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部 觀禅

  第叁部 觀禅

   如實地經驗任何觀想目標的真正性質,就是觀的訓練。透過觀呼吸,我們可以如是地覺察呼吸的移動和精妙的性質。

   在覺察中與呼吸合而爲一。在心和呼吸的一如中,沒有自我可以執著。這種對于呼吸真性質的簡單體悟,可以幫助我們證悟一切現象皆無我的絕對性。

   在止禅中我們跟隨呼吸,因此必須練習專注在“呼吸”上。在觀的練習中,我們安住在呼吸的覺察上,不去思考爲什麼呼吸是這個樣子、它在何處,或任何其他諸如“感覺呼吸的安詳”等概念。

   觀是對于一如了了分明的練習。譬如,我們也許會覺察到長呼吸、短呼吸的前中後或呼吸的甯靜。我們的呼吸來了,走了,改變了,沒有任何執著、攀緣。在覺察中,沒有必要有一個“我”去思考或诠釋。只是在一如的覺察中而已。

   觀禅有一個修法是從觀呼吸開始,然後在某一點上放下專注或技巧。那時候的禅修目標是任何生起的現象,換言之,根本沒有目可言。我們可以覺察呼吸,或只是安住在兩個思想之間出現的空隙。

   在這種觀的開放性練習之中,讓心中所生起的一切來了又去,不要執著。一切任何的思想、感覺、覺受、影像和經驗都可能會生起。既不要推開,有不要追逐它們。我們也許會覺得有一個“我”闖進來看著禅修。不過,沒有必要把它看成是闖入;就讓它生起,而後消失。讓一切如其所如,不管是正面的或負面的。都不要執著。兩個思想之間的寂靜,就是我們的開放性。思想生起來了,好得很,但不要執取。

   在禅修中,我們也許經驗到痛苦的波浪,但一旦我們允許痛苦來臨,不去緊抓不放,它們就會便的平靜。當我們開放的時候,不圓滿並不是問題;只要還它本來面目,它就是好的。有了觀的覺察,感覺就是既非愉快也非不愉快,只是開放地被覺察在而已,因此就得以超越了。

   心既非永恒也非不永恒,只是純粹的開放。一切現象既非有我也非無我,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開放的、安詳的、不可思議的

   練習觀禅可以讓我們在一切現象生起和消失時,看到它們的無常性和無我性。此一體悟,可以把心理幻想和情緒構擬的面紗,從一切萬物真實本性的面貌上揭去。根源于執著自我的貪歡嗔苦,將當下象水中影一般消解。

   在禅修中,我們可以把身體看成既非清淨也非不情境,而是非常廣闊的。心既非永恒也非不永恒,只是純粹的開放。一切現象既非有我也非無我,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開放的、安詳的、不可思議的。

   開放性的任何一瞥,都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所幫助。如果我們對開放性有某些了解和經驗,加深並擴大在我們禅修和生活中的修習,將是聰明之舉。

   對于觀禅的開放性的描述,也許會讓證悟聽起來仿佛遙不可及。這麼想可以是好的。既然如此,我們就能夠放下“經驗”有所得的觀念,這可以幫助我們開放地禅修。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