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是提到說,在我們要以正知正念不忘的去精勤的去修持,對于我們的法友,我們同師的法友呢,就是師兄弟,就是所行有錯誤,不合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以善巧令他走回正確的方向。
在第四十五個偈頌,主要是說在承事上師的這個部分,假如說有因緣,不能成辦的。比如說弟子有特別的情況不能去做到的,前面提到很多我們應該去承事上師的一些事項,這個可以不用做。但是特別的情況,這個偈頌是,“設病命所作 既敬謹隨行 縱諸遮止事 善心過不成”。就是說,弟子在病的時候,上師所教導的要做的一些事情啊,頂禮上師啊之類,承事上師之類的事項,因爲是病的情況啊,我們可以不用去做這些事情。
第四十六個偈頌,“總根本需要 一切令師喜 斷諸不喜悅 如是務殷勤”。這個部分主要是提到,我們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前面提到很多很多應該做,很多很多不應該做的事情。總的來說,我們依止善知識的部分,主要是說,上師喜歡的,可以令上師歡喜的所有一切事情我們都去做,令上師不歡喜的一切事情呢,我們就是不應該做。這個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這兩項事情呢,我們要殷勤的去修習。
爲什麼我們要這樣子,去承事,讓上師生起歡喜心呢,主要是提到說,在第四十七個偈頌,“悉地成由師 是持金剛說 一切悉了知 全依師悅樂”。就是提到說,因爲我們所成辦的一切悉地,所成辦的所有的功德呢,都來自于上師,所以這個部分是說,這樣的說法呢是金剛持所宣說的。
第四十八個偈頌,“弟子清淨心 歸依于叁寶 事師隨契入 諷誦作供施”。這個部分主要是說,我們決定依止上師,就是依止這個法的宣說的。我們說事師五十頌,我們什麼時候去依止這個法去行呢,就是在這個時候來講說的。剛才提到什麼時候,就是弟子內心裏面生起願心,就是皈依的心,斷除自己所要所做的行爲,取隨師所喜的事情,可以去成辦的,去聽說和實行誦的內容。我們在做的部分呢,我們要有諷誦的串習。比如說,事師五十頌,我們應該去背誦它,去思維裏面的意思,了解之後我們如法如理的去行持。
第四十九個偈頌,是說說與器如何相應。偈頌是,“正法器作成 乃施密乘教 根本戒十四 諷誦令受行”。這個偈頌主要是提到說,我們要以共同道次第去學習,依著上師的教言如理去修學。這裏提到說,乃施密乘教。我們弟子可以有這個量,具量具器的情況下呢,上師可以爲弟子傳授密法,就是密咒,然後主要是分密續四部的內容。密咒呢是秘密修行的部分,所以對于說這些沒有具足量的弟子呢不能傳這些法。所以就是弟子成辦了密教的法之後,就要應該,比如受了這個灌頂之後,應該好好的受持根本戒。
第五十偈頌,就是最後,提到說五十頌的主要的究竟的意義。偈頌,“如是師及弟 無咎利樂生 積集無邊善 速成佛度人”。這裏提到說,積集一切的善資糧。作者馬鳴菩薩有這樣的願行,依著這樣修學,可以迅速成就佛法,去度一切衆生。這個是屬于馬鳴菩薩發這個願的部分。我們應該依馬鳴菩薩所發的這個願,願爲一切衆生迅速證得成就的佛果。也發起這樣的同樣的願。
今天講事師五十頌呢,到此是究竟圓滿。衲事師五十頌的傳承,是從法王的座下接受了這個法幾次。我們依著事師五十頌,主要提到說,依止善知識所要行持的一些儀軌和法理。我們應該如理的去修持,精進的去修持。爲什麼呢?因爲依止善知識這個部分,是我們弟子所生的道之根本。就是我們所有的一切道,所得到的一切功德,根本是來自于怎樣去依止善知識。所以我們要精勤努力的去行持這個部分。宗大師有一個教誡,是說我們爲什麼要去聽聞這些法理。聽聞法理,主要是說,我們要去了知這個法理。我們爲什麼了知這個法理呢,了知這個法理主要是因爲我們要去行持,我們要去做,我們要去修習這個法理。那我們爲什麼去修習這個法理呢?主要是我們修習這個法理,是希望內心裏面生起這些道,這些功德。那爲什麼我們要生起功德,這些道跟地呢,主要是因爲我們要成就佛果。所以說,我們是從聽聞道,成佛,所有這些過程呢,我們都要好好的去實行。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呢,精進的去行持。我們要視師如佛,爲什麼要把上師看成是佛的情況,主要是我們希望得到內心的加持。這樣內心的加持呢,是我們可以迅速成辦佛果的原因。上師是佛不是佛呢,我們把他觀成是佛的情況下,對我們來講呢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假如說,我們以內心去把上師觀成是佛的情況下呢,我們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我們如果視上師爲菩薩的話呢,我們只是可以得到菩薩的加持力量。如果我們把上師當作是我們同等的情況下呢,我們是沒有辦法得到任何的加持的。在最後呢,我們要發起這個願,大家受持了事師五十頌,讓我們發起這個願,願一切衆生能夠迅速的跟我們一樣生起菩提心,我們也發願希望佛法能夠長久住世,我們也發願,我們能夠生生世世遇到善知識明師的指導。把事師五十頌法理講完之後,有這樣的一個習慣,就是把整本頌呢再從頭再念一次,這個主要是一個緣起,也是我們在身心裏面生起法的內涵。
法會到這裏結束。
《事師五十頌講記》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