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葛印卡老師答問的寶庫(二)▪P3

  ..續本文上一頁加十天課程者,你有何建議?

  答:要立下決心去參加一個十天的課程。除此以外,別無他法。沒有魔術、沒有奇迹。爲什麼我要人們騰出他們生命中的十天來,如果我可以只是坐在此並教導他們一個小時便足夠?那將會容易得多,不過卻行不通。一個人必須騰出自己生命中的十天來學習這個方法。它是這樣的深入、微細的方法,至少需要十天才能正確地學習內觀。

  問﹕一個人可以從書本上學習內觀嗎?

  答:不可以。這會是很危險的。內觀是一個非常細密和深入的心的手術。一個人必須參加一個十天的課程作爲一個開始。

  問﹕如何能參加內觀課程呢?

  答:參加內觀課程的申請表格可寄到在印度或國外的任何內觀中心。在未申請課程之前,一個人必須同意遵守一些規則,即行爲規範。參加內觀課程是自願的,必須是沒有強迫性的。不過,在課程進行期間,必須嚴格遵守課程規則。這些規則是要確保學員從參加內觀課程中獲得最大的益處。

  問﹕內觀課程的費用∕學費是多少?

  答:費用?!正法是無價的!是沒有學費的,而且教導內觀是絕不收費的。內觀課程是完全免費的。最初有一段短時期,曾經征收過一些小數目的膳食和住宿的費用。很幸運的,這後來被取消了。因此,人們參加內觀課程是無需繳付任何費用的。

  問﹕爲什麼參加內觀課程無需繳付學費呢?

  答:如我剛才所說,其中一個原因是,正法是無價的。它不能以金錢來評價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學員在參加內觀課程期間,實踐舍離在家人的俗務。他或她過著好象比丘或比丘尼依靠別人的捐獻而過活。這是要減少自我,一個人的痛苦的一大主因。如果一個人即使支付了一點點的費用,然後,自我增長了,而他可能會說:「哦,我要這個。這個設備不合我意」,「在這裏我可以做任何我要做的事」,諸如此類。這個自我成了正法的道路上進步的一大阻礙。這便是不收費的另一原因。這已經是數千年以來的正法傳統。佛陀在傳授內觀這個無價之寶時,何曾收過任何費用!

  問﹕既然不向學員收費,內觀課程的開銷如何應付?

  答:開銷的支付,是來自完成過至少一次內觀課程的學生的自願捐獻(dana布施)。布施,不管是金錢或服務,都出自于對正法的動機:「多虧別人的慷慨布施,使我從這個美妙的方法獲益良多,希望其它人也會獲益」。最重要的是做布施時的動機。一個出自純淨正法動機的布施,即使只是一把肥沃的泥土,也遠比出自于自我意識,或沒有正法動機來布施一袋金子有益得多。出自于純淨心的布施,會帶給布施者益處的。然而,這並不是說在課程結束後,會有人到處去問每個學生是否要布施。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設立一張桌子,而任何有意要布施的人就到那裏去捐,就是這樣而已。

  問﹕你爲什麼說清晨時分是靜坐的好時刻?

  答:早睡早起是很好的習慣。這能使人保持健康。大清晨時分對你每天靜坐的練習也是很好的,因爲這時其它人都還在睡覺;因此大多數的這些貪愛--當人們醒著時,每個人都在貪愛,整個氣氛都充滿著貪愛,你很難靜坐得好。所以,當每個人在睡覺時,你在靜坐--此是最佳時間。

  內觀大塔

  問﹕有一個隱憂認爲,即將在孟買建成的大塔將導致內觀成爲另一個教派。

  答:喔!如果這位老師至少再多活幾年的話,你將會看到他是如此的嚴厲,他將不會容許任何我們所做的事變成宗派主義。如果大塔成爲一個工具,導致佛陀的教導成爲一個教派、一個組織性的宗教,那麼所有我們的教導都流入泥沼,白費了。如果這個塔是讓人來祈禱:「塔啊!請賜予我這個,請賜予我那個,我需要這個,我需要那個」,那麼,無疑地,這整件事將會成爲一個組織性的宗教。

  然而,我們將依循正法的方式來使用這個塔。就是說,這個塔是用來告訴越來越多的人關于內觀的訊息。他們先因好奇而來到大塔--「多麼宏偉的建築,在裏面有些什麼呢?」接著當他們來到那裏時,他們得到了訊息:「哦!看,他就是佛陀,什麼樣的佛陀,他教些什麼,在他的一生發生過什麼事情,是內觀使他成爲佛陀,內觀使他成爲一個好的正法老師而貢獻給這整個世界,並且人們得到了那麼多的利益」。我們將給這個信息,比如說,到來的一萬個人裏面,即使只有一百個人得到益處,而其它人至少也獲得正確的訊息。因此,我們將會確保這個塔不會導致另一個教派的成立。要不然,這將失去我們的目的。

  內觀禅修法

  問﹕專業人士的時間比較少,他們如何練習禅修?

