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世界佛教青年的建言
時間:公元一九八五年七月廿九日
地點: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對象:世界佛教青年學術會議主題演說
世界佛教青年會主席帕樂伯先生、各位世界佛教青年代表、各位貴賓:
今天,世界佛教青年的菁英,能有機會聚集在中華民國,在這座莊嚴堂皇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一九八五年學術會議的開幕典禮,有將近兩千余人參加如此一盛會,邀約本人在此發表主題演說,至感榮幸。
我們翻開世界各地的報章雜志,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局勢,正處于動亂不安的狀況,到處以強淩弱,以大吃小。全人類的思想,正走向自私危險的邊緣,到處疑嫉打擊,殘害善良。可以說:當今時代和當今人類,亟需佛陀的正法予以安定,亟需佛教的真理予以匡正。
中國儒者有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我們全世界可愛的佛教青年們,此時此地,藉此盛會,亦可發出宣言:“爲苦海泛慈航,爲興教立榜樣,爲人間懸慧日,爲世界作橋梁”。因爲青年的美德,樂觀進取,犧牲奮鬥,尤以佛教青年,信解行證,慈悲喜舍,是這一個時代人類的希望。
我們不要妄自菲薄,我們要自發自動,自主自強,確定我們的宗旨--慈悲濟世;立下我們的目標--共享和平;我們的方法--積極參與;我們的努力--鼓舞發揚。我們佛教的青年,應以誠摯的服務,代替自修自了;以實用的教法,代替談玄說妙。以往來溝通彼此,以實踐揚棄空談。
遺憾的是目前佛教弘法的方式太過古老,學佛的觀念太過腐舊,信者護法缺乏熱忱,僧衆弘法又少積極。現在全世界的佛教,最需要的是把佛法人間化,義理生活化。佛教要走入社會,走進家庭,把貪婪消除,把瞋嫉埋葬;因爲唯有佛法才能引導世界人類,唯有佛法才能淨化人心,這個重責大任,舍我世界佛教青年,其有誰欤?
一個國家,要靠青年;一個團體,更要青年;佛教青年更是爲人間增添了光熱。從佛菩薩的聖像看來,都沒有胡須,這就可以知道佛教是青年的佛教。佛陀在叁十多歲的青年時期成佛證果;舍利弗、阿難陀也是青年階段就分擔了佛陀度生的責任。善財和龍女、妙慧和均頭,更是佛教青年悟道的模範。玄奘叁藏二十六歲入印求法,惠能行者二十四歲證悟禅法……從古到今,可以說:時代,這是青年的時代;佛教,這是青年的佛教。
我們知道:苦海終有邊際,漫漫長夜終會有光明的來臨,希望我世界佛教青年,不論僧俗,不分男女,每個人把弘法當做家務,把利生作爲事業,慈悲不光是口號,和平不光是宣傳,我們豎起菩提心的旗幟,確立八正道的目標,懷抱四無量心的胸襟,奮發四弘誓願的精神,每一青年佛子,都應該秉持六度四攝的方便,叁學五戒的軌範,對世界國家,對衆生人類,必定盡心盡力。我們佛教青年,雖有出世思想,但更要做入世的事業,因爲佛國待我們棲息,苦難的人間更要我們奉獻!
今天,全世界科技的發展,造福人類物質生活的享受,但全世界大衆精神的開拓固然要人際間的交流,而全世界大衆更需要佛法的充實與撫慰。我們青年佛子,先要自己以身作則,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協助,以道爲友,以教爲命,包容異己,接納十方。佛教是全法界一切衆生的,百川彙歸大海共一鹹味;各族入佛,同爲佛子。願我佛教青年做人間的太陽,像佛陀──佛光普照!願我佛教青年做人間的海
洋,像佛法──法水長流!
祈求叁寶加被大衆!謝謝!
(一九八五年世界佛教青年學術會議主題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