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九點以後就准備收拾,要看的書該收起來,寫的筆記,也到此結束,那麼要去進廁所,洗腳等等,弄到九點半嘛差不多。
但是白天不准睡的,晚上他們這個規定時間並不少,但是白天是不准睡的,我們這裏白天睡覺,這個就是說晚上這個睡夠,白天最好不要睡。那麼晚上,有的執事沒有辦法,很多事情,你晚上不幹,明天積起來,只好晚上幹。不是執事,我看晚上還是按了時間睡。白天能夠不睡最好,如果身體太差,白天養息一下,末法時期的衆生,這是開許。佛在世的時候,最熱的天氣,或者做了極大的勞累之後,也允許白天稍微養息一下,但是不能久,稍微養息一刻兒功夫,馬上就起來的,並不是成個規矩,白天非養息不可。我們這裏成了規矩,白天到了十二點半吃好,就是養息時間到,什麼事也不管,這就不太好!晚上如果如法的養息之後,白天能夠不養息的最好。那麼夏天太熱,或者今天勞動得太厲害,或者晚上趕車,一夜沒有睡好,那麼你白天睡一下,這個是特殊情況,可以的。
“若佛聖弟子,欲速急證道。”這個就是說,從一層一層來的,從戒律儀、根律儀,一直到于食知量,那你再要接近于入定,那就是學悎寤瑜伽。悎寤瑜伽就是假使佛的聖弟子,就是說有志氣的佛弟子,真正要修行的成就證果證道的弟子,要速急證道,要很快地證果證道,那就是要修這個悎寤瑜伽。
速急證道,要快,要快怎麼辦?要有善巧方便,要有次第。有次第有善巧就快,如果說你性急,你拼命地圖快的話,不但快不了,恐怕更慢。或者你說修一個簡單的方法,很快,一下兒心定下來,快!但是簡單的方法到此爲止,再多的就沒有,那麼你結果,真正地要成佛,一切善法都要修的,那你這個資糧就差得遠了。那你再去修第二個,那一個個來的話,恐怕是更慢。
我記得我們以前碰到一個居士,他修了個簡單法門,結果,後來著了魔,魔搗亂他,他沒有護法,他就來問我,馬哈嘎拿怎麼修?我說馬哈嘎拿怎麼修,你要修了大威德才能修,單是教你個馬哈嘎拿不可能的,我們馬哈嘎拿是護法,大威德下面的護法,你沒有大威德,沒有主尊,你把護法拿去你使喚不動的,他不聽你話的,你修也得不到這個加持的。那麼這個他也沒有辦法,只好走。
那就是說簡單法門,好象看起來很快,但是出了事情,你要再去求一個法那就很辛苦了。我們這裏是成套的,成套的你一點點上去,看上去好象是慢,但實際上你成了套的上去之後,你什麼東西來,我有什麼對付,你什麼來,我有什麼對付。我們現在,大吉佛爺特別委托的是吉祥大天護法。我們去年亂得不堪,幾乎要散,他們走了的人,咬牙切齒地說,到年底你們人快沒有,走光的。但是現在我們是不是沒有呢?比去年多一倍,所以說護法菩薩來了,你是沒有辦法的。我們的很多事情,都是經過護法來解除的,大吵大亂的時候,只要你護法經一念,五大金剛一念,都會平息下去。這個在我們身邊的幾個都看得到,其他的不注意,到時候念護法了,到底什麼事也不知道。但是在我身邊的幾個人都看到,不可開交的事情來了之後,念護法經,五大金剛一念,很快,有的時候當下見效。
這些就是說要快速證道,要做得完備,要按次第,這個有方便善巧,才能快,沒有方便善巧,單圖簡單化,有的時候不會快。
“超越得勇勢”,“超越”並不是跳級,超越就是說利根的人,有決斷性的人,他煩惱說斷就斷,這個快!學東西一學就知道,這就叫快。
並不是說我這個煩惱不要斷它,我跳過去,貪瞋癡不要斷,我直接斷無明好了,無明是根子,根子一斷之後,貪瞋癡慢疑當然沒有。說是說的很天真!你根子如何斷呢?它的小兵都打不贏,你想取它的帥的堡壘,想把它取下來,你不是做夢嗎?所以說我們要真正跟煩惱打仗,從小的仗打起來,把那些枝末的東西把它砍完,這個堡壘成了孤立的,那你再攻主要堡壘才有辦法攻了。他的將軍是全的,你說要攻主帥的這個帳營去,那不是送死嘛!這沒有策略。打仗嘛,還要講究策略,你跟煩惱戰爭,你沒有策略,不是就要打敗了嘛。所以說,我們要超越,並不是說可以跳級,就是把根修利,練根,鈍根練了利根之後,學東西,一學就會,煩惱,說斷就斷,這樣子就快。超越,並不是說跳過去,跳級,跳級那不是一個辦法。
“得勇勢”,要勇猛的一個力量,修行就是要一個勇士,你如果勢不可擋的力量起來之後,什麼煩惱、魔障不在話下。你這樣子去修行,那力量極大。你還沒有修,就害怕這個,害怕那個,那你修的力量,就是魔也看你不起呀,你這個膽小鬼,一腳就把你踢掉,也不要用很大氣力把你收拾了。
“剛決不可製”,就是說你要速急見道的話,要“超越”,要“得勇勢”,要“剛決”,決心“不可製伏”,就是對一切困難不會投降的。要得到這樣子的效果,應該怎麼樣?“應策勵其心”,應當自己警策自己的心。“精勤無間斷,成辦佛所行,悎寤時相應”,就是要修悎寤瑜伽。你要自己策勵自己的心,精勤的沒有間斷的修,“成辦佛所行”,你修行的人要把它修成功,那麼要這樣子作,“悎寤時相應”,時時警惕,晝夜六時都不能放逸。
那就是說我們修行並不是能夠一味靠了加持,我躺在床上,你加持我,加持我,加持品吃了好多,你就成佛,我都不大相信。你還得要自己努力。加持有沒有力量?有,加持力量要在你努力之下産生的,自己努力的前提沒有,你想憑加持來得到,恐怕是太簡單化了。如果說憑加持可以成佛的話,釋迦牟尼佛一成佛的話,他有神通嘛,遍虛空盡法界,每一個人給一個加持丸好,大家都成佛,那很簡單。那麼也不是如此,還得要自己一個個修。所以說,我們並不是說否定加持,加持力量很大,但是,加持的前提要自己精進努力,這個力量加進去才有用。你自己機器都沒有,盡給你澆汽油,給你灌輸進來,汽油怎麼發動呢?發動機有,機器設備有,一發動起來,整個的作用就起。如果你機器設備沒有,(15A)只有一個發動機,拼命燒。發動什麼呢?沒有,單是燒發動機。甚至于發動機都沒有,只是油倒進去,“嘩嘩嘩!”倒進去以後又漏出來,倒進去又漏出來。那就怎麼行呢?所以修行不能偷懶,不要一味的借助,靠人家。就是自他力量都要,要自己十分的力量發揮之後還不夠,那就是要靠加持,如果自己都不發揮力量,單是求加持,這個恐怕太便宜了吧!
