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用。
1 家庭佛堂的禮儀
家中既已設立佛堂,應視同在寺院的殿堂,應遵守佛堂的禮儀:
佛堂中的一切物品,包括佛像、法物、拜椅、經書、花香燭果等供品,皆應整齊有序。
供花不一定要日日更換。凡遇佛菩薩的紀念日時,得准備供飯素菜供養。
最好每天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辍,持之以恒。
佛堂、供桌、香爐、燭臺,應常常清理打掃,以保持佛堂的清淨莊嚴。
清理佛堂、佛桌時,應有專用的布、水桶等,不可與他處共用清掃用具。
佛堂乃清淨莊嚴之處,爲禮拜、課誦、禅修、研讀經書之修持用,不宜于中嬉鬧談笑、宴客飲食等,以免有失對佛菩薩的恭敬。
外出前、回家時,應到佛前禮拜,如同向家中父母長輩禀告、請安,以示對佛菩薩的感謝、恭敬、系念之心。
佛堂內應保持光線明亮。外出前,應將油燈、香燭之火熄滅,以保安全。
法器乃龍天耳目,課誦時欲司犍槌,亦當如法,聲音宜小,以免幹擾左鄰右舍或家人,引起他人反感。
八、居家圖書館
佛弟子平時應該經常閱讀佛書經典,藉著文字般若,以開發自己的般若自性。因此,佛化家庭應該設立居家圖書館,以供家人閱讀,培養家人讀書閱經的好習慣。以下提供各種書籍供大家參考:
1 圖書目錄
八大人覺經(安世高) 四十二章經(迦葉摩騰、竺法蘭)
佛遺教經(鸠摩羅什)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般若)
六度集經(康僧會) 百喻經(求那毘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鸠摩羅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
妙法蓮華經(鸠摩羅什) 維摩诘所說經(鸠摩羅什)
大方廣佛華嚴經(實叉難陀) 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八大人覺經講話(星雲)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話(法舫)
金剛經講話(竺摩) 金剛經講義(倓虛)
金剛經新疏(谛閑)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演培)
金剛經講義(江味農) 心經講義(倓虛)
般若心經講要(竺摩) 心經講義(南亭)
心經疏義(倓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斌宗)
般若經講記(印順) 般若心經思想史(東初)
法華經教釋(太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星雲)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演培) 維摩經講話(竺摩)
維摩诘經講義(月霞) 維摩诘所說經講記上、下(演培)
普賢行願品親聞記(慈舟) 普賢十大願講話(竺摩)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演培) 仁王護國經解(南亭)
阿彌陀經疏鈔(蓮池) 彌陀義疏撷錄(弘一)
阿彌陀經講要(竺摩)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斌宗)
藥師經講記(印順) 勝鬘經講記(印順)
地藏本願經講要(大醒) 寶積經講記(印順)
妙慧童女經講話(南亭) 大寶積妙慧童女經講記(演培)
優婆塞戒經講錄(太虛) 華嚴經講話(鎌田茂雄著 慈怡譯)
圓覺經講義(谛閑) 圓覺經自課(唐一玄)
十善業道經講話(南亭) 佛說孛經抄講話(南亭)
十二門論講話(慈航) 六祖壇經注釋(唐一玄)
大乘起信論新釋(豐子恺) 大乘起信論述記(慈舟)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白話版) 中觀論頌講記(印順)
唯識二十頌講記(演培) 八識規矩頌講記(演培)
唯識叁頌講記(方倫) 大乘起信論講記(方倫)
禅話淨話(方倫) 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話(南亭)
釋教叁字經講話(南亭) 教觀綱宗講記(谛閑)
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尊) 現觀莊嚴論略釋(法尊)
華嚴經感應略記(蓮池) 金剛經靈異(張少齊)
佛光山靈異錄(佛光山) 佛門異記 | (煮雲)
中國大藏經翻譯刻印史(道安) 中國大藏經雕刻史話(道安)
佛光大辭典(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佛教史年表(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釋迦牟尼佛傳(星雲) 十大弟子傳(星雲)
