗。皆勸往生。得病自知不差。臥見一僧。報曰。此病不差。須專念佛。又見。二僧偏袒。執花立在床前。光明照我身。言訖而終
尼悟性第二十五
尼悟性洛陽人。于衡州遇照阇梨。發願念佛萬遍。大曆六年。入臺山。忽染患。聞空中音樂。尼曰。我聞。得中品上生。見同念佛人。西方盡有蓮華也。身金色光明。時年二十四矣
尼大明第二十六
尼大明沿州人也。遇綽禅師講無量壽經。教念佛業。尼念時。先著淨衣。口含沈香。靜室課誦。叁四年間相續不斷。臨終之時。衆睹光明。內聞沈水。香氣來迎。于此而終
沙彌二人第二十七
沙彌二人並州開化寺居。其少沙彌語大沙彌曰。兄作淨土業。何如沙彌。忻然而同志。經十五年。大者先亡。到西方見阿彌陀佛白言。我有少弟。得生此否。佛言。汝因他發心。汝尚得生。彼何疑哉。且還閻浮。勤念我名。叁年之後俱來見我。還更卻稣。具說上事。後年二沙彌心開眼淨。同見菩薩來迎。地即震動。天花散空。一時俱逝。隨願往生
童子阿昙遠第二十八
童子宋朝時人也。年十八持菩薩戒。事含禅師。修淨土業。恒向師主忏悔。夜四更忽自念誦。師驚問。答曰。見佛黃金色。幡花滿空。自西而來。俄然而卒。異香不散數日
童子魏師贊第二十九
童子魏師贊年十四雍州人也。事靜禅師。發心念佛日夜相續。永徽叁年。遇疾命終。還稣啓母曰。阿彌陀佛今見在此。兒隨往生。言訖而終。東西鄰人見亡家屋上。五色光明西上騰雲
烏場國王第叁十
烏場國王萬機之暇。謂左右曰。朕爲國主。不免無常。聞西方可以棲神。日夜六時念佛行道。並奏樂。每日請百僧。王與夫人親手行食。叁十余年精專無替。臨終神色怡和。西方聖衆來迎。祥瑞不一
隋朝皇後第叁十一
隋文帝皇後雖居宮室。深厭女身。日誦西方。至臨終時。異香滿宮。從空而至。文帝問阇提斯那。是何祥瑞。西方有佛。號阿彌陀。皇後業高。神生彼國。故有斯瑞
晉朝劉遺民第叁十二
晉朝劉遺民柴桑二縣令。依遠大師修道。修念佛叁昧。時始涉半年。于叁昧中見佛毫光伸手引接。請佛求僧願。速舍壽而生淨土。居山一十五年。自知亡日。與衆辭端坐而化。當義熙十五年。年五十七矣
唐朝觀察使韋之晉第叁十叁
唐朝韋之晉立行慈深。建西方道場。念阿彌陀佛。忏悔願生西方。行菩薩道。守護佛法。轉正*輪。度脫含識。至六月內。面西跏趺合掌。念阿彌陀佛六十聲。忽爾化世。異香滿宅。內外皆聞。祥瑞不可稱說
唐朝元子平第叁十四
唐朝元子平大曆九年。于潤州觀音寺發心。念阿彌陀佛一萬遍。經叁月。日忽染患。夜聞空中異香音樂。病人歡喜動地。空中有人告曰。粗樂已過。細樂續來。經日念佛而終。的生淨土。數日異香
宋朝魏世子第叁十五
宋朝魏世子父子叁人修西方。唯妻不信。女年十四死。七日卻回。啓母曰。兒見西方。父兄叁人已有蓮華。後當化生。唯娘獨無。兒今暫歸相報。至後娘依兒教日念西方。四人盡得往生
張元祥第叁十六
唐朝張元祥上都人。禀性純直。日念西方。開皇二年六月叁日辰時。索飯齋曰。賢聖相待。食畢焚香對西方。正念而終。送至墓所。異香光明蓋覆墓所
隋朝恒州人第叁十七
隋朝恒州人無姓名。念佛以小豆爲數。滿叁十六石。齋後慶贊行豆。散與齋人。觀音勢至二人。形容憔悴自曰。乞食。答曰。弟子願生西方。更無相礙。師來乞食。深起本心。食後唯聞異香。乘空一時而去。開皇八年九月耳
張鍾馗第叁十八
張鍾馗同州人。販雞爲業。永徽九年臨終。見宅南群雞集。忽見一人著绯皂衣。驅雞唱言啄啄。其雞四度上啄兩眼。出血在床。酉時值善光寺念佛僧弘道。令鋪聖像。念阿彌陀佛。忽然異香。奄然而逝
汾州人第叁十九
汾州人不得姓。殺牛爲業。臨重病。見數頭牛逼其身。告妻子曰。請僧救我。請僧至。病人曰。師誦佛經。如弟子重罪還救得否。師曰。觀經中說臨終十念尚得往生。佛豈妄言。忽爾異香滿室便終。衆人皆見異香瑞色祥雲繞其宅上矣
房翥第四十
代州房翥曾勸一老人念佛。其老人得生西方。入冥見閻魔王。王乃再放還世。汝當生淨土。翥有一萬遍金剛經願。兼敬禮五臺。此心未遂。未欲往生
溫文靖妻第四十一
溫文靖妻並州人。患在床。夫告曰。汝念阿彌陀佛。念佛口不絕。便見佛國。後告夫。爲設齋。要往西方去。齋畢曰。努力念佛
隋州約山村翁婆二人第四十二
翁婆等識達苦空。每月二十九日。請山僧二人行道念佛。設齋婆自營飯。翁曰。何不使人。婆曰。能得幾時自作。若教他作。但是他福。臨終時光明滿宅。半夜謂如白日
女弟子梁氏第四十叁
梁氏浩州人。兩目俱盲。因僧勸念阿彌陀佛。一受教後叁年不絕。雙眼俱開。村人盡見。至舍壽時。見佛並菩薩來迎。命終之後。菩薩共爲起塔廟。來往皆敬。一郡男女悉回心念佛
女弟子裴第四十四
裴氏貞觀年中。因僧教念佛。用小豆爲數。念滿叁石。自知生處。遍辭親知。後如法裝飾念佛終。往生極樂
女弟子姚婆第四十五
姚婆上都人。貞觀年中。蒙範婆勸。取念阿彌陀佛。臨終見佛。菩薩來迎。爲曰未與。範婆別請佛暫駐相待。佛處虛空俟。範婆來至。手執香爐。奄然而逝
張文熾妻荀氏第四十六
荀氏發心念佛。至滿二年。有僧見七寶池中蓮花。白佛言。折一枝將與女子。莫有罪否。言訖。所見之境並皆散失。舍壽之日。異香來迎而往生淨土
汾陽縣老人第四十七
老人貞觀五年並州汾陽縣住。常誦西方。遂取糧。于法忍山借一空房。止宿念佛。臨終時。大光遍照。面西而終。似登蓮臺遂而去
邵願保第四十八
邵願保雍州人。發心念佛聲聲不絕。自業忏悔。夜夢。寶蓮臺被牛牽來。觸損牛曰殺。我遂念彌陀經叁卷。念佛百聲。牛乃歡喜。後遇金臺。乘空而去往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
《2070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