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夠持五戒,一個人的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都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能奉持五戒,這個國家必定是個安和樂利的國家、社會。
我們只要到牢獄裏去作一番調查,就可以了解凡是作奸犯科,身陷囹圄的人,都是犯了五戒的人。譬如殺人、傷害、毀容,就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搶劫,就是犯了偷盜戒。妨害風化、破壞家庭、重婚、強奸、拐騙,乃至于販賣人口,都是犯了邪淫戒。詐欺、恐嚇、倒會,就是犯了妄語戒。所謂飲酒戒,除飲酒外,包括吃鴉片煙、嗎啡、吸速賜康、強力膠等毒品,會讓自己恍恍惚惚,這是侵犯自己的智能,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如果人人能夠受持五戒,那麼牢獄裏就沒有犯人了。甚至今天一般的信徒,如果把信仰升華一點,不要淪爲民間之信仰,只是拜拜,祈求長壽、發財、家庭富貴、名位高顯、身體健康等,只要受持五戒,不必去強求,也會有福報的。
比方說:不殺生而放生,怎麼不長壽呢?不偷盜而布施,怎麼能不發財呢?不邪淫而尊重,家庭怎麼會不和諧呢?不妄語而誠實,名譽、信用怎麼會不好呢?不亂吃而懂得養身,身心怎麼會不健康呢?一個五戒,對于我們個人、社會、國家,就有這麼大的關系。所以什麼是人間的佛教,五戒十善就是人間的佛教。其實十善也是五戒的再擴大罷了!比方說,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修持不妄言、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有了邪見,思想錯誤,自害害人,一生都痛苦不堪。不邪見,佛教稱爲慧學,最終的目標就是在啓發自性智能,破除邪見。
叁.四無量心是人間的佛教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我常覺得我們中國佛教爲什麼會衰微?因爲佛教徒沒有佛法,沒有實踐佛法。佛教要我們慈悲,多少佛教徒有真正的慈悲?佛教要我們喜舍,多少佛教徒具有喜舍的性格?佛教徒心目中沒有真正接受佛教。管你出世的也好,入世的也好,如果沒有佛法,那與世俗又有什麼不同呢?
有人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都跑到我們家裏的佛堂來,每個人把家中最好的正廳都讓給了觀世音菩薩,把菩薩供奉在那裏。爲什麼?因爲觀世音有慈悲的功德。慈悲,才能走進每個人的家庭;慈悲,才能受到每個人的尊重;慈悲,才能真正降伏人心,讓大家心悅誠服,恭敬供養。
佛教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染上悲觀的色彩。佛教徒見了面,開口閉口就說:“人生苦啊!苦啊!無常啊!無常!”。佛教有喜樂的性格,有歡喜的精神,所謂喜無量、悲無量,要把歡喜布滿人間。講苦,是讓我們認識苦的實相,如何來解脫苦惱,得到歡喜,才是佛陀說苦谛的真正用心,“苦”不是最終的目的。佛說諸行無常,無常很好,無常可以變幻,壞的可以變好;不幸的命運,因爲無常,它會否極泰來,時來運轉另有生機;因爲無常,所以命運不是定型的。我們如何來散布歡喜的種子,讓舉世之間都能得到佛法,大家都在幸福美滿歡喜中過日子。
有時候,物質上的生活這麼豐富,像臺灣經濟成長,一切繁榮,也不一定能解決人的痛苦。金錢多、物質多,帶給人的煩惱也很多。佛法的歡喜,是要我們從法喜、從禅悅、從真理中去體會內心的自在,內心的安樂。如果我們民間的信仰,只是建立在貪的上面,向菩薩、一切神明要求貪取,要平安,要富貴,要家庭美滿,要長壽,中獎券,這種以貪婪爲出發點的宗教層次,並不高尚。我們應該把信仰建立在“舍”的上面,信仰宗教是奉獻的,是犧牲的,是利衆的。人間佛教的利他性格,應該具有這種慈悲喜舍的精神,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四.六度四攝是人間的佛教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攝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的六度是人間的佛法。我到美國去弘法,雖然美國不是佛教國家,但我感覺美國人士,有人間佛教、大乘菩薩的性格與精神。比方拿布施來說,美國人很肯布施,上教堂,多多少少都會樂意捐助的。社會有什麼事情,都會歡喜的盡一點心力。尤其美國人見到你,就給你一個微笑,給你親切的一聲招呼:“Hello!How are you!”、“你好!”到處都是這樣,這就是布施。一個笑容,一句問好,都是在實行布施,容貌的布施,語言的布施,他們把布施融會在生活裏面。
