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貫休▪P15

  ..續本文上一頁蘆花滿舍間。

  《全唐詩·卷835_22》

  【大蜀皇帝潛龍日述聖德詩五首】

  嶽渎殊祥日月精,入堯金鏡佐休明。

  衣嚴黼黻皇恩重,劍折芙蓉紫氣橫。

  玉甃金湯山嶽峻,花藏臺榭管弦清。

  已聞圖上淩煙閣,寵渥穹窿玉不名。

  扶持社稷似齊桓,百萬雄師貴可觀。

  神智發中真莫測,貢輸天下學應難,

  風清鼙角山河壯,劍肅神龍草木寒。

  堪羨蜀民恒有福,太平時節一般般

  。

  珠履叁千侍玉除,宮花飄錦早莺初。

  雖然周孔心相似,其奈龔黃政不如。

  浩浩歌謠聞禁掖,重重襦袴滿樵漁。

  若論朝野艱難日,第一之功美有馀。

  紫髯青眼代天才,韓白孫吳稍可陪。

  只見赤心堯日下,豈知真氣梵天來。

  聽經瑞雪時時落,登塔天花步步開。

  盡祝莊椿同壽考,人間歲月豈能催。

  丈夫勳業正乾坤,麟鳳龜龍盡在門。

  西伯最憐耕讓畔,曹參空愛酒盈樽。

  心慈爲受金仙囑,發白緣酬玉砌恩。

  從此于門轉高大,可憐子子與孫孫。

  《全唐詩·卷835_23》

  【陳情獻蜀皇帝】

  河北江東處處災,唯聞全蜀勿塵埃。

  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奈菀幽棲多勝景,巴歈陳貢愧非才。

  自慚林薮龍鍾者,亦得親登郭隗臺。

  《全唐詩·卷835_24》

  【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

  上玄大帝降坤維,箕尾爲臣副聖期。

  豈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時。

  文經武緯包叁古,日角龍顔遏四夷。

  今日降神天上會,願將天福比須彌。

  異香滴露降紛紛,紫電環樞照禁門。

  先冠百王臨億兆,後稱十號震乾坤。

  羲軒之道方爲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今以謏才歌睿德,猶如飲海妙難論。

  茂祉遐宣勝事並,薰風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歸王化,一統那能計聖情。

  合合鼓鍾膏雨滴,峨峨宮阙瑞煙橫。

  西逾昆嶽東連海,誰不梯山賀聖明。

  遠人玉帛盡來歸,及物天慈物物肥。

  春力遍時皆甲拆,王言聞者盡光輝。

  家家錦繡香醪熟,處處笙歌乳燕飛。

  爲報蜀皇勤禱祝,聖明天子古今稀。

  積劫修來似煉金,爲皇爲帝萬靈欽。

  能當濁世爲清世,始見君心是佛心。

  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蠻朝騎日駸駸。

  今朝獻壽將何比,願似莊椿一萬尋。

  《全唐詩·卷835_25》

  【對雪寄新定馮使君二首】

  仙掌空思歸未能,焚香冥目對殘燈。

  豈知瑞雪千山合,空覺春寒半夜增。

  翳月素雲埋粉堞,堆巢孤鶴下金繩。

  因思太守憂民切,吟對瓊枝喜不勝。

  政化由來通上靈,豐年祥瑞滿窗明。

  氣嚴坐久燈凝焰,片大更深屋作聲。

  飄掩煙霞何處去,欹斜杉竹向簾傾。

  雪林中客雖無事,還有新詩半夜成。

  《全唐詩·卷835_26》

  【送劉相公朝觐二首】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標百辟師。

  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幾生知。

  久交玉帳雖難別,須佐金輪去已遲。

  唯杜荊州最惆怅,柳門回首落花時。

  急征只是再登庸,生意人心萬國同。

  燮理久征殷傅說,譚真欲過李玄通。

  程穿岘首春光老,馬速商於曙色紅。

