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依需知(一)
敏公上師關于皈依的開示
我們要進入叁寶之門,首先就是要皈依叁寶爲入門之法了,我們沒有皈依以前,大家都根據自己的煩惱去造業,造了業就在六道輪回裏邊受苦,這樣子反反複複,無始以來我們不知已受了多少苦。如果我們再不想受苦了,那麼該怎麼辦呢?這就必須要依靠叁寶了。依靠叁寶的力量,使我跳出這個輪回的苦海,這個就叫做“皈依”。“皈依”也是鑒別我們是不是佛弟子的一個標准:是佛的弟子,必須是受了皈依的;不是佛的弟子,就是沒有受過叁皈依的。不管是氣功師也好,其它宗教徒也好,雖然他們也忠誠地信仰他們的教主,信仰他們的教典,但是他們的教主沒有佛陀圓滿無邊的功德,他們自己還處在生死輪回之中,何能教人出輪回苦?他們的教法,不能淨諸煩惱,出生死海,得安樂果,雖能勤修,仍不能脫苦,他們的皈依對象不是叁寶,所以這些都不是佛弟子。佛弟子依靠叁寶,能夠超出一切苦,不但是叁惡道的苦,同時看到人天乃至色無色界都有苦,更甚者,生人天還是無常,業果受盡以後仍會下墮,乃至地獄。所以對輪回中一切人天的苦,都要解除,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叁寶。反之,其它宗教一般認爲能生入天堂,就萬事大吉了。因此,我們若真正要解除一切苦惱的話,除了皈依叁寶,其它是沒有一點辦法的。
由此而論,我們對“皈依”這件事情,要看得慎重一點,不要輕描淡寫地,磕個頭,遞個紅包,起個法名就對了,就算皈依了。這樣子,一般是得不到皈依的!要得到皈依的體,是有條件的。佛教講緣起,緣起就是一個法要生起來,有其一定的因和緣,因緣具足,法就生起來,因緣不具足,那怕差一點點,這個法是生不起來的。那麼,我們說要皈依叁寶,這皈依叁寶的體(無表色),它生起的因緣是如何呢?依佛教言,皈依有皈依的因,即自己要發起皈依的心,還要有皈依的緣,什麼是皈依的緣呢?第一要有如法的師父,設如法的壇場,還有,如我們發的紙上寫的,皈依儀式,迎請叁寶,忏悔業障等等,這些都是皈依的緣。如果因緣具足了呢,當然,皈依體就會生起。這中間最不可忽視的一個,就是皈依的因,自己一定要發這個皈依的因,自己若沒有發心的話,縱使緣再好,皈依體還是生不起來的。
所以我們對每一位來求皈依的人,先要把皈依的內涵跟你們講清楚,使能真正得到皈依的體和利益。盡管授皈依的地方很多,是不是能得到真正皈依的,還不敢說,主要看你自己皈依的心發了沒有。那麼,什麼叫皈依的心呢?最起碼的,對于這個,我們學過的《俱舍》裏邊講到的,六道輪回中叁惡道的苦,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地獄、餓鬼一般人看不到,畜生之苦,大家都知道,黃牛爲人幹了一輩子活,挨鞭抽打不說,老了還被殺掉來吃。活的猴子把腦殼打開,用開水醬油辣椒澆進去,就吃,算是名菜。一盤活的蝦子,一陣開水澆下去燙得蝦子顛狂亂跳,用來供膳。還有“全騾上市”,把騾四腿夾住,在騾身某部澆開水,燙熟了,割下,端給顧客享受,而騾還在廚房裏拼命嘶叫——慘!這種惡道苦,《廣論》、《瑜伽師地論》等都講得很多,我們要生起恐怖之心,害怕自己墮入惡道受苦之心。再進一步,對整個輪回之苦都生起恐懼之心。再進一步呢,對一切衆生墮在輪回受苦,我們要生起大悲心、菩提心,要把他們全都救出來,都不受苦。這就是叁種發心。第一種,最初對叁惡道的苦心生害怕,希望解脫惡道之苦,能得人天暇滿之身的,這是下士道,屬于低層次的。第二種,對輪回六道,包括人天,感到都是苦,不希望再受這輪回之苦而求解脫叁界的,這是中士道,屬于中等層次的。第叁種,看到一切衆生都在受苦,不但自己要脫離輪回之苦,要把一切如母有情都救度出離叁界,都離開這個輪回之苦,這是上士道,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屬最高層次。
所以,皈依的前提,首先是要看到苦,想到自己或父母有情受叁惡道的苦及輪回六道的苦,要生起恐怖心,這是第一個條件。如果根本不生恐怖心的話,感到無所謂(愚癡!),那麼這個求救的心也沒有了,就是說皈依的心也就沒有了。什麼叫“皈依”呢?皈依就是求救,依靠一個崇高有力的對象,求他來救度我們,這個就是皈依的心——動機。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恐怖,沒有害怕的事,那還要依靠誰呢?當然,就不需要依靠了。所以說,;首先要生起害怕受苦的恐怖心,對叁惡道生恐怖心,繼而對輪回六道生恐怖心,再進一步對一切如母有情在輪回中受苦,生恐怖心,發起救拔之心。我們自己害怕受苦,推而知之,一切有情都害怕受苦,因此設法使他們都脫離苦。這叁個心雖然層次不完全相同,但是這個生起的恐怖之心是一樣的。這個生起的對叁惡道或者對輪回之苦的恐怖之心,是皈依的第一個要素。單是生起了恐怖之心,夠不夠?還不夠。生起了恐怖之心之後,我們要進一步追求如何解決這個恐怖呢?