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公道日,去去必穿楊。
《全唐詩·卷831_45》
【聞新蟬寄桂雍】
新蟬終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雜,故人聞不聞。
卷簾花動月,冥目砌生雲。
終共謝時去,西山鸾鶴群。
《全唐詩·卷831_46》
【寄懷楚和尚二首】
吾師師子兒,而複貌瑰奇。
何得文明代,不爲王者師。
鐵盂湯雪早,石炭煮茶遲。
謾有參尋意,因循到亂時。
跳踯諸峰險,回翔萬裏空。
爭將金鎖鎖,那把玉籠籠。
印缺香崩火,窗疏蠍吃風。
永懷今已矣,吟坐雪濛濛。
《全唐詩·卷831_47》
【和韋相公話婺州陳事】
昔事堪惆怅,談玄愛白牛。
千場花下醉,一片夢中遊。
耕避初平石,燒殘沈約樓。
無因更重到,且副濟川舟。
《全唐詩·卷831_48》
【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十萬裏到此,辛勤讵可論。
唯雲吾上祖,見買給孤園。
一月行沙碛,叁更到鐵門。
白頭鄉思在,回首一銷魂。
雪嶺頂危坐,乾坤四顧低。
河橫于阗北,日落月支西。
水石香多白,猿猱老不啼。
空馀忍辱草,相對色萋萋。
遠禮清涼寺,尋真似善才。
身心無所得,日月不將來。
白疊還圖象,滄溟亦泛杯。
唐人亦何幸,處處覺花開。
塗足油應盡,幹陀帔半隳。
辟支迦狀貌,刹利帝家兒。
結印魔應哭,遊心聖不知。
深嗟頭已白,不得遠相隨。
送迎經幾國,多化帝王心。
電激青蓮目,環垂紫磨金。
眉根霜入細,梵夾蠹難侵。
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尋。
《全唐詩·卷832_1》
【經普化禅師影院】
大一今何處,登堂似昔時。
曾蒙金印印,得異野幹兒。
影束龍神在,門荒桐竹衰。
誰雲續僧史,別位著吾師。
《全唐詩·卷832_2》
【秋寄李頻使君二首】
爲郎須塞诏,當路亦驅驅。
貴不因人得,清還似句無。
燒煙連野白,山藥拶階枯。
想得征黃诏,如今已在途。
務簡趣難陪,清吟共綠苔。
葉和秋蟻落,僧帶野香來。
留客朝嘗酒,憂民夜畫灰。
終期冒風雪,江上見宗雷。
《全唐詩·卷832_3》
【上東林和尚】
讓紫歸青壁,高名四海聞。
雖然無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只傳伊字,詩多笑碧雲。
應憐門下客,馀力亦爲文。
《全唐詩·卷832_4》
【江邊道士】
獨住大江濱,不知何代人。
藥垆生紫氣,肌肉似紅銀。
酒酽竹屋爛,符收山鬼仁。
何妨將我去,一看武陵春。
《全唐詩·卷832_5》
【送僧之湖外】
去旨趣非常,春風爾莫狂。
惟擎一鐵缽,舊亦講金剛。
午飯孤煙裏,宵禅大石旁。
羨師終不及,湘浪渌茫茫。
《全唐詩·卷832_6》
【懷謬獨一】
常憶蘭陵子,瑰奇皴渴才。
思還如我苦,時不爲伊來。
嶽霞猱擲雪,湖月浪翻杯。
未聞沾寸祿,此事亦堪哀。
《全唐詩·卷832_7》
【送廬山衲僧】
飛錫下崆[山*兇],清高世少雙。
凍天方篩雪,別我去何邦。
燒繞赤烏亥,雲漫白蚌江。
路人爭得識,空仰鬓眉龐。
《全唐詩·卷832_8》
【寄西山胡汾、吳樵】
帶經鋤隴者,何止手胼胝。
覓句句句好,慚予筋力衰。
雲塠臨案冷,鹿隊過門遲。
相憶空回首,江頭日暮時。
《全唐詩·卷832_9》
【休糧僧】
不食更何憂,自由中自由。
身輕嫌衲重,天旱爲民愁。
應器誰將去,生臺蟻不遊。
會須傳此術,相共老山丘。
《全唐詩·卷832_10》
【送杜使君朝觐】
借寇借不得,清聲徹帝聰。
坐來千裏泰,歸去一囊空。
遺愛封疆熟,扳轅草木同。
路遙山不少,江靜思無窮。
花舸沖煙濕,朱衣照浪紅。
援毫兩岸曉,欹枕滿旗風。
道罕將人合,心難與聖通。
從茲林下客,應許代天功。(許字補自《禅月集·卷十四》)
《全唐詩·卷832_11》
【送人之嶺外】
見說還南去,迢迢有侶無。
時危須早轉,親老莫他圖。
小店蛇羹黑,空山象糞枯。
叁闾遺廟在,爲我一嗚呼。
《全唐詩·卷832_12》
【題弘式和尚院兼呈杜使君】
二雅兼二密,愔愔只自怡。
臘高雲屐朽,貌古畫師疑。
塹蟻緣金錫,垆煙惹雪眉。
仍聞有新作,只是寄相思。
《全唐詩·卷832_13》
【湖頭別墅叁首】
梨栗鳥啾啾,高歌若自由。
人誰知此意,舊業在湖頭。
饑鼠掀菱殼,新蟬避栗皺。
不知江海上,戈甲幾時休。
桑柘參桐竹,陰陰一徑苔。
更無他事出,只有衲僧來。
塹蟻爭生食,窗經卷燒灰。
可憐門外路,日日起塵埃。
南北如仙境,東西似畫圖。
園飛青啄木,檐挂白蜘蛛。
鄰叟教修廢,牛童與納租。
寄言來往客,不用問榮枯。
《全唐詩·卷832_14》
【叁峽聞猿】
曆曆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裏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全唐詩·卷832_15》
【聞知聞赴成都辟請】
文翁還化蜀,帟幕列鹓鸾。
飲水臨人易,燒山覓士難。
錦機花正合,棕蕈火初幹。
