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淨法師四念處禅修開示錄1(叁 疼痛、昏沈與散亂)

  宗淨法師四念處禅修開示錄1(疼痛、昏沈與散亂)

   (叁)體驗四大/處理疼痛、昏沈與散亂

   大家有沒有去體驗一下腹部起伏?腹部起來的時候,你明明白白的知道腹部鼓起,當腹部落下去的時候,你明明白白的知道腹部落下去。當你這樣安住,觀察下去,你觀察到的內容會慢慢地豐富起來。已經有一些禅友昨天小參時報告,把注意力放在腹部上,腹部就好像變成了一個氣球。吸氣的時候,這個氣球在膨脹,其實這個就是對風大的體驗,佛法裏面講到任何的色法,都有地水火風四大所形成,我們怎麼來理解四大呢?從我們禅修的體驗上來講,那就是南傳所說的勝義谛,那怎麼理解呢?地大的特性就是堅性,地大表現爲硬軟的特性,有的人感受到身體像石頭一樣,或者感覺特別柔軟,還有些人感覺到身體特別沈重,有的時候感覺到身體特別輕盈,那這個時候,你就體會到地大了。水大是一種濕性,就是我們身體裏面感受到的通暢和不通暢的感覺,粘性。風大,是指身體的運動性,還有支撐性。身體裏面有一種支持的感覺,身體緊張的覺受。火大,身體冷熱性。如果你體會到這些覺受,就是佛教裏面說的體驗到色法。這是可以直接體驗的,不只是一種概念,但是佛陀告訴我們,色法雖然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但是地大無法單獨的存在,地大裏面已經包含了其他的叁大,四大無法獨立的存在,任何一個色法都有四個方面的特性。我們直接體驗的,就是色法給我們造成的各種覺受。具體來講,當你真正能夠靜心來體驗到腹部起伏的時候,你多多少少四大都能體會到。可能一開始,你就只能體會到風大。所以不要小看這個腹部起伏,其實你能觀察到非常豐富的內容。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只要覺知到腹部起伏,你心的覺知力就被開發出來了,你的念力就一次一次被訓練,得到增強和發展了。隨之,當你的念力提高了,你的定力就會被開發出來了。因爲你的心能夠比較自然地安住在這裏,不會有太多的拉扯,當然這有一個過程。如果你的心相對穩定在腹部,也就是你的定力增加了。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你的心才能夠慢慢地比較清靜了。這個時候你再來看這個地水火風,你就能看得比較清楚了。所以我們這個坐禅看似非常簡單,好像只要把你的心放在腹部起伏上,但是它的內容非常多,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它。

   我們在座的人現在面對最多的問題可能就是,這顆心安不住,老是跑掉。所以首先你要告訴自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正常的,如果現在我們的心讓它幹什麼工作就幹什麼的話,那你就不是普通人了,用佛教的話來講,從無始劫來心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地了解它, 訓練它, 總是這裏走走,那裏走走,所以有一個詞叫做心猿意馬。其實我們心已經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性,我們禅修就要這樣接受它,千萬不要懊惱我們現在的狀態,其實這個就是我們心。我們只有先接受它,才能慢慢地了解它。就像小孩子一樣,你怪他調皮搗蛋是沒有用的,你只有慢慢地了解這個小孩子的脾氣,然後慢慢引導他,然後小孩子就能得非常有能力。越調皮搗蛋的小孩,其實他的能力越強。所以這個心會跑是沒有關系的,關鍵是你是不是能夠在這個基礎上了解它和訓練它。這本身就是我們禅修很重要的一個內容。最重要的是,你的心跑掉,你什麼時候能夠覺知到它跑掉了,如果當下心一跑掉,你就能覺知到,這就不是什麼問題。所以現在我們禅修最重要的課題是把我們心的覺知力開發出來,你心當下跑掉,你當下就覺知了。

   大家另一個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昏沈。如果大家早上起來昏沈,可以多做做頭面部按摩,把自己的耳朵搓熱,這樣也能防止在冬天感冒。這個方法,在佛陀的經典裏面也有,佛陀講的方法都是有實際可操作性的,不會講很玄的東西。這樣的話早上的昏沈就會容易比較好處理,或者坐禅之前能夠經行一下,那樣更好。昏沈的發展其實是有一個過程的,不是說一昏沈然後你馬上就睡著了,首先當昏沈起來的時候,你的心會變得非常遲鈍,同樣你身體覺受也會發生改變,我個人體驗就是當昏沈起來的時候,你的背部就會變得非常沈重,慢慢會延伸到你的頸項部位,然後會到頭部,再到額頭,好,到了你的眼皮上你就要打瞌睡了。講到底,真正要能夠處理昏沈,你心的覺知力要非常強。當你在早期感受到它的時候,你就要能夠做出調整。這樣昏沈才能夠在禅修裏面通過調心來處理,不然等你頭都低下來了,呼噜都打起來了,你還想處理昏沈那是不可能的。禅修裏面最重要的是開發我們的念力,也就是心的覺知能力,這是根本,這是真正的關鍵。現在請大家把心安住在腹部的起伏上,當你明明了了的覺知到一次腹部起伏,那你的覺知力就增長一分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

   我發現就是早上好象第一坐就是沒坐多少時間,大家就開始換腿比較多,那這個時候呢,盡量,要讓我們的心呢,能夠去觀察,就是,什麼東西在讓我們換腿(呵),一般開始就是不舒服,肯定一般是不舒服,那要學會去觀察這種不舒服,啊,腿的這種脹,腿的痛,腿的麻,或者腰部啊,或者其它部位的這種不舒服,那我們去觀察,學會這個觀察這個東西,把這種不舒服的這種苦受,作爲我們禅修的目標,一定要學會這樣去的啊,學會這個觀察呀,對我們以後非常有用,說實話我們一個人那,任何一個人,他難免以後會生病會怎麼的話,你如果這個東西學會觀察,對我們以後受益非常大,因爲,你到時候真的學會觀察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單純的身體上的這種,生理上的這種痛苦啊,它畢竟是有限的,但如果你對這個身體的這個或者生理上的這種痛苦,如果我們,心,如果沒有一個,對它有一個這樣的承受這樣的一種認識的,正確的這種認識,正確的承受能力的話,哎,那個,比我們的心的,造成的這種苦啊,它這個是幾倍的,叁倍的,或者幾倍的,更加的痛苦,就是講我們心裏面造成的苦,比單純我們身體的苦啊,其實,它那個更,更多一點,如果我們相對來講如果能夠通過這種觀察,然後認識到其實單純這種身體上這種苦,你如果有一個正確的我們的心這樣的一種態度對待它的話,那麼,到時候你發現,這個痛苦它會,會這個成倍的下降,這個本身就是我們也是一個學習的非常好的一個,一個內容,所以這個受念處,也是非常重要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