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6》
【野居偶作】
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須須占好煙霞。
無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
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
《全唐詩·卷836_17》
【再遊東林寺作五首】
臺殿參差聳瑞煙,桂花飄雪水潺潺。
莫疑遠去無消息,七萬馀年始半年。
桓玄舊辇殘雲濕,耶舍孤墳落照遲。
有個山僧倚松睡,恐人來取白猿兒。
玉像珠龛香陣橫,錦霞多傍石牆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花裏唯聞鸠鳥聲。
愛陶長官醉兀兀,送陸道士行遲遲。
買酒過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師如斯。
白薝蔔花露滴滴,紅苾刍草香濛濛。
田地更無塵一點,是何人合住其中。
《全唐詩·卷836_18》
【題蘭江言上人院二首】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業還欺習彥威。
手把新詩說山夢,石橋天柱雪霏霏。
只是危吟坐翠層,門前岐路自崩騰。
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
《全唐詩·卷836_19》
【中秋十五夜月】
噀雪噴霜滿碧虛,王孫公子玩相呼。
從來天匠爲輪足,自是人心此夜馀。
靜入萬家危露滴,清埋衆象叫鴻孤。
坐來惟覺情無極,何況叁湘與五湖。
《全唐詩·卷836_20》
【鹭鸶有懷】(前東陽王慥使君養一鹭鸶名瑤花)
粉魄霜華爲爾枯,鴛鴦相伴更堪圖。
愛來沙島遺銀屋,終作金籠養雪雛。
棲宿必多清濑夢,品流還次白猿徒。
今朝不覺頻回首,曾伴瑤花近玉壺。
《全唐詩·卷836_21》
【東陽罹亂後懷王慥使君五首】
昨來只對漢諸侯,勝事消磨不自由。
裂地鼓鼙軍羽急,連天烽火陣雲秋。
砍毛淬劍雖無數,歃血爲盟不到頭。
誰爲今朝奉明主,使君司戶在隋州。
只報精兵過大河,東西南北殺人多。
可憐白日渾如此,來似蝗蟲爭奈何。
天意豈應容版亂,人心都改太凋訛。
不勝惆怅還惆怅,一曲東風月胯歌。
爲郡無如王使君,一家清冷似雲根。
貨財不入崔洪口,俎豆嘗聞夫子言。
須發坐成叁載雪,黎氓空負二天恩。
不堪西望西風起,縱火昆侖誰爲論。
魄懾魂飛骨亦銷,此魂此魄亦難招。
黃金白玉家家盡,繡闼雕甍處處燒。
驚動乾坤常黯慘,深藏山嶽亦傾搖。
恭聞國有英雄將,擬把何心答聖朝。
不是龔黃覆育才,即須清苦遠塵埃。
無人與奏吾皇去,致亂唯因酷吏來。
刳剝生靈爲事業,巧通豪谮作梯媒。
令人轉憶王夫子,一片真風去不回。
《全唐詩·卷836_22》
【秋夜懷嵩少因寄洛中舊知】
爐爇旃檀不稱貧,霏霏玉露濕禅巾。
紫金地上叁更月,紅藕香中一病身。
少室少年偏入夢,多時多事去無因。
如今憔悴頭成雪,空想嵯峨羨故人。
《全唐詩·卷836_23》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叁首】
一到毗陵心更勞,冷吟閑步擁雲袍。
豈緣思妙塵埃少,自是風清物態高。
野色疏黃連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橋。
終須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間好羽毛。
常憶雙溪八詠前,講詩論道接清賢。
文欺白鳳真難及,藥撚紅蕖豈偶然。
花濕瑞煙粘玉磬,簾垂幽鳥啄苔錢。
自憐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風二十年。
殷雷車雨滴階聲,寂寞焚香獨閉扃。(殷字補自《禅月集·卷二十二》)
錦繡文章無路達,袴襦歌詠隔牆聽。
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靈。
《全唐詩·卷836_24》
【秋末寄上桐江馮使君】
山東山色勝諸山,謝守清高不可攀。
薄俗盡于言下泰,苦心唯到醉中閑。
香凝錦帳抄書後,月轉棠陰送客還。
野客沾恩歸未得,蕭蕭霜葉滿柴關。
《全唐詩·卷836_25》
【禅師】
擊鼓求亡益是非,木中生火更何爲。
吾師別是醍醐味,不是知心人不知。
《全唐詩·卷836_26》
【道士】
花島相逢滿袖雲,藉花論道過金巾。
騰騰又入仙山去,只恐是青城丈人。
《全唐詩·卷836_27》
【風琴】
至境心爲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風。
寥寥雙耳更深後,如在缑山明月中。
《全唐詩·卷836_28》
【庭橘】
蟻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緣松樹稱君子,肯便甘人喚木奴。
《全唐詩·卷836_29》
【落花】
蝶醉蜂癡一簇香,繡葩紅蒂墮殘芳。
因嗟好德人難得,公子王孫盡斷腸。
《全唐詩·卷836_30》
【孤雲】
將比鹭鸶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
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全唐詩·卷836_31》
【苦吟】
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氣入肌膚。
因知好句勝金玉,心極神勞特地無。
