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我們每天都要過得很安詳、很快樂,不要過得愁眉苦臉;不要過得很無奈;不要過得心不安、不自在。解脫就是爲了解決內心的苦、煩惱、不安;解脫就是爲了當下就能夠離苦得樂,當下就能夠大安心、大自在啊!跟大家講的“直截根源佛所印”,直接契入解脫的核心,你如果是上等根器,根性夠的話,你就會有大丈夫氣勢,直接契入、直接去求證、直接去承擔。你要脫胎換骨,那是很快、很快啊!如果你的修行是爲了求神通、求感應、求禅相,還要多看一些奇奇怪怪、五花八門……那些來滿足你的好奇心,那你就繼續再繞吧!
這兩天我們陸陸續續讓大家回到大自然中來看最偉大、最深奧的法,你要慢慢的去體會啊!人類、衆生所追求的那些,任何偉大的大師、什麼大法王,或是什麼無上師,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比大自然偉大;絕對沒有一個人比大自然對你的生命更重要啊!任何大師都不會比大地對你更重要;任何大師都不會比風、空氣對你更重要啊!真正對你最重要的這個天地父母,你不去認識它,不承認它,卻一直地向心外去求法,認賊爲父;一直地在逃避它。人類是多麼的忘恩負義啊!你的苦、你的煩惱都是來自于你那個自我一直在做祟、一直不肯臣服、一直緊抓著,就是不肯溶入法界、溶入大自然;你那個自我一直要找特殊的、奇奇怪怪的,然後你就心外去求法、去求淨土。你這個波浪一直要設法逃離這個大海,看你怎麼逃?看你怎麼離?那是你的顛倒夢想啊!
解脫不是心外去求,解脫也不是去抱住任何大師、抱住任何大法王、抱住任何什麼無上師。佛陀很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真正的解脫者也都很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真正的解脫,一定要回歸法界啦!所有的善知識只是一個指月的工具,他們只是一條道路,協助你透過這個踏板、透過這條道路、透過這個手指去看到真理;去看到法界的實相,去了悟你的本來面目、了悟法界的真理實相。當你認清法界的真理實相之後,完全的臣服、完全的溶入、完全的回歸,這時候,你就能夠回歸到不生不死的涅槃界。但如果你那個自我不消失的話,它會一直做怪、一直梗阻你邁向解脫啊!
跟大家講的這些法,以及我們的禅修都是直接契佛本懷;都是直接協助大家邁向究竟解脫,你如果不願意承擔、不願意相信,那是因緣還不具足,你的苦吃得還不夠,你還會繼續再去找、再去尋、再去覓。這也是個人的因緣,那就等你的苦吃夠了,等你十八般武藝都玩過了,最後還是找不到安心,你才會回來,才願意來看這最平凡、最平實、最平淡的大自然法界的真面目。看你逃多久,你的苦就持續多久;看你什麼時候能夠轉過來、能夠真的認清,你的苦當下就能止息啊!所以阻斷你解脫之路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顛倒夢想啊!
