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光老和尚 開示叁十

  開示叁十

   生在這個社會,那就是這個社會所有的利益要貪求,所有的災難,也要分擔,我們哪,就是光想得利益,一點痛苦也不願意負擔,這個不行。現在社會上災難重重,多的很,社會上發明這些火車、汽車、飛機,我們也得到交通的利益,可是也吃了這個交通的虧,火車也會出事,汽車也會出事,爲了貪求這些利益,我們不免也要吃虧!

   古今我們這個佛教,叫我們出家人,不要貪社會上的便宜,貪了便宜啊,就要吃虧。你們大家到這裏來,都算有福報,有這個福報啊!你們都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象我這真是沒福報,受了一輩子罪,什麼都叫我趕上了!因爲造了這個業,你得受這個苦,文革之間,我在雲居山,看到好多出家人,有的被打死了,打死了兒個,逼迫跳井死了幾個,還有跳水跳河死的,還有抓去的,那爲什麼這個樣子呢?因爲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存在,也算是造了這個因果,要不造這個因果,哪會受這個報呢?文化大革命以前,是社會主義教育,你們更小知道,教育之後又反封建,反迷信,要弄住和尚,但是他是這樣的,打擊的對象是住持長老,象虛老和尚就是打擊的對象,老和尚也是個右派,右派要鬥,後來說是年紀大了,沒鬥他,就把他管製起來,這我都在那裏,人家老和尚是過來的人,人家可不在這裏用心用意,人家不管這個,隨便!

   佛法在世界上存在,世界上有災有難,我們也要跟著受災受難。象高旻寺,解放了,來果老和尚他很怕,他走了,他不管高旻寺了,他跑哪兒了,他跑到上海一個什麼靜七茅蓬,到後來他圓寂也圓寂在那兒。他一走,有個和尚叫智東首座,是溫州人,他在那裏住的年代可不少了。一解放就成立一個農會,專門弄這個,說什麼,高旻寺是一個大寺廟,裏面的金子、銀子也不曉得有多少!後來地方政府就到高旻寺找來果老和尚,來果和尚沒有在,就把這個首座和尚弄住了,拉到那下邊村莊,說:方丈和尚不在,這都在你身上啊,高旻寺有多少金子,有多少銀子,這你知道,你拿出來!他說:我不知道。說:那不行,你一定會知道!叫拿出來,他沒有他拿啥呢?沒有嘛!那就是不客氣,就吊起來,打呀!吊起來,人家首座修行好啊,就跟虛老和尚差不多,即入那伽大定.這個那伽大定就跟舍利弗入了金剛大定,鬼打不了,打也不知道,這智首座可能有這個本事,一部分年青人拿著棒子打來打去,就跟打被套一樣,怎麼打他也是那個樣子,打了之後,就怕他死在哪兒名聲不好,說是把老和尚打死了,就把他弄回高旻寺,回去他一點事也沒有,說:您老人家吃這麼大苦頭!他說:不知道!打那麼厲害都不知道!

   佛教假若要是見了性的人,一切痛苦都沒了,沒有障礙,死去生來沒障礙,有病無病沒障礙,就是被別人掌刀砍,也沒有障礙,此界他方沒障礙,說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這麼遠,沒有障礙!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兒呢?也就在這,禅堂裏也在,禅堂外也在,此世界他世界也在,因爲是法界藏身。《華嚴經》二十層華藏世界海,這一層就是百億日月,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在十叁層華藏世界,這無量諸佛都是一身,十方諸如來,不一亦不異。我們的方向就往這兒去,要學習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要學習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沒有障礙,虛老和尚沒有障礙了,因爲他見了性,見性之人,他這個自性等虛空界,不障礙一切,萬事萬物哪一樣不在虛空中存在?雖然在虛空中存在,虛空沒有障礙,萬物屬于生滅,虛空不屬于生滅,見了性的人,不屬于生滅,可是仍在生滅之中度衆生。阿彌陀佛法界藏身,不屬于生滅,今天如是,明天還如是,世尊就是用一切生滅法來度我們這個生滅。我們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大慈悲,我們自性也是大慈悲,念觀音菩薩能把我們自性本具的大慈悲引發出來,這樣就是佛法,要不這樣就不是。很簡單,很容易學,很容易做,這世間一切事都不容易做,唯有這成佛最容易,你只要不在生滅之中不就是佛法了嗎?佛法就是一個不生不滅法,因爲我們一念不覺,有染心,有貪心,有愛心,就把我們自性的不生不滅法蓋覆了,說我們出家修行,持戒坐禅,學習佛法,這些雖然是生滅,究竟達到不生不滅,我們就是這個樣,這千佛萬佛出世,都是這個法,沒有二法,認識這個呀,就好修行了,你不要分別這個,分別那個、你自性的本體就是個佛,就是你有染心愛心。《楞嚴經》上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我們把這習氣毛病除盡了,如如是佛,到哪兒找啊?極樂世界在我們清淨心中,走,走到哪一天?那麼遠!清淨心、自性本體即是極樂世界,這是理上。事上來說,確確實實有個極樂世界,你得相信,要用自己的智慧,信心、願心生極樂世界,十萬億土不離當下一念!說阿彌陀佛他有法界藏身,我們也有法界藏身,我們就是染心、愛心沒去,我們的染愛,貪心、執著心去了,我們也是法界藏身,相信這個就是信佛,不相信這個就不是的!不是光用嘴說說,你把那經讀吧,讀過背也不行!佛說阿難,你曠劫以來,讀誦叁藏十二部,不如一日修無漏業,什麼是無漏業呀?現在就是看話頭,話頭不屬于生滅,這就是無漏業。

