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模塊二:慈無量心是一種空靈的心態(3)

  模塊二:慈無量心是一種空靈的心態(3)

  

  所以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都不是關鍵。關鍵在于,我們的心中有沒有他。

  不過在我的心底,始終保留著初進佛門時,第一次在莊嚴神聖的佛堂中禮拜觀世音菩薩的片段,她右手執著楊柳枝,左手持著淨瓶,以如意座的姿勢,莊嚴地坐在月輪寶座上,左腳踏著潔白的蓮花,身後若隱若現一片碧綠的竹林………就像兒時淘氣惹事之後,想躲避母親的責罰,藏在鄰家的屋內從門縫裏偷瞄她四處尋我的急切,那眼神中寫滿無盡的悲憫與慈愛。

  叁、叁種眼神

  應該是得益于這種慈悲的護佑,在探索心靈的求道中一路走來,有幸拜識了許多給我提供過莫大幫助的良師益友,其中有叁位老師一直是我待人接物的明鑒,或許是她們都有女性的柔美,或許是因爲她們擁有同樣的眼神。

  至今都忘不掉若水老師的模樣,初見她時她將自己圍在一個大大的灰色的披風裏,略微有些卷的花白短發,充滿善意的笑容,一雙慧眼像要洞徹你心中所有,仿佛完全不受世間的風塵感染,這應該和她的經曆有關。她生于中國,長于臺灣,居于加州,擁有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與美國波士頓學院研究所的宗教學雙碩士學位,早年曾入基督教會修行,後來開始長達二十多年的學佛曆程,融會儒學、老莊、禅密與基督教的精神,應用于心理和靈修的輔導工作。她是被譽爲人類第二部“聖經”——《奇迹課程》(注3)的中文版譯者,正是她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將這部融會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的曠世奇書帶入華人世界,開始推動了“新時代思想”(注4)在華人地區的發展。她的著述與譯作頗豐,如:《事事本無礙》、《明日之我》、《從已知中解脫》、《超個人心理學》,以及《奇迹課程》等許多經典著作。

  很早就被她的文章感染,一直想當面聆聽她的教誨。2003年時恰逢她來上海開辦她在大陸的第一場《奇迹課程》研討會,然而時值周末,我因爲有很多外出的培訓任務無法脫身而參加,只能在她開課之前,托主辦者的福,請若水老師吃了頓午餐。

  短短一頓飯的時間,很多困擾于心的難題不能一一請教,不過若水老師的博學和智見,著實讓我折服。結束之前,我拿出特意帶來的她的成名大作《點亮生命的奇迹》請求題字留念,本以爲得到個簽名就足以值得我珍惜收藏,沒想到若水老師卻鄭重地寫下一句“盼房放師兄指正——若水”。

  論年紀,她絕對是長輩的級別;論資曆,她是一等一的宗教學大師;論背景,中西兩所著名大學的雙碩士學位;論修爲,論智慧,論才識,無論任何一樣,若水老師都絕對是我一生中值得學習和效仿的老師,然而她卻沒有任何的高人一等。處事低調、待人謙卑,這才是真正的大師所爲。

  離去時,我依依不舍地告別,在她的深邃眼神裏,我讀懂了什麼叫平等。

  與伏羲玉蘭老師的緣分,是因她想在上海開辦一場以壓力緩解爲主題的心理訓練,由她的弟子推薦,我得以有機會和她一起籌備這項課程。

  剛開始時不是很熟悉,只覺得她與常人不太一樣,歸根到底還是那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她與若水老師年紀相仿,也一樣喜歡圍著披風,不過色彩和款式都時尚了許多,高高盤起的發髻卻帶來些許古典的色彩。後來得知她是全息健康專家、加拿大資深心理治療師、美國舞動治療協會的高級治療師,在北美有著二十幾年的臨床心理治療經驗,讓我不得不刮目相看。

  在虛心討教中獲悉,伏羲老師師承一套特殊的西方風水學法門,便央求她去我的公司實地勘察一番,指點迷津。她欣然答應,而且立刻動身,絲毫沒有推诿之意,並且不讓我付出一分一毫,反而讓我有些不好意思。

  回到公司之時,員工們都已下班,正好給她騰出一個安靜觀察的時間。我現在還記得伏羲老師十分的認真,裏裏外外地轉了好幾圈,然後一一指出當時存在的一些麻煩和問題,當然全部相符。我非常想知道化解的方法,伏羲老師指指大廳裏一塊阻隔空間的屏風,向我道出了玄機:“就是它,位置不好,一定要挪開,否則還要麻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