那麼我們要真正達到這個,要“策勵”自己的心,精進地沒有間斷地要“成辦佛所行”的要“悎寤時相應”,晝夜修悎寤瑜伽。什麼意思呢?“言警惺”就是覺照,時時刻刻要警覺自己。“日夕恒覺悟”,白天晚上都要覺悟,心不要迷,總是要起覺的狀態之下。“叁業諸法行,不背于叁學。”身口意叁業,我們所學的一切法,都不能違背戒定慧叁學。
甲二 順障法修心
乙一 時順正念不順五蓋
日出至日沒 經行或宴坐 端身存正念 順障法修心
淨妙順貪欲 忿恚順瞋蓋 黑暗順惽睡 親屬國土覺
不死諸尋思 追憶往昔事 戲樂受用等 叁世無記疑
“日出至日沒”,這是說悎寤瑜伽,晝叁時,夜叁時,這是說晝,白天的事情。日出,這是說太陽出來。到日沒分叁個時候,叫晝叁個時。這個白天的叁個時候幹什麼呢?“經行或宴坐”,要麼是經行,要麼就是打坐。“端身存正念”,端身,身體要坐端正,要存正念。
我記得寫了一個注解,是《瑜伽師地論》的,它有很多的意思。這一次我們就是說准備,大家把《瑜伽師地論》的原文,“悎寤瑜伽”跟“時存正知”這兩節,只有一卷文,如果要的人,大家登個記去印下來,印下來對我們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先把我們抄的大家看一下。八十六頁:
發生樂欲等者,謂于隨順瑜伽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
就是對道,對修行要有希望心,要起歡喜心,然後才能有精進心。如果說希望心都沒有,歡喜心也沒有,你說你趕快精進努力修行的話,那是不可能的。那麼“所謂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就是六個精進,這個配六個精進,我們暫時不念(見《講義》第47頁)。明天再說,下一次再說。
若策舉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由是其心不爲昏沈睡眠之所纏擾。
端身,“若策舉身,令其端直,是名端身”,就是坐的時候,端端正正地坐。這個我們叁皈依觀的時候教過的,就是毗盧七法,再加上海公上師的口訣。那就是說坐的時候,這個有的人就問我:坐的時候前面那個腿兩個膝蓋還是要收得緊緊地,還是要散得開開地呢?這個我們說有一定尺寸的,你的膝蓋到你的尾闾骨有多長,中間膝蓋兩個距離也這麼長。就是說我們這個坐的時候下面兩個腿交叉,在前面膝蓋中間拉根線,這是個叁角形。這個叁角形要等邊叁角形,叁個邊一樣長的。那就是說左右腿的膝蓋到這個坐的尾骨中間的多少距離,前面兩個膝蓋也要那麼長,太緊了不好,太松了也不好,就是要這樣子。
那麼身體要直,下邊這個腿的叁角形是個底盤,我們身體直直地,頭稍微低一點,整個的身體的重心就在叁角形的中間。身體是開始把它坐抻,然後放松。
這樣子端正坐,有什麼好處?端正而坐,“不爲昏沈睡眠之所纏擾”。你坐得直的話,不會起昏沈,也更不會睡眠。我們看念經打瞌睡的人,十個九個彎起的,彎在那裏,他正好瞌睡,如果你這樣子坐,直直地坐,不會打瞌睡的。所以說這個修行,坐的時候要養成習慣,端身而坐。
修定最怕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昏沈,一個是掉舉,這兩個打退,定就來了。我記得我們在初信佛的時候,那個時候什麼書都看。一個月溪禅師,他是禅宗的,他一本書裏面就說整個的禅宗用功就是去昏沈睡眠,一層一層剝,就是剝那個芭蕉樹一樣的,昏沈睡眠從粗的剝到細的、細的……,什麼都弄完,就會開悟。那麼我們說開悟,當然還有其他的善法種子,但是,剝完了之後得定,這個是肯定的。昏沈睡眠,一層…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