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發展另一種面對困境的態度
面對困境時,應自然地生起湧現歡喜的念頭;
就像面對冰淇淋或音樂時,
自然的心生歡喜般。
在此末法時期,衆生特別被苦、困難及不快樂所折磨,這是因爲他們脆弱的心智無法把所經曆的困難及傷害視爲有利,甚至視爲安樂的因。人們無法認識到這點,而且無法訓練自己的心智在這種認知上。
與其視所有由衆生及無生命的事物所引起的傷害爲苦,不如養成一種習慣,將所有這些苦視爲正面、有利的因素,使自己安樂的因素。先嘗試將小傷害視爲有利的,逐漸習慣後,就能將嚴重的困難視爲好的,甚至是愉悅的,安樂的必要條件。最終將能把所有幹擾自己的事視爲不可或缺的。將困難情境視爲有害且不如意是很平常的,而你卻能將它視爲是使自己安樂的極大助益。
轉念的修持並非要去止息困難,而是要使自己能運用所經厲的困難,發展心智以成就菩提道次第。這並不意味著現在或將來,不會再受到敵人或疾病的傷害,只不過意味著將不會受到它的幹擾罷了。這些困難將不再幹擾我們修持佛法,及成就菩提道的了悟。事實上,困難並不幹擾人,它甚至可以幫助人發展心智及持續佛法的修持。
困境是如何幫助佛法的修持呢?必須在兩種思維上訓練自己的心智。第一,必須停止對苦的排斥心,第二,必須歡喜地面對困難。當達到這種遇到困難,不再感到不快樂的境界時,困難就不再是自心了悟菩提道的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