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與派別▪P3

  ..續本文上一頁久很久以前,內觀盛行全印度。一個來自緬甸的人若到印度旅行,會發現當時的印度家家戶戶都在修行內觀。各種不同的家庭,不分貧賤,男女老少,甚至包括家裏的仆人,都早晚練習內觀。不管你走到哪裏,都會聽到大家談論內觀,因爲內觀讓人受益良多。但很不幸的,隨著時光的流逝,大家開始把重心擺在宗教典禮、儀式,而忘記用科學的方法來了解內觀。

  法完全就只是一門純科學,心物的超科學:心與物質的交互作用,內在心物時時刻刻不斷流動的作用。內部的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但我們卻只會向外張望,把重點擺在外在的世界。如果有人欺負我,而我不懂得自我檢視內在發生的變化:我會變得燥怒,開始大吼大叫。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

  如果有人欺負我,那問題是出在那個人的身上,不在我。他做這樣的事情,表示他的內心已經浮起許多不淨雜染了。當這個人內心升起這些負面的東西,然後開始大吼大叫時,他自身就已經病了,不快樂了,痛不欲生了。爲什麼我要跟著起舞呢?爲什麼我要跟著吼回去,然後讓自己痛苦呢?除非你親身經曆過,不然你是不會了解我這在說什麼的。就好像摸火的經驗一樣,你去摸火看看,然後你就學會不再去摸它了。同樣的,你可以學會檢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怒火一升起來,你馬上就注意到了,火要開始燒你了。「看,火在燒我了!我不喜歡被燒啊!下次我要更小心。」或者,「喔,不好了,怒火又升起來了。如果我繼續燃燒怒火,我會被燒傷的。」也許你下次又不小心燃燒怒火了,那你就再一次好好觀察它。又一次怒火,就再一次觀察。經曆幾次後,你就會自己跳脫出來了。

  然而如果你不去觀察內在的實相,你會把注意力擺在外在的表象上,認爲那才是痛苦的本源,然後你會設法去改變外在世界。比方說,婆婆可能會念:「我們家現在就像地獄一樣啊!」如果你問她原因的話,她會告訴你:「都是因爲那個媳婦的關系。好一個闖進我們家的媳婦啊!她摩登的很哪,做事完全違背我們家的傳統跟信仰!就是她破壞我們一家和諧的。」如果你問媳婦怎麼說時,她會告訴你:「老太婆該改一改啦!她不懂得什麼叫代溝。時代都變啦!她怎麼都不懂呢?就是她讓自己痛苦,也讓所有人痛苦的。」媳婦要婆婆改一改,婆婆要媳婦改一改。爸爸要兒子改一改,兒子要老爸改一改。哥哥要弟弟改一改,弟弟要哥哥改一改。

  「我才不要改,我完美的很。我沒有什麼需要改的!」我們從不檢視自己的內心世界,不知道我們並非完美無瑕,不知道我們自己才是痛苦的根源。問題的根源就在我們身上,與外在世界無關。修習內觀能幫助我們開始體悟這層道理。要觀察抽象的憤怒是很困難的。即使是內觀修行者,也要花好一段時間才能達到一個較高的境界,能好好的觀察抽象的情緒,諸如憤怒、激情、恐懼、自我。這不容易啊!

  隨著怒火升起,身體會産生相對應的感受。怒氣一出來,呼吸就會開始不正常。這都是你可以觀察到的。即使只有十天,你也可以學會這個技巧。參加內觀課程並好好練習的話,你是可以學會如何觀察呼吸的。也許怒氣來了,而你還不會觀察抽象的憤怒,但你可以觀察呼吸。「看哪,氣息進來,又出去了。」不過這不是叫你練習怎麼呼吸,這只叫你觀察呼吸就可以了。如果呼吸淺淺的,那就淺淺的。如果是深呼吸,那就深呼吸。如果氣息流過左鼻孔,那就左鼻孔。流過右鼻孔,那就右鼻孔。就只是觀察即可。你也可能感到全身發熱,或悸動、或緊繃,不管怎樣就只是觀察就好了。很簡單的。即使你只參加過一、兩次的十日課程,你也會發現觀察很簡單。