  從此龍顔又應瘦,寰瀛俱荷代天功。

  《全唐詩·卷835_27》

  【避寇遊成福山院】

  成福僧留不擬歸,猕猴菌嫩豆苗肌。

  那堪蠶月偏多雨,況複衢城未解圍。

  翠擁槿籬泉亂入,雲開花島雉雙飛。

  堪嗟大似悠悠者,只向詩中話息機。

  《全唐詩·卷835_28》

  【別李常侍】

  楚水和煙海浪通,又擎杯錫去山東。

  道情雖擬攀孤鶴,詩業那堪至遠公。

  夢入深雲香雨滴,吟搜殘雪石林空。

  朱門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萬裏風。

  《全唐詩·卷835_29》

  【送鄭閣赴閩辟】

  便便書腹德無鄰,健筆從知又入閩。

  鹦鹉才須歸紫禁,真珠履不稱清貧。

  武夷山夾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樹春。

  從此應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閑人。

  《全唐詩·卷835_30》

  【寄信州張使君】

  水壇柽殿地含煙,領鶴行吟積翠間。

  數閣涼飔終日去,滿懷明月上方還。

  時來自有鹓鸾識,道在從如草木閑。

  唯羨靈溪賢太守,一麾清坐似深山。

  《全唐詩·卷835_31》

  【春末寄周琏】

  暮角含風雨氣曛,寂寥莓翠上衣巾。

  道情不向莺花薄,詩意自如天地春。

  夢入亂峰仍履雪,吟看芳草只思人。

  手中孤桂月中在,來聽泉聲莫厭頻。

  《全唐詩·卷835_32》

  【讀《吳越春秋》】

  猶來吳越盡須慚,背德違盟又信讒。

  宰嚭一言終殺伍,大夫七事只須叁。

  功成獻壽歌飄雪,誰愛扁舟水似藍。

  今日雄圖又何在,野花香徑鳥喃喃。

  《全唐詩·卷835_33》

  【春遊靈泉寺】

  水蹴危梁翠擁沙,鍾聲微徑入深花。

  嘴紅澗鳥啼芳草,頭白山僧自扞茶。

  松色摧殘遭賊火,水聲幽咽落人家。

  因尋古迹空惆怅,滿袖香風白日斜。

  《全唐詩·卷835_34》

  【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小謝清高大謝才,聖君令泰此方來。

  一從到後常無事,鈴閣公庭滿綠苔。

  紅錦帳中歌白雪,烏皮幾畔撫青英。

  不知何物爲心地,賽卻澄江徹底清。

  誰報田中有黑蟲,一家齋戒減仙容。

  分憂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

  憂民心切出沖炎,禾稼如雲喜氣兼。

  林下閑人亦何幸,也隨旌旆到銀尖。

  方恐獄中桃樹出,忽聞枯木卻生煙。

  褚祥爲郡曾如此,卻恐當時是偶然。

  枯骨縱橫遍水湄,盡收爲冢碧參差。

  分明爲報精靈輩,好送旌旗到鳳池。

  舍魯依劉一片雲,好風吹去遠纖塵。

  猶期明月清風夜,來作西園第八人。

  《全唐詩·卷835_35》

  【春】

  自來自去動洪爐,無象無私無處無。

  回雁不多消氣力,染花應最費工夫。

  溟濛便恨豪家惜,濃暖深爲政筆驅。

  莫訝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榮枯。

  《全唐詩·卷836_1》

  【聞迎真身】

  四海無波八表臣,恭聞今歲禮真身。

  七重鎖未開金鑰,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鳳樓臺飄瑞雪,岐陽草木亞香塵。

  可憐優缽羅花樹,叁十年來一度春。

  《全唐詩·卷836_2》

  【灞陵戰叟】

  劍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與恨長。

  官竟不封右校尉,鬥曾生挾左賢王。

  尋班超傳空垂淚,讀李陵書更斷腸。

