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 你無佛性

  2 你無佛性

  

  潭洲慧朗禅師初參馬祖時,馬祖禅師看到就問道:

  “你來求什麼?”

  慧朗:“求佛知見。”

  馬祖:“佛已超越知見,有知見就是魔。”

  慧朗聽了,恭敬禮拜。

  馬祖禅師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慧朗回答道:“南嶽!”

  意思是說他從湖南南嶽石頭希遷禅師那兒來的。當時馬祖道一禅師在江西大振禅風,石頭希遷禅師在湖南闡明心要,因此當時學者不是向江西馬大師問道,就是向湖南石頭和尚請法,來往“江湖”成爲一時美談,“江湖”一語也就延用至今。

  馬祖不客氣地指示道:“你從南嶽來,辜負石頭的慈悲,你應該趕快回去,其它地方並不適合你去!”

  慧朗于是再回到石頭禅師那兒,請示道:“如何是佛?”

  石頭答道:“你沒有佛性。”

  慧朗滿懷疑惑:“蠢動含靈都有佛性,爲什麼我沒有佛性?”

  “因爲你不是蠢動含靈。”

  “難道慧朗不如蠢動含靈?”

  “因爲你不肯承擔!”

  慧朗終于言下大悟。

  學佛之人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修學的處所最爲重要。有些學人不了解自己,不信任常住,到處盲沖瞎撞,最後回頭,才發覺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爲人處世,應先認識自己,忠于自己,忠于工作崗位,切莫因爲未受重用而東奔西跑,只因自己不肯承擔,最後一事無成。

  

✿ 继续阅读 ▪ 3 空色本來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