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全唐詩·卷832_16》
【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
儀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
學徒梧有鳳,律藏目無牛。
茗滑香黏齒,鍾清雪滴樓。
還須結西社,來往悉諸侯。
《全唐詩·卷832_17》
【秋末長興寺作】
荒寺古江濱,莓苔地絕塵。
長廊飛亂葉,寒雨更無人。
栗不和皺落,僧多到骨貧。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誰親。
《全唐詩·卷832_18》
【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
罷郡歸侵夏,仍聞靈隱居。
僧房謝脁語,寺額葛洪書。
月樹獮猴睡,山池菡萏疏。
吾皇愛清靜,莫便結吾廬。
《全唐詩·卷832_19》
【送人歸夏口】
雁雁葉紛紛,行人豈易聞。
千山與萬水,何處更逢君。
貌不長如玉,人生只似雲。
倘經叁祖寺,一爲禮龛墳。
《全唐詩·卷832_20》
【送新羅僧歸本國】
忘身求至教,求得卻東歸。
離岸乘空去,終年無所依。
月沖陰火出,帆拶大鵬飛。
想得還鄉後,多應著紫衣。
《全唐詩·卷832_21》
【避寇入銀山】
草草穿銀峽,崎岖路未谙。
傍山爲店戍,永日繞溪潭。
燒地生芚蕨,人家煮僞蠶。
翻如歸舊隱,步步入煙岚。
《全唐詩·卷832_22》
【聞友人駕前及第】
見心知命好,一別隔煙波。
世亂無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隨銮辂轉,莫戀蜀山多。
必貢安時策,忠言奈爾何。
《全唐詩·卷832_23》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浙右)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
聖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
辛苦蘇氓俗,端貞答盛朝。
氣高吞海嶽,貧甚似漁樵。
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
清須遭貴遇,隱已被誰招。
栗塢修禅寺,仙香寄石橋。
風雷巡稼穑,魚鳥合歌謠。
視事私終殺,憂民態亦凋。
道高無不及,恩甚固難消。
大寇山難隔,孤城數合燒。
烽煙終日起,湯沐用心燋。
勇義排千陣,誅鋤擬一朝。
誓盟違日月,旌旆過寒潮。
古驿江雲入,荒宮海雨飄。
仙松添瘦碧,天骥減豐膘。
似在陳兼衛,終爲宋與姚。
已觀雲似鹿,即報首皆枭。
盡願回清鏡,重希在此條。
應憐千萬戶,禱祝向唐堯。
《全唐詩·卷832_24》
【送崔尚書朝觐】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與申。
一麾歌政正,叁相賀仁人。
叵似盧懷慎,全如邵信臣。
澄渟消宿蠹,煦愛劇陽春。
對客煙花拆,焚香渥澤新。
征黃還有自,挽鄧住無因。
峽水全輸潔,巫娥卻訝神。
宋均顔未老,劉寵骨應貧。
大醉辭王翦,含香望紫宸。
叁峰初有雪,萬裏正無塵。
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
終期仙掌下,香火一相親。
《全唐詩·卷832_25》
【寒夜有懷同志】
永夜殊不寐,懷君正寂寥。
疏鍾寒遍郭,微雪靜鳴條。
南省雁孤下,西林鶴屢招。
終當謝時去,與子住山椒。
《全唐詩·卷832_26》
【寄新定桂雍】
獨自住烏龍,應憐是衲僧。
句須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塢濕雲埋觀,溪寒月照罾。
相思不可見,江上立騰騰。
《全唐詩·卷832_27》
【贈靈鹫山道潤禅師院】
常恨煙波隔,聞名二十年。
結爲清氣引,來到法堂前。
薪拾紛紛葉,茶烹滴滴泉。
莫嫌來又去,天道本泠然。
《全唐詩·卷832_28》
【幹霄亭晚望懷王棨侍郎】
霜打汀島赤,孤煙生池塘。
清吟倚大樹,瑤草何馨香。
久別青雲士,常思白石房。
誰能共歸去,流水似鳴珰。
《全唐詩·卷832_29》
【海邊見羅邺】
清世詩聲出,誰人得似君。
命通須有日,天未喪斯文。
楚木寒連寺,修江碧入雲。
相思喜相見,庭葉正紛紛。
《全唐詩·卷832_30》
【送僧之東都】
之子之東洛,囊中有偈新。
紅塵誰不入,獨鶴自難親。
定鼎門連嶽,黃河凍過春。
憑師將遠意,說似社中人。
《全唐詩·卷832_31》
【送于兢補阙赴京】
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
得句下雪嶽,送君登玉墀。
冷驚蟬韻斷,涼觸火雲隳。
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
…
《貫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