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模塊叁:穿上別人的鞋才知痛在哪(2)

  模塊叁:穿上別人的鞋才知痛在哪(2)

  

  若是心中有了慈悲,連最陰險凶殘的魔王都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失去同情寬忍的心態,我們猶如活在恐怖的魔宮之中,常常陷入兩難的選擇境地,如同錯綜複雜的冤親敵友關系,傾軋難覆的君臣父子責任,常使我們舉棋難下、顧此失彼,糾纏于其中的因因果果、是是非非,讓我們耗盡精力、氣力、體力、心力,依舊難以獲得雙贏互利、兩全其美的局面。

  就像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莫非真的只是依托憑空捏造的神靈鬼怪,妖魔異事,就能流傳百代,千古不朽?放任不羁、生性自由的孫悟空,好吃懶惰、貪財好色的豬八戒,心地善良、任勞任怨的沙和尚,信仰堅定、心中有佛的唐叁藏,難道不正是各自代表了我們人性中的善根、貪欲、理性與生存本能嗎?在面對九九八十一難時,降妖除魔,各顯神通,但是又彼此牽製,才會如此的搞怪有趣,道破了人生在世最難堪的內在矛盾。

  二、寬恕別人,解放自我

  有位老喇嘛喜歡在一塊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俯視一泓甯靜的潭水。然而,就在每次誠摯地開始祈禱、盤起雙腿、調好坐姿的當兒,他就會瞥見昆蟲在水裏無助地掙紮。一次又一次地,他撐起他吱吱作響的老邁軀體,將那微小的生物送到安全地方,才又再坐回他的岩石座上。因此,他的禅修就是如此,日複一日……

  他的師兄弟們——一些虔誠的修行者,他們每天也都會到那片荒蕪人煙的地區,在岩石峻谷和山洞內獨自打坐,他們終于發現老喇嘛幾乎不曾安靜地坐著。事實上,他禅坐的時間都花在把蟲子從小池裏撈出來。雖然救護一個無助的生命,不論其形體的大小,是理所當然的。但一些喇嘛有時會想:如果老喇嘛到別處靜坐,遠離這些令他分心的事,他的禅定功夫可能會更好些。有一天,他們終于向他表示了關懷。

  “到別的地方打坐,入甚深禅定,整日不受打擾,不是更能獲益?這樣您不就可以更快地證悟?如此一來,就能救度所有衆生從輪回的苦海中解脫。”有一位道友告誡老喇嘛。

  “或許您還可以閉著眼在池邊打坐。”另一位僧友建議。

  “如果您在打坐時不斷地站起、坐下,反複不下數百次,您如何能開展完全的甯靜和甚深如金剛般的定力?”一位年輕的學僧比其他師兄更有勇氣,更機智地質疑他。

  這位尊貴的老喇嘛很仔細地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卻沒說什麼。當所有人都闡述了各自的“智見”後,他很感激地向大家敬禮,說道:“師兄弟們,誠如你們所說的,如果我整日坐著不動,我的禅定功夫一定會更有結果。但是老朽如我,我也曾一再地發願要將此生此世(和所有的來世)服務救護他人,我又怎麼能夠閉上眼睛、硬起心腸來祈禱並吟誦大悲觀世音利他無私的心咒,卻任由無助的小生物溺死在我眼前而不顧呢?”

  對這麼一個簡單又謙虛的問題,竟使那群喇嘛沒有一個人知道該如何回答。

  把悲無量心放在工作中去理解,就是我們常說的同情心。能互相體諒、容忍,表現一分寬心、愛心,即是悲心。其實這正是團隊合作的根本,假如沒有這樣的心態,再強的人力資源搭配,也是徒勞,一到關鍵時刻,就會顯現出一盤散沙的本來面目。

  職業生涯與人生相比是短暫的,你可以簡單的計算一下,一生當中真正用來工作的時間可能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所謂的職業理念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形成、發展、漸漸消亡,你還沒理解透徹,甚至還未來得及應用于現實,這段生涯就快接近尾聲。工作中的人們來來往往就像天氣變化一樣無常,你可以隨手翻翻你的名片簿,如果你有時間挨個打打電話,試試看還有多少名片的主人依然不變。

  這些職務仍然存在,但是坐在這個職位上的人早已舊貌換新顔。如此,對公司的長期忠誠正在逐漸的消失,但是同時,短期的“忠誠”更加強烈。畢竟我們處在激烈的競爭之中,你只能希望賺更多的錢去買房買車,去找到所謂的愛情。這種短暫的“忠誠”其實就是一種短暫的“租賃”關系,你出租你的“肉體”而並非你的感情。事實上你可能從未對工作投入過多的感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