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儀軌》中忏悔的說明
發心之後,須以勇猛心修習忏悔。在無盡生命中,我們積累了太多罪業,並將盡未來際影響著我們。唯有至心忏悔,才能消除這些不善業力。
忏悔,首先要發露往昔以來的種種罪業,直面自身問題,生起真切改過之心。《儀軌》中“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正是對種種罪業的發露。念誦之後,憶念自己無始以來所作罪業,尤其是近來的不如法行爲,于十方諸佛菩薩前生起真誠忏悔之心,並安住其中。
然後是修習“七支供”。在漢傳佛教中,“七支供”爲大忏悔文,可幫助我們以最快速度忏除業障。在藏傳佛教中,“七支供”也是積資淨障的重要方式,爲修習一切法門的前行。
爲加強忏悔效果,再念誦“七佛滅罪真言”七遍,觀想無始以來所造罪業念念消溶于叁寶無盡功德中。“七佛滅罪真言”出自《大方等陀羅尼經》,“七佛”乃泛指,爲無量諸佛傳授給衆生的滅罪業真言。我們念誦真言時,通過佛菩薩的加持,當下就化解業障。以虔誠心念誦,加持力不可思議。此處的“七佛滅罪真言”與平日早晚功課中的發音略有不同。大家以往念誦的是唐譯,爲“離婆離婆帝,求诃求诃帝……”,但同樣的文字,唐時發音與現今已有不同。皈依儀規中收錄的“七佛滅罪真言”是直接從梵文翻譯而來,更接近于梵音。
除此而外,以清淨心稱念“南無布達耶!南無達瑪耶!南無僧伽耶”,也有忏悔之效。因爲稱念叁皈能得到外在的叁寶加持,也能開發內在的叁寶品質,仰仗內在和外在的力量,共同化解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