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契入無爲
佛陀所跟我們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這是泛指一切的修行法門,但這些都是屬于有爲法。不管你是持咒、唸佛、參話頭、參公案,或是打坐、誦經、禮佛、行善、布施、求福……種種法門,都是屬于方便法、有爲法。不是說這些方法不重要。這些方法很重要,就像我們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我們需要有很多的玩具讓我們玩。如果沒有這些玩具的話,你會哭、會吵、會鬧不容易靜下來。但是要知道喔!這些玩具都是爲了讓你不必再玩這些玩具,而這些玩具它也只是協助你成長啊!同樣的道理,一切的有爲法,都是要協助你來到無爲法;各種修行的方法,都是爲了要讓你來到不必修行啊!所以不要一直堅持、執著在那個有爲法上面。要知道!它只是協助我們成長、協助我們渡河的工具,你不要一直執著在那個法上面。所以《金剛經》就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是告訴你要把有爲法放下,你才能夠登上涅槃彼岸啊!
但這又不是說你放下有爲法之後,那就什麼都不修、什麼都不做,然後就入涅槃,就解脫自在。未必啊!這裏面有個重要的關鍵,就是你要契入無爲啊!而這個無爲,跟一般那種不修行、懶懶散散、渾渾噩噩的無爲,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會錯意喔!要知道!所有的有爲法,都是要讓我們契入無爲。而這個無爲,跟大家提示一個要點,大家可以慢慢去體會。
當你要進入睡眠,你用各種方法的話,你的方法用的越多,你反而越不容易入睡啊!如果你的睡眠不好,你用一個方法讓你的心甯靜下來,但是在入睡前,你還是要把那個方法放下,你才能夠入睡。包括睡覺,它也是屬于無爲法,你要進入睡眠,那也是無爲喔!如果你還在不斷的持咒、唸佛,或是不斷用其他的方法,一直希望自己趕快入睡;一直喑示自己要入睡;一直強迫自己要入睡,你越用功、越用力,反而你會越睡不著啊!所以各種有爲法,它只是讓你的心靜下來,然後你就要放下。當你全然放下的時候,這時候契入無爲,你才能入睡。包括早上要醒來的時候,這個醒來也是無爲法喔!難道你醒來,你還要用各種方法,把自己叫醒嗎?鬧鍾是在幫忙叫醒我們。沒錯!但那是外在的一些方法,它在幫我們定時。事實上,你自己要醒來,那是時間到、因緣到的時候,就自然會醒過來,你的自我意識對醒過來,那是起不了作用的。你要醒過來,那是因緣到的時候,自己就會醒過來的。所以,醒過來也是無爲啊!這必須要大家慢慢地去體會,你要見法,要溶入法流裏面,你是要用無爲法啊!
只要你有自我,你就沒辦法體會到無爲法。有自我,它一定會用盡各種有爲法;一定會緊緊抱住各種有爲法。只要你還緊緊抱住各種有爲法,你就沒辦法看到大自然的法、沒辦法看到這個法本自然啊!因爲你如果還在用有爲法的話,那你就還封閉、閉鎖在那個用自我金鍾罩罩起來的世界。這樣的話,你用那個自我去見法,你看到的也是你所要的,你看不到大自然的法。唯有你把那個金鍾罩去除掉;把那些有爲、自我放下,大自然的法流它才會自然如實的顯現。當你把金鍾罩去掉的時候,大自然的法流,它會自然地穿流過你那個空的身心;你不空的時候,大自然的法流它沒辦法穿越、沒辦法流進你的心湖啊!所以無爲就是你放下各種的方法,你只是保持清醒明覺就好了。記得!你就只是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
第一步的覺性開發出來之後;再來,就是保持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然後就要進行止觀雙運。這個“觀”,不是用自我刻意去想像、去造作,不是那些啦!這個“觀”是讓大自然的法流穿流而過,你只是如實的去觀察;如實的去體悟;如實的去覺知、覺察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它的實相。這樣而已。所以這個“觀”,你不要又落入那個自我的觀想、想像,去觀想什麼、觀想什麼。觀想你心目中所要的那些幻相,那都是自我所造的幻想。這裏所說的“觀”,它是進入直覺。記得!真正的“觀”那是沒有自我的,它就是進入直覺,你的心是空的,沒有用各種方法,只保持明覺,讓大自然的法流自然地穿流、自然的顯現。當你的心進入直覺,那就是覺悟啊!用那沒有汙染、沒有扭曲的心去體悟。當你體悟到的時候,你就會開悟,你會說:“喔!原來是這樣啊!”所以你要見法、要溶入無常法流,你就是保持無爲、涅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