  今日灞陵陵畔見,春風花霧共茫茫。

  《全唐詩·卷836_3》

  【遇道者】

  鶴骨松筋風貌殊,不言名姓絕榮枯。

  尋常藜杖九衢裏,莫是商山一皓無。

  身帶煙霞遊汗漫,藥兼神鬼在葫蘆。

  只應張果支公輩,時複相逢醉海隅。

  《全唐詩·卷836_4》

  【贈鍾陵陳處士】

  否極方生社稷才,唯譚帝道鄙梯媒。

  高吟千首精怪動,長嘯一聲天地開。

  湖上獨居多草木,山前頻醉過風雷。

  吾皇仄席求賢久,莫待征書兩度來。

  《全唐詩·卷836_5》

  【懷鄰叟】

  常思東溪龐眉翁,是非不解兩頰紅。

  桔槔打水聲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

  鷗鴨靜遊深竹裏,兒孫多在好花中。

  千門萬戶皆車馬,誰愛如斯太古風。

  《全唐詩·卷836_6》

  【贈軒轅先生】

  曾親文景上金銮,語共容城語一般。

  久向紅霞居不出,若非清世見應難。

  滿爐藥熟分仙盡,幾局棋終看海幹。

  略問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劉安。

  《全唐詩·卷836_7》

  【偶作因懷山中道侶】

  是是非非竟不真,桃花流水送青春。

  姓劉姓項今何在,爭利爭名愁殺人。

  必竟輸他常寂默,只應贏得苦沈淪。

  深雲道者相思否,歸去來兮湘水濱。

  《全唐詩·卷836_8》

  【送新羅人及第歸】

  捧桂香和紫禁煙,遠鄉程徹巨鳌邊。

  莫言挂席飛連夜,見說無風即數年。

  衣上日光真是火,島旁魚骨大于船。

  到鄉必遇來王使,與作唐書寄一篇。

  《全唐詩·卷836_9》

  【送新羅衲僧】

  扶桑枝西真氣奇,古人呼爲師子兒。

  六環金錫輕擺撼,萬仞雪峤空參差。

  枕上已無鄉國夢,囊中猶挈石頭碑。

  多慚不便隨高步,正是風清無事時。

  《全唐詩·卷836_10》

  【春晚桐江上閑望作】

  江上車聲落日催,紛紛擾擾起紅埃。

  更無人望青山立,空有帆沖夜色來。

  沙鳥似雲鍾外去,汀花如火雨中開。

  可憐潇灑鸱夷子,散發扁舟去不回。

  《全唐詩·卷836_11》

  【商山道者】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

  多傍松風梳綠發,只燒崖藥點黃金。

  澄潭龍氣來萦砌,月冷星精下聽琴。

  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全唐詩·卷836_12》

  【聞許棠及第因寄桂雍】

  時清道合出塵埃,清苦爲詩不仗媒。

  今日桂枝平折得,幾年春色並將來。

  勢扶九萬風初極,名到叁山花正開。

  更有平人居蟄屋,還應爲作一聲雷。

  《全唐詩·卷836_13》

  【瀔江秋居作】

  無事相關性自摅,庭前拾葉等閑書。

  青山萬裏竟不足,好竹數竿涼有馀。

  近看老經加澹泊,欲歸少室複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鏡,終養琴高赤鯉魚。

  《全唐詩·卷836_14》

  【上缙雲段使君】

  清畏人知人盡知,缙雲叁載得宣尼。

  活民刀尺雖無象,出世文章豈有師。

  術氣芝香粘甕榼,雲痕翠點滿旌旗。

  今朝暫到金臺上,頗覺心如太古時。

  《全唐詩·卷836_15》

  【春末蘭溪道中作】

  山花零落紅與绯,汀煙濛茸江水肥。

  人擔犁鋤細雨歇,路入桑柘斜陽微。

  深喜東州雲寇去,不知西狩幾時歸。

  清平時節何時是,轉覺人心與道違。

  《全唐詩·卷836_1…

《貫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齊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