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部 以光做爲治療的工具

  第一部 以光做爲治療的工具

   除了觀想力量的來源之外,我們也利用想像力來觀想地球、空氣、水、空間或光的各種顯現,以帶給我們加持和治療的能量。譬如,我們可以看到並感覺到地球的力量是穩定及強化。空氣可以掃除、潔淨和啓發。火可以暖化、轉化、鍛煉及給予力量。如果某個特別問題似乎需要冷卻情緒,就可以想像水的撫慰、淨化力量。

   在所有這些主要的力量當中,根據佛經的主張,光是治療和接受加持的最重要工具。

   從精神的角度來看,光是許多傳統的中心,在節慶和其他的紀念儀式上,都會以蠟燭、飾燈或聖火來慶祝。

   我們在直覺上都知道,光是正面的力量;在實際經驗的層次上,我們可以看到光在自然界和我們的環境中是何等重要。光使地球上的農作物和植物成長。我們可以觀察室內植物如何追隨光,將葉子轉向滋養來源。美麗的豔陽天令人覺得是一種祝福,即使對那些不認爲自己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也是如此;當上班族坐在窗戶邊時,就會覺得比較快樂,因爲他們可以看到陽光和空闊的戶外。

   從精神的角度來看,光是許多傳統的中心,在節慶和其他的紀念儀式上,都會以蠟燭、飾燈或聖火來慶祝。譬如,印度教的《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中,神以無量光的生命示現。基督教的《新約》中,耶稣基督聲稱:“我是宇宙之光。”

   在佛教的觀點中,光可以從相對和絕對兩個層面來理解。在自然界,我們可以看到相對形式的光,感受光的溫暖,並可由儀器來觀察和測量光。

   超越相對光的,是具有一體性和開放性的絕對光或佛光。從人們描述瀕死經驗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對絕對光有某些了解——與明光融合爲一,全然不覺得自己與這個特殊光的安詳、喜悅是分離的。雖然我們企圖描述它,但絕對光是超越空間、時間、測量或概念的限製。它離不開菩提心和全然的開放性。

   依據甯瑪派佛教的密法,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絕對光的顯現。不過,由于我們的執著自我,以及從這種執著所生起的二元性認知——“我”與周遭環境分離、區分“主體”與“客體”的觀念——自然界就在我們面前呈現出牢固不破而分離的面貌。昆堅·龍清巴(KunkhyenLongchenpa)引用一部分古老的密續經典《金色念珠》(TheGoldenRosary,gSerPhreng),對于佛陀智慧在世欲界呈現的五種“清淨光”,給予神秘的描述:

   由于執著“自我”,

   藍、白、黃、紅、綠五色光

   當下呈現爲

   空、水、地、火、風五大。

   這些有關光的教法,可能會引起佛教徒的興趣,但一般人最關心的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身心健康,對他們而言,這些教法未必是重點。我們必須了解的要求是:光可以是治療和喜悅和重要來源,在禅修中可以被實際用來纾解我們的問題。

   在源自佛法的治療練習中,不管是何種生物而具有啓發性的光的影像,只要我們觀想得出來,就對我們有幫助,即使我們把光看成是相對層次而非絕對層次的光。因爲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光有擴展和開放的性質,所以觀想光可以放松我們對于自我的執著,帶來安詳和開放的感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