持戒,美國人是很守法的,戒律就是守法。他們是法治的國家,但不一定要在法院中講法。在馬路上遇到紅燈,沒有車子、警察也不會隨便搶越馬路的。路上只要是一個Stop的記號,他就不會過去,會停一下再通過。排班、排隊,也是如此。我們有一次在夏威夷,有不少人去參觀夏威夷的土風舞,我們出家人跟觀光團,也到了那個地方。那個守衛管理的老先生,他手一指,叫那些人離開那邊大樹下蔭涼的地方,那個地方要給出家人坐,沒有一個人有第二句話,個個都乖乖地到那邊去。爲什麼?在美國宗教是受尊重的,同時大家也尊重法製,因爲你負責管理,我要尊重你服從你。有時候人多了,守衛來不及把人分配到這邊坐,那邊坐,就把路口弄條繩子圍起來,指揮大家坐在這邊,或坐在那邊,管他各國的國王、州吏,各州的州長、議員,這一道繩子一拉,個個都守法地站在那裏。爲什麼?這個繩子就象征法律,不能踰越過去的。法律的尊嚴、神聖,已和美國人的生活、思想融合爲一體,老百姓守法,國家自然是個法治的國家。
相反地,開發中的國家是什麼情形呢?不要說一條繩子,就是一道牆,他都要想盡辦法爬過去。所以,守法就是戒律,守法與否,關系一個國家的形象,也關系一個國家的進步、富強,我們要建立人間佛教法製的觀念。
談到忍辱,美國人士也很能夠忍耐。忍,不是你罵我,我不回口;打我,我不回手,算了,忍一口氣罷了!這些都不是忍。忍,是擔當;忍,是有力量的。忍,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犧牲,是一種忍辱負重。美國人工作的時候,難道他不辛苦嗎?他在忍受辛苦;排隊,依序不超越,這也要忍。所以彼此互相忍讓,社會就能井然有序,不會有脫序的現象。
說起美國人的精進也是衆所皆知的。美國人積極、奮發、努力。我們以爲美國好像天堂一樣,其實美國人很勤勞,對工作認真不偷懶,不苟且,敬業精神正如佛教所講的精進。佛教說精進,有所謂的四正勤--“未生善令它生起,已生善令它增長,已生惡令它斷除,未生惡令它不生。”美國人的不斷研究、突破,精益求精,因此使它成爲世界強國。
禅定:有時候,我們在美國的街上看不到人,大人小孩都在家裏。講話,小小聲,不吵鬧人。坐火車,都是一副悠悠然不計較的樣子,這就像禅定一樣。
智能:有人說美國人好笨,兩塊錢一個,跟他買六個,十二塊錢,他算不出來,要兩塊加兩塊加兩塊再加兩塊……哦!是十二塊。其實美國人並不笨,中國人機巧,有時巧得過頭,變成投機取巧。美國人笨拙、呆板,可是他不隨便亂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他們研究科技,能夠發達精確,做任何事很穩靠。
講到這裏,大家也許會以爲我主張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事實不然,我只是很慨歎:我們推行大乘佛教,實踐佛法的國家,我們爲什麼都那麼悭吝、勢利、自私、逃避,沒有愛心,只顧自己?所以我們要提倡人間佛教,實踐布施、利行、同事、愛語,這才是今天人間及社會所需要的佛教。五戒可以安定社會,六度可以建設國家,四無量心可以普利大衆。
五.因緣果報是人間的佛教
最近我到軍中去布教,將官們對我說軍中有一個問題,有些服役的青年認爲:我去年就當兵了,他也去年當兵的,他升到班長了,我還是小兵,我心裏不平,我們兩人種的是同樣的因,同時入伍的,爲什麼産生的結果郤不一樣呢?各位要知道:因緣果報,中間有一個“緣”,緣不同,産生出來的果,就不一樣。比方這朵花,多澆了一點水,多下了一點肥料,播種的地方肥沃,有和風吹拂、陽光照耀、雨水滋潤,這朵花和那朵花,就會不一樣呀!雖然同是一朵花,結果不一樣,是因爲“緣”的不同。
所以,凡人常怨恨命運,恨世間不公平,挑剔家裏的成員這一個不好,朋友那一個不好,社會不好國家不公,爲什麼不研究自己的因緣,究竟哪裏裏出了毛病?譬如我說錯了一句話,也許本來要升班長的,就因爲那句話,升遷的機會就失去了。本來競爭的對手沒有你好,可是在要緊的時候,他立了一個汗馬功勞,負了一個重大責任,說了一句好話,他的緣份加強了,做了班長了。因此,在佛教講求廣結善緣,所謂“要成佛道,先結人緣”,要重視這個緣。日常生活當思一粥一飯,有多少的因緣成就;要感謝因緣,感謝大衆給我機會,讓我能參加佛教學術會議的聽講;感謝佛光山叢林學院舉辦此次的活動,一切都這麼方便,這一切都要感謝呀!
我們住在家裏,早上報紙就送來,晚上電視一打開,多少演藝人員在表演。假如我們一點感恩的心都沒有,報紙也不得看,晚上電視也不得看,那種生活多枯燥、無聊?因緣,使散居世界各地的大家和合,他們的辛苦,他們的服務奉獻,讓我過著很美好的生活,這是因緣的價值。大家給我的結緣,我應該如何回饋大家呢?要處處感恩,懂得感恩,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
談到因緣果報,因果實在不可思議。我們看到今天社會的人士,大家不了解因果。念佛的人,諸事不順心時,就怪阿彌陀佛不保佑我,使我的錢給人騙去了,被人倒閉了;買股票沒賺錢,也怪阿彌陀佛不靈感;吃素,身體越來越不好,也怪阿彌陀佛不慈悲。信佛吃素和發財致富、強身長壽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系?因果是不能錯亂,種的是瓜,如何得豆呢?念佛拜佛,持齋吃素,是信仰上的因果,道德上的因果;發大財得富貴,是經濟上的因果;…
《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