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叁、超越生死 如何面對死亡

  十叁、超越生死 如何面對死亡

   你是生命的建築師,建立自己的哲學,構建自己的人生觀。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無法造就一個健全的生命。一個人了解這件事實時,他就會開始反觀內照,轉化自己,清楚了解意識的每一個層次。那麼他將發現內在的力量,而內在的力量是成功的根源。聖者知道這點,但是一般人不清楚,仍往外在的世界去尋找。

   我年青的時候也是這麼想著,外在的世界才是幸福的來源。有一天,上師要我去一個有錢人家,我到他家正是他臨終之時。他說:“出家人,請祝福我吧。”他顯得很憂傷而且眼睛滿含淚水。

   我問他:“你爲什麼哭泣?像個可憐而又無助的孩子。”

   他說:“我真想是一個孩子,我現在才感到自己是多麼貧窮,而且是世界上最軟弱的人。固然我可以得到享受和財富,但是此刻有什麼用呢?都是空的。”

   我馬上明白這位富人內在的貧窮。自此我研究過許多垂死的人——包括詩人、作家、哲學家、政治領導人物,發現他們在死前總是不安,他們對生命以及對世俗財物的執著導致他們的不幸。清楚內在是不朽的人就自由自在,而且不會執著世界的財物,他們在積極的意識下離開軀體。

   有一篇敘述一位聖者柴坦尼亞·瑪哈·帕布(ChaitanjaMahaPrabhv)的文章裏寫道:在他死後,整個房間的波動都是他生前反複唱頌的咒音。某次在康普耳,一位醫生世家;做媽媽的很相信神,也是我的學生。在她死前六個月,她決定單獨一人住一個房間,念神的名號並靜坐。六個月以後,她生病了,躺在床上,生命垂危。她的大兒子唐丹博士非常孝順,執意隨侍左右。媽媽說:“我不要你那麼依戀我,不准坐在我的旁邊,對你我已經盡到了母親的責任了。現在我必須單獨走上這條旅程,你這樣做,並不能夠給我什麼幫助。”

   一般來說,垂死的人會變得孤單、恐懼,心中沒有絲毫安全感,他們會非常執著于孩子,以及所擁有的財富。但是這位婦人一直處于祥和之中,完完全全集中在念神的名字。她跟兒子說:“我在大喜悅中,而你的執著沒有力量能留得住我。”

   兒子抽泣的很厲害,說:“媽!我那麼愛你,你不愛我嗎?我的母親呀!你怎麼了?”

   她說:“該來的已經來了,我自由自在,我是這喜悅汪洋上的一滴,我不再憂愁、畏懼了!你只是執著這個身體,而我知道這只是個軀殼罷了,你還稱這個身體叫母親嗎?”

   當時我在場,除我之外她不准任何人在房間。死前5分鍾,她笑笑地小聲告訴我:“這些人以爲我不正常,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得到的有多少。”隨後她要家人全部進來,她舉起手祝福他們之後就圓寂離開了。

   她死後,房間四周都是真言的聲音在震動,每個到房間的人都有這種感覺。有個人告訴我說聲音還在震動,我不信就再去那棟房子看看,果然她的真言仍在震動。

   真言是一個音節或一個字,或是一組字。人念著真言,雖然他不一定時時覺察,但真言的咒力已儲藏到無意識的心靈裏。在死的時刻,心靈不再作用時,執著身體或財富的就會惶恐不安;就在此時,儲藏在無意識心靈的聲音就成爲向導。這種分離的時刻對無知的人來說是很痛苦的,有信心于真言的人就不會這個樣子,因爲在轉變的刹那,有真言在引導著他;而一般人都怕的要命。死亡並不痛苦,害怕死亡才真是痛苦。真言非常有力地引導著,使垂死的人安詳地穿過無知的黑暗。真言就是護人穿過生死間走廊上的火炬,一直充滿信心念著真言是個保證,所有靈性修練都用此法。一個純淨心靈的人知道在變化的當兒,利用真言來幫助驅逐黑暗。真言是位珍貴的朋友,不論何時在需要它的時候,它都會幫助你。從現在以至永遠,常記住真言,靈修者之心靈就會刻出深深的溝槽,日久功深,心靈的波流自然地就會順著這個溝槽流動。真言是靈性的向導,它驅除死亡的恐懼,領你到永恒的彼岸。

   瑜伽行者認爲身體就像一件衣服,一件破舊的不堪用的衣服就應丟棄,沒有什麼可惜或害怕的。通常瑜伽行者離開身體的方法也是不尋常的。

   在阿拉哈巴德(Allahabad)舉行的靈修大會(KumbhaMela)裏,我很幸運地看到這一幕。靈性大會在印度每十二年舉行一次,爲期一個月。在這個月當中,靈修鍛煉的人、聖人等多聚在恒河岸邊,彼此交換經驗與知識。印度所有的宗教團體和靈性的追求者很喜歡參加這種聚會。

   在這段期間我住在聖河岸邊的一間花園房子裏。某日淩晨叁點,有人告訴我說大師威拿奕(VinayMaharaja)決定准時在四點卅分離開他的身體。大師是我上師的弟子。我立刻跑到他住的小茅屋,與他談了將近叁十分鍾,論及吠檀多瑜伽的高深鍛煉。房間內還有六個出家人環繞在他的身旁。在談完“坐脫立亡”的方法之後,他向我們道聲珍重再見,並說:“神祝福你們,我們在彼岸相見。”然後他變得肅靜,眼睛緊閉,寂然不動,我們從他頭部聽到“梯咔”的聲音,這是頂門裂開的聲音,這就是從梵穴輪離開肉體的過程。稍後我們把他的身體沈入恒河。我親眼看過很多瑜伽行者如上述坐脫立亡離開肉身的真實情形。

   現在的人懂得吃喝、談話、穿衣以及生活,也知道如何順産,無痛分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快樂地自動離開肉體,死亡一來就感到無比的痛苦與內心的爭戰。現代科技的發展對生死的奧秘仍然是一無所知,近代的人還沒有發現到內在的根源。

   死亡是肉體變化中必然的過程。垂死的人需要以訓練來認識此一時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其自身本無痛苦,痛苦乃緣于對死亡的畏懼而産生。現今社會多教育人如何成功,但是沒有人傳授如何自在的超越死亡帶來的恐懼。當前人類最重要的是人類需要尋找安樂自在,于無痛苦中自然死亡的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