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海公老上師誕辰110周年會供法會上的講話

  在海公老上師誕辰110周年會供法會上的講話

  96年農曆臘月甘二日是上能下海上師(1886-1967)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多寶講寺于下午舉行了莊嚴的會供,上智下敏法師向大衆作了開示。法師先是深情地回顧了海公上師的生平。老上師于叁十九歲毅然舍了妻兒眷屬,放棄了高官厚祿,艱辛跋涉入藏求法。他老人家克服了語言、環境的種種障礙,在修法中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在依止康薩仁波卿時,每日不辭辛苦地以背水等勞役事師,認真刻苦地學修,尤其發起真實無僞的菩提心,深獲喇嘛獎許,並付給衣鉢。當有人對漢人能得傳承表示疑慮(語言交流障礙)時,康公喇嘛說,他所說的每一句法的內涵,海公上師都能心領。老上師學法如此,其弘法之行願亦極深廣,他並非照搬藏傳佛教的形式,在其組織僧團的事業中,亦保持了漢地佛法的優良傳統,戒律以四分律爲主,而沒有取藏地有部的戒,在他本人入藏學法期間,盡管素食條件很困難,仍保持漢地優良傳統而不食肉。老上師深懷\\\\\"轉末法爲正法"的悲願,在四川、上海、五臺山等多處廣建道場,組織譯經等,尤能視戒律爲根本,以身作則。其親子有生活困難來寺求助,上師毫不動私情,反嚴加呵責令去;上師從不單獨會見女客,他的女兒來看他時,因是至親,侍者師認爲在旁不方便,擅自就走開了。結果爲老上師喝斥雲"女人來了,你怎麼可以走開呢!"其持戒謹嚴若此。老上師整個身心都撲在住持僧團、弘揚正法上,的確也一度出現了正法興盛的迹象,此與宗大師之事業頗爲相近。當初西藏佛教出現種種流弊瀕危之際,宗大師以戒爲本重整聖教,與其弟子共發宏願誓欲住持正法五百年,結果從那時起,正法確實在西藏住世了五百六十余年。海公上師住持的僧團當時影麘很大,惜因衆生障重,海公上師法脈瀕乎中斷,至今親近過老上師而能承其事業的大德爲數已不多,如此殊勝的法流亟待後繼有人,這擔子正在青年一代尤其出家人身上。 敏公法師強調清淨持戒的僧團即是正法住世之根本,使佛法能長久不衰廣利未來之有情故。輿海公上師同時代入藏的前輩大德中,如法尊法師等人側重于從事譯經等事業,真正組織僧團住持正法的只有海公上師這一體系。由老上師的大志弘願成就了這一支圓融顯密、兼具藏漢佛教優良特色的清淨法流,四衆弟子應加珍惜,要發願繼承老上師的悲願及未竟之事業。敏公法師鼓勵諸出家比丘及佛經贈送處的大心居士共同努力,住持道場的責任越重,以後果報就越大,于此必須放下現世,從後世著眼。我們的僧團須流動性小,穩定和合,教學方能圓滿。法師期望學僧弟子不要見異思遷,虛耗歲月,不要視道場爲暫時棲身的所在,應切實地發起悲心,擔荷正法,踏實地積累福德資糧,才能開發智慧。不論是出家人還是居士,修行不是跟在師長身邊轉就叫做依止,關鍵是要運用佛法于境上,能息滅煩惱,以無私悲心運用智慧方便。有的學人急切地(一日連聽五盤八盤)聽完一遍甚至幾遍《菩提道次第廣論》磁帶或其他一些法,就以爲學會了佛法,要出去弘揚,連開始這個"依止法"還不能領會,而將其抛開了,從頭錯起就會一直錯下去,豈不顛倒

   ……法是用于對治毛病的,不是用作求名聞利養的工具。如果經論看得越多脾氣越大,學法徒增貢高我慢,人我、法我擡得越高、抱得很牢,我執日深,背道而馳,又怎麼能實現學法的目的,證到空性(人、法二空)呢

  倘若背熟了叁藏十二部最多成爲一個學者,佛法的意趣會被抹煞了。目前學習《廣論》須要從心上淨化自己而學,思維討論切不要死于句下。

  法師說,我們今天紀念海公上師,主要在于繼承海公上師的志願,努力實現及發展海公上師的事業,而不僅僅在于供品之多少,及壇場莊嚴的形色上也。

  摘自臺州佛教-4  (居士 法祥記)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師簡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