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出息念 第四節、經文淺釋

  第四節、經文淺釋

  應當如何修習入出息念呢?

   要修習入出息念,就必須依照佛陀的教導。佛陀教導修習入出息念有很明確的次第。這種次第在所有經典裏的教導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這裏,我想舉出佛陀在《長部·大念處經》(Mahàsatipaññhànasuttaü)裏面的教導。在這部經中,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修習方法:

   ß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agato và rukkhamålagato và su¤¤àgàragato và nisãdati pallaïkaü àbhujitvà ujuü kàyaü paõidhàya parimukhaü satiü upaññhapetvà. 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

   Dãghaü và assasanto `dãghaü assasàmã”ti pajànàti,

   dãghaü và passasanto `dãghaü passasàmã”ti pajànàti.

   Rassaü và assasanto `rassaü assasàmã”ti pajànàti,

   rassaü và passasanto `rassaü passasàmã”ti pajànàti.

   `Sabbakàyapañisaüvedã assasissàmã”ti sikkhati,

   `sabbakàyapañisaüvedã passasissàmã”ti sikkhati.

   `Passambhayaü kàyasaïkhàraü assasissàmã”ti sikkhati,

   `passambhayaü kàyasaïkhàraü passasissàmã”ti sikkhati.û

   “諸比庫,于此,比庫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結跏趺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

   這一段經文是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修習次第。在此,我想先依照緬甸傳統的解經方式——nissaya,依句釋——的方式來簡單地解釋這一段經文,然後再進一步作詳細討論:

   “諸比庫”——是指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受了具足戒的比庫。佛陀舉出比庫們爲說法的主要對象,當然也包括所有的禅修者。

   “于此”——是指修習入出息念之人所依止的佛陀的教法。

   “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是指修習入出息念的適當場所。安靜的環境有利于專注呼吸,有利于培育內心的平靜。在剛開始修習入出息念的時候,先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特別是對初學者來說,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素。初學者的心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因此對外在環境的要求更高。他應先找一個沒有幹擾、少噪音、少障礙的地方,去到那裏之後,結跏趺坐。

   “結跏趺坐”——能夠雙跏趺當然最好;如果不行,不要勉強,單盤也可以,再不行的話散盤也可以。

   “保持其身正直”——把身體坐正直。

   “置念于面前”——將正念現起于面前,將正念確立在自己的業處,即鼻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

   接著的ß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û這一段巴利經文非常重要。

   So意思是他,即禅修者。

   satova是sati + eva,sati = 念,eva = 只是。

   assasati意思是入息、吸氣。

   他只是把正念安置在自己的入息上。

   satova passasati, 是sati + eva + passasati。passasati意思是出息、呼氣。

   他只是把正念安置在自己的出息上。

   這是修習入出息念的第一個階段。

  一般上來說,禅修者從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一直到證入禅那,基本上可以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入出息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長短息的階段;

  第叁個階段:全息的階段;

  第四個階段:微息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入出息的階段,即:

   ß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û——

   “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第二個階段是長短息的階段,即:

   “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

  第叁個階段是全息的階段,即: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這裏“全身”(sabbakàya)的“身”(kàya)是指呼吸身,也就是呼吸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

  第四個階段是微息的階段,即: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

  這是佛陀在《大念處經》等聖典中教導入出息念的修習次第。下面,我們將依據佛陀的這些教導,詳細地討論修習入出息念的具體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