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光
念阿彌陀佛之名,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你可能會說“我怎麼沒有見佛光呢?”“它怎麼沒有照我呢?”
你要啥照你?你心中一念疑慮,佛光就被遮蔽住了。
你只是念佛的名字,沒有念佛的功德,佛名號功德的內涵你沒有接受,你這不是真正念佛。佛號沒有激發你的心,你的心智沒有開,不能接受慈力,那麼你就不見佛光。
不見(佛光)不是不得加持,只是你沒有睜開眼睛。你閉著眼睛說“爲什麼我沒有見太陽呢?”
睜開眼睛就對了。
把我們的疑情一放,就見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隨順彌陀的無礙光明,心智就開,即見彌陀不可思議的法光、智光、慈悲光、方便光、威德光、無余光、遠離見思二惑的光,這是心光普照啊。
如果我們不睜開心眼,只睜開自己的肉眼看,說“哪有(佛光)啊?我說“ 有啊”。大殿裏有。
瑞相是有的,瑞相只是一種鼓勵,一種加被。現在許多施教的人叫人執相,這個光那個光,給人帶來許多困惑。
放下我們的勞慮,真是輕安。這就是彌陀大光照你,令你身心輕安。
有可見光,有法光。不要把法光混淆爲可見光。可見光是濁光,是世俗之光,是染著光,是相光,不是細微妙光,細微妙光是心開意解。
現在學佛人追求粗光、色光的人多一些,追求心光、覺醒之光、智慧慈悲之光的越來越少了。
參一參“忏悔”
徹悟禅師說:真正淨土行人,不須忏悔。爲什麼善導大師要人忏悔?並說忏悔叁品?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家參一參。生死了不了就在這個地方。
說功夫
有人說有功夫,業障一犯,啥功夫都找不到了。
唯有佛的願力放大光明,可以攝化衆生,饒益有情。
是名號功德厲害,不是你念名號功夫厲害。
心光與名號相應,當下解脫,當下成就。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現在許多大德說“念佛的人多,萬中無一二往生。”說的很慈悲,我看心裏黑著呢。這些大德不象善導大師這麼講:“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信願即成。這些大德說得大家黑雲壓頂,信心摧毀。
信、願、行這叁個次第真是不能忘掉。信忍、順忍是一切法門所不能少的,不知這些善知識爲何方便,摧毀人的信心?我搞不懂。希望大家參一參。
很多人在交流淨土法門時,以摧毀別人的信心爲樂。本來人家都夠害怕、夠膽小、夠倒黴、夠苦了,再把人搞得無依無靠。
說專說雜
善導大師說:“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叁五。”
如何是雜?
雜修者不知佛的願力、佛的教誨、佛的功德,佛的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慈悲不舍,以爲阿彌陀佛的果德不圓滿,就必然會産生雜緣。
並不是彌陀的果德不圓滿,而是你的心不圓滿,心不與佛願相應,現下的利益就喪失了。
敢不敢放下(雜緣),不敢放下那就慢慢去修。爲什麼要雜修?你感覺還不圓滿,還得修點密、參點禅來彌補。這一味還不具足,再添點辣椒面、胡椒面。雜修行不行呢?行。只是現時的利益不得圓滿。
雜毒 苦難無邊,現世不得安穩。
“雜緣亂動失正念故”,這句話說到根本處。心不圓滿,才會雜緣亂動。
雜修就是跟隨自己的煩惱、情緒、愛好,在還沒有了生死之前,到處以偷心求法。想走捷徑,想占便宜。殊不知捷徑處都是彎路,得便宜處失便宜。
因爲有貪心、賊心,就不能與佛法相應,雜緣亂動,不可收拾。古德說“打得念頭死,許得法身生。”
不生決定利益之前不可雜修。若得真實究竟利益,轉身護持他種教化是可以的,學教、學密各有對機的因緣。法以對機者殊勝。
生死是最大的事情。你搞雜緣、搞名堂、搞虛假,來武裝自己,得不到了生死的利益。
爲了生死而如此行持,這是正因正緣,這是最根本的。一旦菩薩了生死啦,不懼後有啦,再說。
不懼後有了,那就無我了,你那個大無我的境界現前,但爲饒益衆生,就可以修方便法。
我們漢地的人,大家學這個淨土法門,就認爲只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認爲這就是專修專念,不知道阿彌陀佛是幹什麼的。這是一種流弊。
漢傳佛教已經把人推到死角。許多施教的人教人“什麼都不能幹,一句佛號念到死。”但施教的人都不是這麼幹的。
有人對我說:“啥都不能幹,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我說“你吃不吃飯?”他說“吃呀。”“看不看電視?”“看。”“看報紙不看?”“看。”“與兒女談話不談?”“談。”我說你雜不雜啊。念其他佛號都不能念,佛經也不讓看了。不知啥叫雜?
煩惱是雜,有對是雜,不知佛的無礙力是雜,不發菩提心是雜,不知佛的名號功能的給予是雜,不知“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雜。
我們漢地傳播淨土法門的人走入了一個狹隘的地方。“什麼也不幹,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施教的人都不這麼作,爲什麼叫人這麼做呢?我搞不懂。
傳法者必須如法行。如法作如法行才能如法傳啊。許多傳法者叫人這麼做,這種傳法是不真實的。
漢地的淨土法門有一個委曲的地方,有一個黑暗的地方。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維這個問題。爲什麼大家要走這麼多彎路?爲什麼這個專、雜大家都認不清楚。
隨順佛願佛語就是專。善導大師說的這個專,不是叫我們啥也不要幹。他沒有這麼說。
只是說在菩薩未了生死之前之要專修專念專憶,能迅速成就,迅速在生死這個無畏處得到安立,在佛的這種恩德、願望、無畏、慈悲的攝化處徹底地靠倒,靠倒以後再來看世間,萬事萬物都明晰了,都不雜染了。要是轉不過來,我們就在雜裏,在內雜外雜裏徘徊、矛盾。想專呢又專不起來,不願意專,不安心專。有幾個人能專心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哪個舉手說“我來專念”
,我來供養你。很少人願意這麼幹。
“齋公齋婆”
很多人說:“老是念佛的人沒有能耐,那是齋公齋婆的事。”齋公齋婆都是大菩薩應世,不是觀世音,就是大勢至。
念佛人善報太大了。
歇下心來念一句佛號的人,太簡單、太明亮、太不可思議了、太難得了。能這麼幹,是大福報,只是這個福報成熟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