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即身成佛(10)
如果我當時不接受我的喇嘛對我的懇求,而是過于教條,拘泥于人們對出家人的固有觀念,那麼我會死死挽留他的,並嚴斥他的背棄行爲。當時我沒有這麼做的原因在前面已經說過了,但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我真那麼做了,也就違反了佛教哲學的靈活性,佛教哲學主張因時製宜、因事製宜、因人製宜。
有一個佛教故事正好說明,如果不懂得佛教的靈活性,必將陷入慘敗的境地。
曾經有兄弟二人,各自從本國置辦了貨物,准備去裸國做生意。
弟弟說:“有大福的人自然衣食無憂,福淺的人只能出苦力,裸露身體。現在咱們去的裸國,沒有佛、沒有法、沒有信徒僧衆,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正常人的地方。所以我們到了那裏,很難迎合他們的心意,不如入國隨俗,舉止言行遵循他們的禮儀,溫和謙虛、韬光養晦,我想這才是明智之舉。”
哥哥說:“禮儀不可缺,德行不可失,怎麼能如他們那樣裸著身子敗壞我們的形象呢?”
弟弟說:“以前聖人影則隕身、不隕行戒是常理。要做到內裏是金,表面是銅,因時因地去掉禮儀。一開始雖然會被人譏笑,但以後還是會讓人們歎服的,這種變通很重要啊。”
之後他們一同去裸國,哥哥說:“你現在先進去,看看情況,然後再派人來告訴我。”
弟弟說:“好的。”
十天左右,弟弟派人回來告訴哥哥:“必須要遵從他們的禮儀。”
哥哥勃然大怒,說:“讓人像畜生一樣脫光了,這哪裏是君子的行爲?弟弟這樣做,我卻不能這樣做。”
這個國家的風俗是每月十五舉辦夜市,人們用麻油塗面,把白土抹在身上,戴著骨頭做的項鏈。男男女女手挽著手,逍遙自在地連跳帶唱。弟弟也和他們一樣的打扮,也和他們一起歌舞。裸國人對他既欣賞又歎服,從國王到百姓都很尊敬他、喜愛他。國王用10倍的價錢把他的貨物全收下了。
哥哥卻乘車進入了裸國,對人們宣揚佛法的戒律,結果違背了民俗民心,使得舉國上下對他心生厭惡,于是便搶走他的財物,並用棍棒打他。直到弟弟爲他求情人們才放過他,讓他與弟弟一同回國。
回國時,送弟弟的人擠滿了街道,罵哥哥的聲音雜亂刺耳。
哥哥又羞又怒地問:“他們對你爲什麼那麼親?對我爲什麼有這麼大的仇恨?他們優待你卻搶奪我,難道不是你進了讒言嗎?”
隨後便揪著弟弟的衣領說:“從今往後,我世世收拾你,絕不饒你。”
弟弟傷心地流著淚水起誓說:“我要世世親佛近法,供奉沙門,惠澤四方,普救衆生,對哥哥就像對自己,絕不違背這個誓言。”
從此以後,哥哥動不動就難爲弟弟,弟弟卻總是接濟他。
這個弟弟,就是菩薩的化身。
從這個故事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若是不能明白佛教哲學的靈活性,一味地用條條框框去限製他人,必然會令人生厭。你若是執迷不悟,雖然號稱佛家弟子,但你離真正的佛法也就越來越遠了。因爲“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教主張以慈悲之心推己及人,凡事爲他人著想。
在這一點上,我想我已經做到了。
現在,我還在這麼做。將來也會繼續做下去。
來自華人的關愛
“盛噶仁波切,今天又有好幾位華人打聽你。”這是我的活佛同學經常告訴我的一句話。
起初我還問:“誰呀?都打聽什麼呀?”後來我就不再問了,因爲我發現越來越多的華人華僑都在注意我,對我也格外熱情。
很多信仰佛教的華人華僑都喜歡到印度來看看,親身體會一下這裏的佛教氣息,佛學院自然而然地成爲他們參觀的地方。他們對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製度都很了解,所以他們對我們這些活佛很感興趣,也很珍視,總說我們是“稀世珍寶”。他們主動和我們搭話,很想了解他們心中這些“稀世珍寶”的生活學習情況。他們雖然知道活佛是怎麼回事,卻很少能夠真正走近活佛的世界,這個世界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神秘的。
經過不斷地接觸,我認識了很多華人華僑,其中有人告訴我:“第一眼見到你就覺得很特別。”我聽了以後又想起了我從小就被那麼多人關注的情景,我真的已經習以爲常了。
但我還是笑著說:“哪兒特別呀?眼睛、鼻子、嘴不都和正常人一樣嗎?”
他搖著頭:“不不,我是說你全身上下有一種東西,這種東西我確實說不清,說氣質吧還不准確,就是很奇特的東西。”
我接著問他:“那是不是因爲咱們認識的時間太短了?長了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
他想了想說:“也不是,與你接觸的時間越長,那種感覺越強烈。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我們有時也互相詢問:“一見到盛噶仁波切怎麼就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呢?”可誰也說不出原因來。有人也跟你這麼說過吧?”
確實有人和我這麼說過,並且有很多華人華僑都這麼說。
有一天,我和另外幾個活佛課業結束後回宿舍。我們正靜靜地走著,忽然路旁有人喊我:“盛噶仁波切,請等一等。”
我轉頭一看,是幾位華人,他們把那幾位活佛都讓過去了以後,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問開了,像新聞記者進行采訪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