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是提到说,在我们要以正知正念不忘的去精勤的去修持,对于我们的法友,我们同师的法友呢,就是师兄弟,就是所行有错误,不合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善巧令他走回正确的方向。
在第四十五个偈颂,主要是说在承事上师的这个部分,假如说有因缘,不能成办的。比如说弟子有特别的情况不能去做到的,前面提到很多我们应该去承事上师的一些事项,这个可以不用做。但是特别的情况,这个偈颂是,“设病命所作 既敬谨随行 纵诸遮止事 善心过不成”。就是说,弟子在病的时候,上师所教导的要做的一些事情啊,顶礼上师啊之类,承事上师之类的事项,因为是病的情况啊,我们可以不用去做这些事情。
第四十六个偈颂,“总根本需要 一切令师喜 断诸不喜悦 如是务殷勤”。这个部分主要是提到,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前面提到很多很多应该做,很多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总的来说,我们依止善知识的部分,主要是说,上师喜欢的,可以令上师欢喜的所有一切事情我们都去做,令上师不欢喜的一切事情呢,我们就是不应该做。这个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这两项事情呢,我们要殷勤的去修习。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子,去承事,让上师生起欢喜心呢,主要是提到说,在第四十七个偈颂,“悉地成由师 是持金刚说 一切悉了知 全依师悦乐”。就是提到说,因为我们所成办的一切悉地,所成办的所有的功德呢,都来自于上师,所以这个部分是说,这样的说法呢是金刚持所宣说的。
第四十八个偈颂,“弟子清净心 归依于三宝 事师随契入 讽诵作供施”。这个部分主要是说,我们决定依止上师,就是依止这个法的宣说的。我们说事师五十颂,我们什么时候去依止这个法去行呢,就是在这个时候来讲说的。刚才提到什么时候,就是弟子内心里面生起愿心,就是皈依的心,断除自己所要所做的行为,取随师所喜的事情,可以去成办的,去听说和实行诵的内容。我们在做的部分呢,我们要有讽诵的串习。比如说,事师五十颂,我们应该去背诵它,去思维里面的意思,了解之后我们如法如理的去行持。
第四十九个偈颂,是说说与器如何相应。偈颂是,“正法器作成 乃施密乘教 根本戒十四 讽诵令受行”。这个偈颂主要是提到说,我们要以共同道次第去学习,依着上师的教言如理去修学。这里提到说,乃施密乘教。我们弟子可以有这个量,具量具器的情况下呢,上师可以为弟子传授密法,就是密咒,然后主要是分密续四部的内容。密咒呢是秘密修行的部分,所以对于说这些没有具足量的弟子呢不能传这些法。所以就是弟子成办了密教的法之后,就要应该,比如受了这个灌顶之后,应该好好的受持根本戒。
第五十偈颂,就是最后,提到说五十颂的主要的究竟的意义。偈颂,“如是师及弟 无咎利乐生 积集无边善 速成佛度人”。这里提到说,积集一切的善资粮。作者马鸣菩萨有这样的愿行,依着这样修学,可以迅速成就佛法,去度一切众生。这个是属于马鸣菩萨发这个愿的部分。我们应该依马鸣菩萨所发的这个愿,愿为一切众生迅速证得成就的佛果。也发起这样的同样的愿。
今天讲事师五十颂呢,到此是究竟圆满。衲事师五十颂的传承,是从法王的座下接受了这个法几次。我们依着事师五十颂,主要提到说,依止善知识所要行持的一些仪轨和法理。我们应该如理的去修持,精进的去修持。为什么呢?因为依止善知识这个部分,是我们弟子所生的道之根本。就是我们所有的一切道,所得到的一切功德,根本是来自于怎样去依止善知识。所以我们要精勤努力的去行持这个部分。宗大师有一个教诫,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去听闻这些法理。听闻法理,主要是说,我们要去了知这个法理。我们为什么了知这个法理呢,了知这个法理主要是因为我们要去行持,我们要去做,我们要去修习这个法理。那我们为什么去修习这个法理呢?主要是我们修习这个法理,是希望内心里面生起这些道,这些功德。那为什么我们要生起功德,这些道跟地呢,主要是因为我们要成就佛果。所以说,我们是从听闻道,成佛,所有这些过程呢,我们都要好好的去实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呢,精进的去行持。我们要视师如佛,为什么要把上师看成是佛的情况,主要是我们希望得到内心的加持。这样内心的加持呢,是我们可以迅速成办佛果的原因。上师是佛不是佛呢,我们把他观成是佛的情况下,对我们来讲呢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假如说,我们以内心去把上师观成是佛的情况下呢,我们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我们如果视上师为菩萨的话呢,我们只是可以得到菩萨的加持力量。如果我们把上师当作是我们同等的情况下呢,我们是没有办法得到任何的加持的。在最后呢,我们要发起这个愿,大家受持了事师五十颂,让我们发起这个愿,愿一切众生能够迅速的跟我们一样生起菩提心,我们也发愿希望佛法能够长久住世,我们也发愿,我们能够生生世世遇到善知识明师的指导。把事师五十颂法理讲完之后,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是把整本颂呢再从头再念一次,这个主要是一个缘起,也是我们在身心里面生起法的内涵。
法会到这里结束。
《事师五十颂讲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