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即身成佛(5)
我相信誰都不願向命運低頭,我們自己才是命運的主宰者。
我不願輸,因爲我不想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任何遺憾,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有太多的標點符號,我只想將整個人生用一個圓滿的句號來概括。我時常會記起離別時親人、朋友還有我的慈母對我的期望,我怎麼可以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呢?所以,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我都會慎重地考慮。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也###天一覺醒來,你忽然間變得一無所有;也許某一個時刻,你又成爲衆人羨慕的對象。
如果努力了,或許能改變很多;可如果不努力,一切都不會改變,甚至越活越狼狽,越活越失去生命的意義,那麼我們就找不到任何一點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理由了。
在最初的時候,也許我們還沒有完全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一切都會在自己的大腦裏逐漸清晰起來,若那時候還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那麼還有誰能救得了自己呢?是否要有一個像媽媽一樣的人如影隨形地跟著自己,才能保證人生不會有過錯呢?而這樣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
如果一個人無所事事、玩世不恭,那麼他做任何一件簡單的小事都有可能犯錯,何況在複雜的人際交往和多變的社會環境裏,他更將寸步難行。在這樣困難重重的現實面前,自己才是督促自己的人。
小時候上學,老師總教導每個學生要自覺一點,也許那時候並沒有十分理解這句話,也沒有用實際行動去證明這一點。但是後來就明白了自覺的重要性。自覺能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有進步,自覺能讓自己少犯錯誤,自覺能讓自己體現出活著的價值。如果不自覺,隨心所欲,放縱自己的言行舉止,那麼就會漸漸地形成很難改變的習慣,時間一長,就會依賴于自己這種已經習慣了的言行舉止,就像是吸食毒品的瘾君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改變這種不好的習慣。所以才會有人時刻提醒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自覺。
以往對我們有幫助的任何一句話都像是金玉良言,都能夠激勵自己勇往直前,不管是來自老師還是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是自己的長輩。在家裏教我們學會做人的父母是老師,在學校教我們學習的是老師,而步入社會後某個領導和老板也是我們的老師。對于我來說,還有一個特殊的老師,那就是我的喇嘛經師,我的喇嘛經師對我抱有很大的期望,他教給我的都是佛經中最能提高人的思想和認知水平的哲理,都已深深地滲入我的心中。在做一個決定之前,我都會想到那些關心我和對我抱有希望的人,因爲他們都希望我能夠在弘揚佛法中獲得成功,而我也一直不願輸掉他們對我的希望。不知道是因爲他們的期望而不願輸,還是因爲我倔強的個性不願輸,總之我不希望因爲自己的失誤輸掉生命中用時間積累的成果。
每一段人生的回憶都有它的價值,都浸透著酸甜苦辣的滋味,也許更多的是酸楚。當我們的生活得以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會因爲這些不同的回憶而感到幸福。用今天的視角回望走過來的路,我們會感到很幸運,即使磕磕絆絆我們還是走到了今天,正是點點滴滴的過去拼湊了我們豐富的人生。
我們不可能在一個人的身上找不到一點缺陷,有一個存在缺陷的過去,我們才能快樂滿足地生活在現在。
在印度的佛學院我很滿足,只要每天重複著上課,我就會忘記一切煩惱,我就會覺得是在過著一種高尚而誠實的生活。誰都一樣,當我們年老時回想起過去爲某種高尚的事業而奮鬥的那些艱苦曆程,我們就能再一次地享受生活。有時候不是最好的收獲也會是一種好運。在人生的任何階段做任何事都要以百分之百的態度去對待,不要去期望太多的回報,期望太多,會讓我們産生更多的壓力和失望。擁有過高不合實際的希望,反而不利于成功,反而經受不住失敗的一次重擊,那樣的話,也就很難接受用一次失敗去獲得一次經驗和教訓的道理。
認真對待人生,最終會在平淡中收獲一個光輝的歲月。但任何收獲都不是能強求到的,只要按照內心的召喚,精進不懈,那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收獲季節就會來臨。佛學院是我人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裏程碑,也最貼近我內心的生活,是它讓我與自己的心靈有了最深的一次接觸。也正是它使我掙脫了心靈的束縛,將我的本性完全融合在那段光陰之中。在佛學院,沒有吸引我的名利,我也沒有追求享樂的欲望,一心將佛學作爲自己的人生目標,取舍之間早已充滿了佛的思想,而俗世中的很多東西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佛經上有句話:“一念迷,則是衆生;一念覺,則是佛。”
我想,一切過程都是有時間限製的,而這一“念”之中卻蘊藏著大慈大悲的永恒。
電視風波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印度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有奢侈得像盛世宮廷一樣的建築,在那裏我如同置身于古代的帝王時期,美酒歡歌的場面非常豪華;同時也有很多簡陋的平房,在街邊上顯得有些淒涼。印度當時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很落後,國家的經濟建設水平也不很高,但印度擁有最爲濃厚的佛教文化氣息,有些地方還保留著古老的生活方式,很多建築物都帶著佛教的色彩,人們淡泊快樂地生活著,如同一個遠離激烈競爭、爾虞我詐的人間樂園。融入到這樣的國度裏,我覺得精神很飽滿,也更加渴望了解它那深遠的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