   例如我們修行,背著一捆幹草,這幹草見火就著。什麼是火?就是欲火呀!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烈火,我們背這捆幹草,這是習氣,習氣見火就著。爲什麼佛製這麼多戒律?修這麼多苦行?都是避免這個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這財色名利它往地獄那邊紮根子啊!戒定慧叁無漏學,這叫菩提根,你紮了這個根子,有朝一日會成佛,你紮了這個五欲根,有朝一日會下地獄,這是直來直去。修行在平常之中,不要貪名,不要貪利,不要貪色貪則,假若這些事不去,想修行那也是個白!我們背井離鄉,割愛辭親,就是避免這個,這個親愛就是五欲,凡是我們想了生死,想修行,一定要離開恩愛,你恩愛不離呀,道業難成!

   既然是道場裏邊准許我們出家,准許受戒,那得說明自,那就是斷欲去愛,這叁壇大戒要具足,才說了生死,才說得受益,道場要成就了生死、成佛道,道場就是成就這個的,既然自己發心了生死,那就得認真幹,自己不下決心成就自己,道場怎麼樣成就也起不了作用。有些菩薩從外省來,到這就問問:這裏吃的怎麼樣?這裏一個月有多少錢?這裏房單怎麼樣?問這作啥!這就是想享受,不願意修行了,象這種人哪,你就到那錢多的地方你好快活吧。這裏不管你怎麼樣,說是菩薩戒、比丘戒守不住,沙彌戒你要守住,你守不住你就到那方便地方去,一人如是,衆多亦然,就是這個樣!一個人多好參禅哪,這個禅堂一個人也好坐也好跑,人多也行,人少也行,修行不在乎人多少,在乎修行!道場嘛,一定要做到成就,有飯吃,多多少少還得有幾個零錢花,沒有零錢怎麼能行呢?你象有些地方一個月多少錢多少錢,你成就那個作什麼呢!

   舊社會我在南華寺住過幾天,虛老和尚在那傳戒,老和尚他不准夜晚吃飯,他那裏打禅七,碗筷不准進禅堂,下午下了晚殿,他在大寮裏坐著,他坐大寮裏作什麼?那時修房子的工人在常住吃飯,大寮給他們單獨做點飯菜吃,他就是坐那裏看著,看誰敢去吃,你看,他一百多歲了,那樣子成就!因爲這是個製度,誰叫你受了這個戒呢?你受戒不是說嗎?是你師父要你來啊還是你自己要來啊?你要是說是我師父要我來的,噢,你師父不叫你來你還不來呀!打一頓。你要是說我自己來的,你師父沒有叫你來你就來呀?也打一頓。現在可能不搞這個了,可能也搞不通了,在我舊社會受戒的時候是這個樣,打不是用香板打,用柳條子,打什麼地方?打頭!現在爲什麼不打了?接受不了啦,我來受戒,我得了戒牒我到外邊方便,不是爲了我要修行,我要了生死,現在是這個樣子了。我出家的時候,受了戒,自己到哪兒去都要背個被窩,不背被窩不挂單,挂單嘛,挂單得有被窩,沒有被窩不挂單,這現在到哪兒去提個小包包,有兩件換洗的衣服就去了,這樣子也方便些,這個社會也湊來了,到處通火車,通汽車,好多青年有了錢還不願意坐火車,坐什麼?坐飛機,飛機來的快,就這幾十年啊,你看他變的!本來佛法有什麼變呢?我們跟著佛祖的言教,勤修戒定慧叁無漏學,安心辦道修行,就行了。

   夏天是有些方便,可也不是你們這樣搞啊,這樣搞不行。禅堂裏邊打下站板,這首座,班首師父要講開示,你都得進來,不進來馬上遷單,這是個製度。說那什麼時間到外面坐呢?不說你們也不知道,跑香還是在禅堂裏跑,禅堂班首師父講開示你得進來聽 不聽不行,講了開示催板,打下站板,大家挂腿子坐,止了靜,輕輕的到外邊坐,開了靜,禅堂裏跑香進來跑,真正的禅堂,班首師父講開示他是四枝香,那不是你坐了養息香就走了,那不行,是這個樣,是個什麼樣就是個什麼樣!夏天這個方便,以前禅堂裏都有,後來到雲居山,可是也沒誰知道了,慧靜老和尚,慧通老和尚,說起來他們都算是宗門下的人,我在雲居山,文化大革命之後,全都搞光了,說是既然還允許佛教海在,我們這個禅堂規矩是不是還要立起來?後來說還要立起來。要按說中國的禅宗啊,是最正確!佛教的各個宗派都有製度,都講修行,各宗的修持最詳細、最細致的就是禅宗!你還要知道,這個各宗,不管是教下,還是淨土、密宗,他來弘揚禅宗不行,這禅宗的人哪,要弘揚哪一宗都可以!你象永明延壽禅師是禅宗法眼宗,他弘揚淨土,象那杜順和尚都是開悟的,見了理的,他弘揚五教,那慧文、慧思、智者大師都是發明心地,他這些人不管弘揚哪一教都行。禅宗的製度跟其他的不一樣,其他的這些製度到禅宗裏有點弄不了,禅宗的製度到任何哪個宗都可以,坐禅嘛,你不管哪一部經,都合乎禅宗!

   禅宗到後來,看這些人的根機差了,就立了好多製度來約束,堂裏…

《體光老和尚 開示叁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