缁門崇行錄(蓮池) 玉琳國師(星雲)
曆代高僧故事(彭楚珩) 玄奘大師傳(圓香)
鸠摩羅什大師傳(宣建人) 法顯大師傳(陳白夜)
惠能大師傳(陳南燕) 蓮池大師傳(項冰如)
鑒真大師傳(傅傑) 寒山大師傳(薛家柱)
佛圖澄大師傳(葉斌) 智者大師傳(王仲堯)
憨山大師傳(項東) 慧遠大師傳(傳紹良)
善導大師傳(李利安) 臨濟大師傳(吳言生)
法藏大師傳(王仲堯) 紫柏大師傳(張國紅)
道安大師傳(龔隽) 義淨大師傳(王亞榮)
真谛大師傳(李利安) 寄禅大師傳(周維強)
僧肇大師傳(張強) 懷海大師傳(華鳳蘭)
曼殊大師傳(陳星) 金山活佛(煮雲)
皇帝與和尚(煮雲) 宗喀巴大師傳(法尊)
傳燈(符芝瑛) 薪火(符芝瑛)
人間情味|豐子恺傳(陳星) 紫柏尊者全集
蕅益大師全集 蓮池大師全集
憨山老人夢遊集 太虛大師全集
慈航法師全集 谛觀全集(演培)
楊仁山居士遺著 續明法師遺集
來果禅師語錄 來果禅師自行錄
影塵回憶錄(倓虛) 虛雲和尚年譜
太虛大師年譜(印順) 虛雲和尚法彙
星雲日記(星雲) 佛法概論(印順)
佛教叢書(星雲) 性空學探源(印順)
唯識學探源(印順) 佛學概論(蔣維喬)
相宗十講(慈航)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呂澄)
佛學研究十八篇(梁啓超) 佛教研究法(呂澄)
佛學今诠(張澄基) 成佛之道(印順)
學佛通論(續明) 佛教常識答問(趙樸初)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 中國佛教通史(鎌田茂雄)
中觀史論及其哲學(道安) 中日佛教交通史(東初)
中國佛教發展史(中村元) 中國佛教近代史(東初)
中印佛教交通史(東初) 淨土與禅(印順)
中國禅宗史(印順) 星雲禅話(星雲)
佛在人間(印順) 西藏佛教史(法尊)
禅學的黃金時代(吳經熊著 吳怡譯) 寒山詩
西藏與西藏佛教(法尊) 竹窗隨筆(蓮池)
禅關策進(蓮池) 了凡四訓(袁了凡)
淨土十要(蕅益)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法舫)
印光法師文鈔(印光) 佛教布教法(聖印)
八指頭陀詩集(寄禅) 菜根譚講話(聖印)
華嚴聯集(弘一) 正信的佛教(聖嚴)
佛教與人生(竺摩) 佛法是救世之光(印順)
等不等觀雜錄(楊仁山) 戴季陶先生佛學論集
青年的佛教(印順) 佛光世界(星雲)
什麼是佛法(張澄基) 星雲法語(星雲)
星雲說偈(星雲) 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的報告(尢智表)
佛法與科學(王小徐) 佛法與科學之比較闡釋(李一光)
佛法在原子時代(羅無虛) 向受過教育的人介紹佛教(李恒钺)
佛教科學觀(尢智表)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林世敏)
海天遊蹤(星雲) 無聲息的歌唱(星雲)
覺世論叢(星雲) 心甘情願(星雲)
皆大歡喜(星雲) 老二哲學(星雲)
我看美國人(慈容) 清涼歌集(弘一)
豐子恺的藝術世界(陳星) 護生畫集(豐子恺)
法相(慈莊) 萬壽日記(慈怡)
佛教故事大全(慈莊等) 佛教童話集(張慈蓮)
敬告佛子書(慈嘉) 百喻經圖畫說(佛光出版社)
童話漫畫叢書(佛光出版社) 覺世月刊
普門雜志
1 書籍保管注意事項:
防潮方法
密閉書櫃放幹燥劑(定期更換)。
使用除濕機。
開冷氣。
由以下二者控製溫度及濕度。
標准溫度 16度|20度
標准濕度 45%|50%
防蟲方法
注重環境衛生,以杜絕蒼蠅、螞蟻、蟑螂、老鼠。
控製溫、濕度||忽冷忽熱,對圖書危害很大;高溫、高濕易生蟲害。
可用"昆蟲相調查板"調查是否有蟲害的發生。
不同的蟲有不同的方法,可向廠商詳問內容。
密閉書櫃安放樟腦油或樟腦丸。
保護書籍方法
書籍的擺放地點|最好是空氣流通,避免高溫、高濕、陽光直射。
書籍的擺放方式|不宜太擁擠,不靠牆壁,能透風較好。
大本圖書平放于架上。
線裝書平放于架上,經濟許可可做函套保護。
世間上再多、再大的問題,都是源于人爲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困境,只有靠人類的自我覺醒。世間上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問題在于能不能得遇佛法,肯不肯依止佛法。
上來所說,從家庭教育、職業選擇、人際關系,到養生之道、養老之道、修行之道,可以說把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做了周全的規劃、安排,如果人人真能確實的以佛法爲指南,不僅個人能擁有一個健全的佛化人生,必然也能營造美滿幸福的佛化家庭,進而佛化社區、佛化社會,這就是人間淨土的實現。
《佛化家庭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