今天天氣很好,我們這幾天在這裏,真的大家是相當有福報。在這寒冷的冬天,靈泉禅寺常住方面給我們各種方便,而且也都全力的來協助我們,包括叁餐能夠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你能在這裏專心的禅修,別人在護持,你有好好的感恩嗎?有好好的在用功嗎?還是坐在禅堂裏面浪費你的生命,虛渡你的光陰呢?衆生的恩很多、很多,我們要好好感恩,好好珍惜啊!如果你不知道恩,你的慈悲之心從何而來?再來,就是你要好好去體會天地父母對我們的恩。學佛如果沒有深深的産生感恩的心的話,你的學佛是失敗的,你的學佛是不會邁向解脫的。
現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靜慮”。佛陀在《阿含經》裏面常常跟大家、跟弟子們開示之後,然後弟子們,那些比丘、那些修行人聽了之後,就到安靜的地方好好的去靜慮。靜慮就是心靜下來,好好的去體悟佛陀所跟我們講的那些法,這就是進入內正思惟,去求真、去求證。你如果沒有經過這一番功夫的話,佛陀所講的還是佛陀的。你沒有真正品嚐到、真正體證到的話,那還是別人的。所以你要經過“靜慮”,也就是止觀雙運的過程,你才會真正開智慧。你真正體悟、體證到之後,你內心就會有很大的震撼:“哇!原來如此。”然後確信如此。禅修就是讓我們放下萬緣,然後進行止觀雙運。
在《阿含經》裏面有提到,如果你從止,也就是從修定方面契入,懂得轉變;懂得把這個定運用到“觀”方面的話,修于止,然後你也會成就于觀。你的觀察力也會很敏銳、很客觀、很如實。如果你對修止方面、修定方面,有所不足;有所欠缺的話,沒關系,你也可以從“觀”入門。《阿含經》裏面一樣有提到,修于“觀”也會成就“止”啊!有沒有?這在上課的時候都有跟大家提過。“止”、“觀”,如同鳥的兩翼,它是相輔相成啊!所以你一樣也可以從“觀”入門,不一定要從“止”入門。那你要怎麼樣從“觀”入門呢?一樣,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好好的去體會善知識所講的這些法義真理。
現在跟大家提醒幾點,你可以從這方面再深入、再切入。等一下我們到大自然、到戶外禅修,也是一樣,這幾點,大家可以把握、切入,看你要從哪一點切入都很好,你要去體悟、去求證。就好像說我跟大家講的這些真理、這些實相,都是經過我自己求真、求證過來的。對我而言是真的,但是對你而言,你還沒有體證到以前,你還是會有很多的疑,沒關系,有疑你就去求證。就像跟你講的現象界的一切、法界的一切,都是無常生滅、流動變化,那你就處處要去求證,從接觸的空氣,從風、從雲、從一切現象裏面你去求證。真的是無常嗎?真的是這樣嗎?你要去求證啊!
再來,無我。爲什麼佛陀一直說無我呢?真的無我嗎?爲什麼經典裏面都講無我呢?我怎麼樣去體會、去體證到無我呢?像這方面你也要深入去體悟。以我個人走過來跟大家分享的是,你要體悟無我,你就要體悟到無常跟緣起甚深。我們這個小我,這個身體,是由法界大自然——地水火風空這些元素所組合而成。有地水火風空,識就會産生。所以你要去體會:“我們的生命真的是由大地所組合而成的嗎?真的是由流水、由太陽、由空氣、由空間這些所組合而成的嗎?爲什麼說天地是我們的父母呢?真的嗎?”你要去求證啊!這是真正修行的解脫關鍵啊!大家不要小看這些問題,這是揭開生死之謎的核心問題。不管你再怎麼神通廣大,你如果沒有深入切入這些問題的話,你的生死未了啊!你不會知道你的本來面目啊!
你真正要了悟你的本來面目,就是要切入到生死問題的核心來探討。你要去探討:“我這個生命的存在,真的需要大地的支撐嗎?真的需要大地的養育嗎?我這個生命的存在,真的需要大自然的空氣的長養嗎?真的需要仰賴大自然的空氣嗎?如果沒有大自然的空氣,我能不能活著呢?我這個生命的存在,真的需要依靠大自然的水嗎?我如果不喝水,可以嗎?這些水,我能不能自己創造呢?可不可以不要仰賴大自然的水呢?我的生命能源真的是來自太陽嗎?如果沒有太陽,我能不能活著呢?如果是這樣,那爲什麼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太陽的重要呢?爲什麼我沒有感恩過太陽呢?我真的是忘恩負義嗎?我真的是不知恩嗎?”等一下到戶外禅修靜下來的時候,包括你走路的一步一腳印,你都要好好的去體會、去找尋我們的本來面目,好好的去認清我們的父母。
在你還沒有認清、確認以前,你要不斷的去求證。這是一條快速邁向究竟涅槃的解脫之路。如果你不知恩,你的生命會充滿著抱怨、充滿著煩惱、充滿著不安、充滿著苦。如果你了悟了生死大事,認清了自己的實相;認清你跟整個法界的密切關系,你當下一定會知恩。當你知恩,你就會感恩啊!你就會疼惜自己、疼惜衆生、疼惜這個大地啊!知恩、感恩,你就會報恩。你會以慈悲之心來善待一切衆生,沒有貪、沒有瞋。當你真的了悟了真理實相,你的無明也就破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