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模塊一:最後一課(3)

  模塊一:最後一課(3)

  “我的弟子們,我最後的時候已經來到,我們分別在即。不要悲泣,生命本來就是無常,沒有人能避免。我也一樣。我的形軀生命就要消逝,它像一輛腐朽的車輛總要毀壞。

  “不要作無益的悲泣,要記住生命是短暫的,是無常。你們要由此證悟“空”理,由“無常”證悟“真常”。

  “我的弟子們,你們不要忘記,死亡只是形軀生命的消逝。形軀生命由父母而來,由糧食而養育。它們不能避免老病和死亡。但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軀。形軀會消逝,但真常的法身卻永恒,不生不滅。見到形軀的我,你們未見佛。依循我的教誨,即是見佛。

  “在我入滅之後,我的教誨就是你們的老師。依循我的教誨而行,你們一定會見到我。

  “在最近的四十五年來,我已把所有的一切,全部教給了你們。我的教誨沒有秘密,沒有隱藏,一點一滴地、全部地、公開地、清楚地教給了你們。我親愛的弟子們,我的教誨至此結束,在短時間內,我就要入涅槃。以上就是我對你們的最後教誨。”

  而提煉這最後一課的重點,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佛陀在世時常常宣講的六條解脫之道,究竟、完成佛法的六度空間,也是他在傳統的佛教信徒之外,號召更多的有情大衆離苦得樂,勇敢地投入人生戰場,去從事對抗濁世煩惱,救度衆生的戰鬥之法。

  度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字彙,它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咒語: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度的意思就如同這個咒語所說的:從此岸邁向彼岸。此岸是煩惱的叢林,彼岸是如天堂般的優詩美地。

  很多佛教徒都喜歡說:“我們要度衆生。”

  甚至會說:“我度了很多人。”

  然而,什麼是度?

  度,又是什麼?

  到底我們要如何度衆生?

  究竟如何才算度?

  其實每個人做好自己最本分的工作就是自度,完善個人的職業道德已經到達一定的高度,能幫助團隊中的夥伴一起成長,共同前進就是種大度。對于團隊的領導而言,能夠最有成效地給予員工和管理人員激勵鼓舞,賦予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力量,便是真正的超度。

  今天,你有度過嗎?

  注1:阿難全稱阿難陀。意爲慶喜,系釋尊的堂弟。阿難尊者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淨如明鏡,博學強記,出家二十余年間,擔任佛陀的常隨侍者,被譽爲“多聞第一”。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曾贊歎他:“相如秋滿月,眼似淨蓮花,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佛陀亦曾在大衆中贊歎阿難:“發心、莊嚴、慈悲,出家以來都攝六根,日夜精進,正智成就,他日必能盡形壽梵行清淨,紹隆佛種。”由于阿難尊者天性溫和慈悲,在教團裏尤其廣受女衆尊敬。他爲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等五百名釋女向佛陀請命,令女衆能依正法出家。

  注2:拘薩羅國系今印度聯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薩羅國逝世的。現在佛逝世處,發掘出佛遺體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佛涅槃像以及其他古迹。印度政府爲了紀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對這個聖地予以必要的修複和建設。

  注3:娑羅樹,又名七葉樹;爲白垩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有“活化石”之稱。該樹樹形美觀,冠如華蓋,葉形奇特,開花時碩大的白色花序似一盞華麗的臺,蔚爲奇觀。娑羅樹不僅有奇特的藥用價值,它與懸鈴木,椴樹、榆樹共稱四大行道樹,是世界著名的十大觀賞樹種之一,現存稀少,故異常珍貴。

  娑羅本是梵文,譯成中文意爲“堅固”,這種樹長年青翠,枝葉茂盛,本質堅固,縱然用刀斧故意砍傷,不久仍會複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