這就是說依靠誰來救拔我們的苦難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叁寶!除了依靠叁寶,此外是沒有第二個能救度我們的苦難的。試看曆史上那麼多宗教,那麼多哲學,真正能自己脫離苦難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佛洞悉宇宙真理,所以他自己真正地解脫了一切苦難,並且斷絕了苦難之因,這是佛寶。佛陀把自己脫離苦難的方法,詳細地說教給我們,這是法寶。依照佛陀所說之法,如法修行而得證驗的,這就是僧寶。我們只有依靠這叁個救命之寶,才能獲得救度。所以說,我們若要解決苦難的話,若要對苦難所生恐怖之心,徹底解除的話,唯一的道路,就是皈依叁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叁個寶,缺一不可,而實際上叁者是聯系成一體的。
總的歸納起來,我們要生起皈依的心,就是要有這兩個要素:一個是對惡道、對輪回之苦生起恐怖之心;第二個呢?如何解決這個恐怖,我們要求救于誰才能得救呢?唯一的是求叁寶——依靠叁寶。這二個心有了,才算是皈依之心有了。
(接《教學通訊》第1期:皈依須知(一))皈依的緣呢,在叁皈儀式上都寫明白了,並且也預先講過的。先是迎請十方叁寶降臨爲作證明,二忏悔自己過現業障,去除障礙。又皈依所要說的羯磨詞,乃至最後回向,依此認真、明白地做了,就能得到皈依。此外在皈依前,僧衆爲你們念的心經及回遮偈,也是驅除皈依中的魔障使皈依能順緣得到的一個緣起。
皈依叁寶,皈依體得到之後,就是入了佛的門,爲佛弟子了。那些以前在佛前面發了誓願護持佛弟子的護法菩薩也就在你身邊護持你了。但是,假使自己皈依的心沒有發起來,盡管你參加了極隆重的皈依儀式,皈依體是沒有的。表面上是皈依了,實際上佛教的門並沒有進去,在佛教裏邊也沒有你這個人,仍是個門外漢,當然護法菩薩也就不管你了,因爲他們是專門護持佛教、護持依佛修行的佛教徒的,對門外漢,是沒有責任來保護的。
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檢查,不論過去皈依了的,或者現在要皈依的,這個皈依的心生起沒有?(當然已皈依過的,還要檢查羯磨文對了沒有等等)沒有生起,皈依體是得不到的。今天大家要皈依了,這個事情一定要跟你們講清楚。這個皈依的心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你們自己生起來的,其他的緣呢,我們可以爲你們代辦或幫助,發心非要自己不可。
世界上有各種宗教,種類很多,包括氣功師(鬼神教),信仰它們的,有沒有用處呢?信仰它們之後,也可以除去世間上某些苦難。譬如貧困啦,或病難啦,鬼擾啦等等,在一定範圍內,也能解除,因爲他們也在過去世培了些福,修了一些禅定,在現世有一定的威勢,或一定的神通(氣功師一般是鬼神報得通,非禅定修得之通),可以做一些小小救苦的事情。但是他們不懂業果,不知忏悔去消除業障,根子沒有除,所以他們所做的,只能是挖肉補瘡,這邊問題好象解決了,但不久又翻了,或那邊又出新的毛病了,因爲業力仍存在著嘛。而且他們的教主,本身就沒有解脫生死輪回之苦,甚至惡道之苦,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如果我們依靠他們,是解決不了真正苦難的問題的。只有皈依叁寶,才能解脫世間一切苦難。從這點來說,我們能夠皈依叁寶,實在應該感到是最大的幸運。
我們皈依叁寶之後,對其他的宗教的教主或神職人員,能不能恭敬他們呢?他們也是勸人爲善的麼。西藏一位大德,帕邦喀仁波卿曾說:對于天神,或外道教主等等,莫說去皈依,依靠他,就是以崇敬的心態,對他們起了恭敬心,合個掌,皈依體就會失掉的。所以說我們皈依叁寶之後,一定要注意,對一切天神,什麼神廟、教堂等等,決不能向他們五體投地地禮拜,或求什麼願的,乃至起個恭敬向往仰慕之心也不行。否則,就會失掉皈依體,也就不成爲一個佛弟子了。本來很不容易才能得到的皈依體,卻這樣很輕易地就失去了,豈不太可惜!所以說,一定要注意。
那麼對這些神、主和神職人員,我們對他們的關系該如何呢?只能是朋友與朋友之間,互相幫忙,互相尊重的關系,不能對他有崇高向往仰慕恭敬的心。假如說,到醫院裏去看病,那個醫生是信耶稣教的,有的人就問了,能不能請他看病呢?這個問題不大,你是付了錢的,請他看病,他是依醫學知識給你治病打針、開方吃藥等等,這是朋友之間的關系,大家禮尚往來,朋友之間的打交道,沒有關系的。但不能有對他們所信的教,有依靠求救的心。對練氣功的醫生亦同樣。但你如果對氣功師醫生,于他的氣功神通起了信仰,請他以氣功替你治病,如果對信仰耶稣教的醫生,相信他的教義教主了,請他給你做什麼禱告了,以這種方式替你治病,不行了,那皈依體就會破壞了!這個問題,也是要注意的。
皈依須知(叁)
(接上期)此外,就是在皈依之後,還有許多事情必須要注意的。首先是對叁寶的功德,要好好地去觀察,如佛陀的身、口…
《歸依需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