《全唐詩·卷836_32》
【古戰處】
鬼氣蒼黃棘葉紅,昔時人血此時風。
相憐極目無疆地,曾落將軍一陣中。
《全唐詩·卷836_33》
【偶然作】
蟬聲引出石中蛩,寂寞門扃葉數重。
誰道思山心不切,等閑盡出兩叁峰。
《全唐詩·卷836_34》
【招友人宿】
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一泓秋水一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
《全唐詩·卷836_35》
【山居詩二十四首】
休話喧嘩事事難,山翁只合住深山。
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
綠圃空階雲冉冉,異禽靈草水潺潺。
無人與向群儒說,岩桂枝高亦好扳。
難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頭。
叁間茆屋無人到,十裏松陰獨自遊。
明月清風宗炳社,夕陽秋色庾公樓。
修心未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
好鳥聲長睡眼開,好茶擎乳坐莓苔。
不聞榮辱成番盡,只見熊罴作隊來。
詩裏從前欺白雪,道情終遣似嬰孩。
由來此事知音少,不是真風去不回。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裏日空斜。
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雲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
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鞭後從他素發兼,湧清奔碧冷侵簾。
高奇章句無人愛,澹泊身心舉世嫌。
白石橋高吟不足,紅霞影暖臥無厭。
居山別有非山意,莫錯將予比宋纖。
鳥外塵中四十秋,亦曾高挹漢諸侯。
如斯標致雖清拙,大丈夫兒合自由。
紫術黃菁苗蕺蕺,錦囊香麝語啾啾。
終須心到曹溪叟,千歲槠根雪滿頭。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
山精日作兒童出,仙者時將玉器來。
筠帚掃花驚睡鹿,地垆燒樹帶枯苔。
不行朝市多時也,許史金張安在哉。
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屋巉岩鬓發垂。
養竹不除當路筍,愛松留得礙人枝。
焚香開卷霞生砌,卷箔冥心月在池。
多少故人頭盡白,不知今日又何之。
龍藏琅函遍九垓,霜鍾金鼓振瓊臺。
堪嗟一句無人得,遂使吾師特地來。
無角鐵牛眠少室,生兒石女老黃梅。
令人轉憶龐居士,天上人間不可陪。
五嶽煙霞連不斷,叁山洞穴去應通。
石窗欹枕疏疏雨,水碓無人浩浩風。
童子念經深竹裏,猕猴拾虱夕陽中。
因思往事抛心力,六七年來楚水東。
塵埃中更有埃塵,時複雙眉十爲颦。
賴有年光飛似箭,是何心地亦稱人。
回賢參孝時時說,蜂虿狼貪日日新。
天意剛容此徒在,不堪惆怅不堪陳。
翠窦煙岩畫不成,桂華瀑沫雜芳馨。
撥霞掃雪和雲母,掘石移松得茯苓。
好鳥傍花窺玉磬,嫩苔和水沒金瓶。
從他人說從他笑,地覆天翻也只甯。
騰騰兀兀步遲遲,兆朕消磨只自知。
龍猛金膏雖未作,孫登土窟且相宜。
薜蘿山帔偏能[糹*眉],橡栗年糧亦且支。([糹*眉]字補自《禅月集·卷二十叁》)
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間天上更無疑。
岚嫩風輕似碧紗,雪樓金像隔煙霞。
葛苞玉粉生香壟,菌簇銀釘滿淨楂。
舉世只知嗟逝水,無人微解悟空花。
可憐擾擾塵埃裏,雙鬓如銀事似麻。
千岩萬壑路傾欹,杉桧濛濛獨掩扉。
劚藥童穿溪罅去,采花蜂冒曉煙歸。
閑行放意尋流水,靜坐支頤到落晖。
長憶南泉好言語,如斯癡鈍者還稀。
一庵冥目在穹冥,菌枕松床藓陣青。
乳鹿暗行柽徑雪,瀑泉微濺石樓經。
閑行不覺過天井,長嘯深能動嶽靈。
應恐無人知此意,非凡非聖獨醒醒。
慵刻芙蓉傳永漏,休誇麗藻鄙湯休。
且爲小囤盛紅粟,別有珍禽勝白鷗。
拾栗遠尋深澗底,弄猿多在小峰頭。
不能更出塵中也,百煉剛爲繞指柔。
業薪心火日燒煎,浪死虛生自古然。
陸氏稱龍終妄矣,漢家得鹿更空焉。
白衣居士深深說,青眼胡僧遠遠傳。
剛地無人知此意,不堪惆怅落花前。
露滴紅蘭玉滿畦,閑拖象屣到峰西。
但令心似蓮花潔,何必身將槁木齊。
古塹細煙紅樹老,半岩殘雪白猿啼。
雖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滿蹊。
自休自已自安排,常願居山事偶諧。
僧采樹衣臨絕壑,狖爭山果落空階。
閑擔茶器緣青障,靜衲禅袍坐綠崖。
虛作新詩反招隱,出來多與此心乖。
石垆金鼎紅蕖嫩,香閣茶棚綠巘齊。
塢燒崩騰奔澗鼠,岩花狼藉鬥山雞。
蒙莊環外知音少,阮籍途窮旨趣低。
應有世人來覓我,水重山疊幾層迷。
自古浮華能幾幾,逝波終日去滔滔。
漢王廢苑生秋草,吳主荒宮入夜濤。
滿屋黃金機不息,一頭白發氣猶高。
豈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滿毳袍。
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
但見山中常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
野人愛向庵前笑,赤玃頻來袖畔眠。
只有逍遙好知己…
《貫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