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部 在開放中禅修

  第叁部 在開放中禅修

   從高層次的佛教觀點來看,現象來自空無,而後又消解入空無。因此,當我們在進行這個恭敬心的禅修時,首先要進入開放的狀態中,讓觀想象明鏡映照一般地生起。

   在寂靜中休息之後,同樣在開放和一如之中結束。它就像是出生、活著、死亡的過程,是練習隨緣放下的好方法。在禅修結束時,繼續安住在心境的開放性中,還它本來面目,不要執著。

   我們可以依據自己的心境,在開放性的空闊中休息越來越久。我們可以從觀想開始,然後放下技巧,只是以開放的方式觀想。這時候,禅修的經驗是什麼並不怎麼重要。也許可以把經驗、經驗者和經驗方式全都融入一如之中。

   不要嘗試替開放性造成形狀,或把它看成是某一種東西,或想從它得到些什麼。只是還它本色。這是發現你的中心的方法。如果你信賴你真實的中心,就不需要尋找別的中心。只要開放和覺察。

   最終的治療必然要超越對外力的依賴。最終的治療在于獲取我們自己的安詳、開放的性質,讓我們得以透過那種安詳和開放接觸到一切。

   只要我們還可能會有痛苦,禅修就可以深化和強化我們。當我們體悟到開放的性質時,禅修就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如果我們還是受製于二元概念,而且也依賴著外物,那麼仰仗外界的治療來源就是有幫助的,甚至是重要的。不過,重要的是了解:最終的治療必然要超越對外力的依賴。總最終的治療在于獲取我們自己的安詳、開放的性質,讓我們得以透過那種安詳和開放接觸到一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