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部 姿勢

  第一部 姿勢

   禅修有各種姿勢,其主要目標都是放松肌肉,打開身上的脈絡,讓氣和呼吸可以在脈中自然流動。任何姿勢只要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挺直和放松,而非僵硬,都可以産生氣的自然流動,讓心平靜下來而有彈性。重視身體姿勢的目的。可以歸結到這句流行的西藏諺語:

   身直則脈直,

   脈直則心直。

   最普遍的一個佛教禅修姿勢稱爲蓮花式,修行者雙腿交叉坐在地板上,右腳放在左腳上,左腳放在右腳上。大部分西方人覺得半蓮花式比較容易,也就是將一腳的腳踝放在另一腳的彎曲處。如果你是坐在小墊子上,你的軀幹要提高一點點,讓你覺得開放而放松。

   你的手要放在小腿上,右手疊于左手上,兩手的大拇指指尖相接觸,掌心向上。兩肘必須以自然、翅膀般的姿勢稍微離開身體,而非以雙肘夾住身體或往後壓。下巴要放低,讓脖子能夠稍微彎曲,以便眼睛能夠沿著鼻尖的高度注視前方一、二公尺處。舌尖輕低上颚。最重要的是要讓脊椎骨挺直。

   如果背部有毛病,也許會發現這個姿勢很困難。你也許要坐在椅子上禅修,但注意一定要讓脊椎骨挺直,不能塌下來。不管選擇什麼姿勢,記住其目的並不是要讓你不舒服。佛陀本人在經過多年的苦修實驗之後,已舍棄了肉體的折磨。你必須要舒服得足以讓你的心能夠放松和專注。

   禅修時最好采取坐姿,但實際上只要我們能夠覺醒,不管在什麼地方、在什麼環境下,我們的心都具有治療能力。

  

✿ 继续阅读 ▪ 第一部 放松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