  而要能如實的觀察憤怒、憎恨、或激情,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花時間練習才做得到。這就是爲什麼印度的智者、開悟的人、聖人跟先知教導大家要「自我觀察。」觀察自己能讓你走上「了解自我」的道路,走上「瞭悟實相」的道路,甚至我們可以說走上「瞭悟神」的道路,因爲最終的實相就是神。還有什麼是神呢?律法是神,大自然也是神。當我們觀察律法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觀法。當我們遵循律法的時候,我們也就走上法的道路了。(譯注:英文的 “observe”有「觀察」及「遵循」兩種意思。)不管你內在世界如何變化,都只要靜靜的觀察就好了,不爲所動。如果你能開始客觀的觀察,就已經是踏出了解法的第一步了。你終會一步步的學會將法落實在生活中。

  練習內觀並不會要你切斷所有外界世俗的活動,你還是可以去這個寺廟、那個寺廟,行這個儀式或行那個儀式。但你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你會在當下觀察到自己心智的實相。「此時此刻,我的心智是如何運作的?不管在每個當下我的心智如何變化,我都會把重點擺在內在世界,而非外在世界。」你會開始注意到你是如何對外在事物起反應的。每次你一起反應,這個反應就變成你痛苦的根源。如果你學會不起反應,就只是觀察,那你就可以脫離苦海。當然這要花時間才做的到。你不可能馬上變得完美,但至少你已經踏出第一步了。

  所以爲了解法而踏出第一步吧!法跟一切宗教信仰、教條、儀式或典禮都無關。甚至連什麼宗派的名稱都不需要。你要自稱是印度教徒或回教徒都無所謂,你還是一個如法的人,還是一個將法落實到生活中的人。意思是你的心智能永遠保持純淨。如果你的心智永保純淨,那所有的言行舉止自然會是純淨的。

  心智是一切的根本。如果心智不淨,充滿負面思想,那我們的言行舉止勢必會跟著受到汙染。我們會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如我前面所說的,當你升起怒火、恨意、或惡念,你自己會是這些負面情緒的第一個受害者。你會過得很痛苦,然後開始把痛苦散播到周遭的環境中。你周圍的環境整個都變得緊張起來。任何跟你接觸的人也都變得緊張起來,跟著痛苦。你把痛苦散播給別人。你內心帶著痛苦,又不停地帶給別人痛苦。你讓自己悲慘,也讓別人悲慘。

  另一方面,如果你學習法的藝術,也就是生活的藝術,你就會停止製造負面的能量,你會開始在內心世界裏體驗到和平與和諧。當你讓心智保持純淨,心中充滿愛與慈悲,自內心激發出和平與和諧的能量,那這股能量就會開始滲透到你周遭的環境。任何跟你在一起的人都會感到和諧。你是在把自己有的好東西散播出去。你擁有和平安詳的心,你有真正的快樂,而你把這些好東西帶給別人。這就是法,這就是生活的藝術。

  在古印度,法就是生活的藝術,教導人們如何保持內心和諧的來過生活,並如何爲周圍的人帶來和諧與安詳。要做到這點,適當的訓練是必要的。古時候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內觀中心。內觀中心四處可見,就像大家到處都看得到瑜珈中心、瑜珈大學、瑜珈醫院一樣。內觀是生活的一部份。當時的學生在學校裏學習這個生活的藝術。因爲修行內觀,他們過著快樂、健康、和諧的生活。

  希望那個美好的時代再度來臨。希望每個人都能了解法。希望你能夠從邪念的束縛中跳脫出來,不再因宗派或地方主義的包袱而忘記法的內涵。祝福你能解脫出來。祝福你能過著如法的生活,帶給自己也帶給別人和平、安詳、與快樂。

  希望每個來聽開示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生命中播出十天的時間,好好學習這個方法。法在當下便能讓你受益良多。你不需要從一個宗教跳到另一個宗教,或從一個門派跳到另一個門派。你可以繼續當你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錫克教徒、或佛教徒。你仍然要扮演好一個印度教徒的角色、或回教徒、或基督教徒、錫克教徒、或佛教徒的角色。你要扮演好身爲人類的角色。法教導你的就是如何做人,如何過一個健康快樂的生活,如何和諧地走過一生。

  希望大家都能習得這個好方法。祝福大家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享受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安詳,真正的快樂。祝福大家真正的快樂,祝福大家真正的快樂。

  

  

《法與派別》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法的本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