  答:禅修對專業人士尤其重要!在家人有世俗的責任,更加需要內觀,因爲他們必須面對人生中的許多起伏。因爲這些起伏而使他們變得焦躁不安。如果他們學習內觀,他們更能夠好好地面對生活。他們能夠作出好的決定,正確的決定,那將會對他們很有幫助。

  問﹕我們可以結合兩個或更多的禅修方法嗎?

  答:你可以依喜好結合多少種方法都行,但不要把它們跟內觀結合。內觀是個獨特的方法,將它與任何方法結合對你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對你有害。讓內觀保持純淨。其它的方法只能在心的表層做一些粉飾。而內觀是在做深層的手術;它從心的深處去除心理情結。如果你將它和其它方法結合,你是在玩著一種遊戲,可能對你造成很大的傷害。

  問﹕要是不問世事,只是整天坐著禅修,不是很自私嗎?

  答:以禅修爲方法來獲得心的健康,是一點都不自私的。當你的身體生病時,你去住院而恢複健康。你不能說:「哦!我是自私的」。你知道一個生病、受傷的身體是不可能過適當的生活。或者一個人到健身院是爲了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壯。同樣地,一個人不是到禅修中心一輩子,而只是去使心更加健康。而一個健康的心是非常必要的去過你的日常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好處。

  問﹕我可以了解禅修將會幫助心理失調、不快樂的人,但它如何能幫助那些對他的生活已感到滿意、原本就快樂的人呢?

  答:對生活的表面樂趣保持滿意的人,是對心深處的焦躁不安是無知的。他是在他是個快樂的人的幻想之下,但他的樂趣並不持久,而且在心的深層所産生的緊張不斷增加,這些遲早會在心的表層呈現出來。到時,這個所謂「快樂」的人,就會變得痛苦。所以,何不開始在此時此地努力禅修,以面對那情況?

  問﹕內觀可以治療這身體嗎?

  答:可以,作爲一個副産品。當心理的緊張得到解開時,許多身心失調的疾病會自然消失。如果心是焦躁不安的,身體的疾病必定會逐漸産生。當心變得平靜和純淨時,它們自動地會消除。但是,如果你把修行內觀的目標當作是在治療身體的疾病,而不是你的心的淨化時,你會兩樣都得不到。我發現到那些參加課程,但一心只想治療身體疾病的人,整個課程期間都將他們的注意力只放在他們的疾病上:「今天是否好一點?不,沒有好一點…今天是否有改善?沒有,沒有改善!」整個十天他們就這樣浪費掉了。但是,如果注意力是放在淨化內心,那麼許多疾病會因爲禅修的結果而自動地消除。

  問﹕你如何比較心理分析與內觀?

  答:在心理分析中,你嘗試回憶起意識中過去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對心的習性反應有強大的影響。相反的,內觀將會引導禅修者進入心的最深層,也即是習性的真正源頭。在心理分析中,一個人嘗試回憶起的每一個事件也都會在身體的層面上呈現一種感受。透過平等心來觀察遍布身體自然的感受,禅修者讓無數層的習性反應生起和滅去。他或她是在習性的根源裏處理它,因此自己能夠很容易和很快地從中脫離出來。

  問﹕一個人應參加多少次內觀課程呢?

  答:這因人而異,但我認爲先參加十天的課程,然後檢視一下內觀如何幫助你。如果你發現能應用內觀在生活之中,那非常好。遲些時候,去參加另一個十天的課程。不過,最重要的不只是去參加十天課程,而是將方法應用在生活上。如果內觀能顯現出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那你便是正確地實踐。否則,僅僅去參加課程將不會有幫助。

  問﹕這個方法不是很自私自利嗎?我們如何能變得主動去幫助其它人?

  答:最初你必須要自私自利,你必須先幫助自己。除非你自助,不然你幫助不了別人。一個衰弱的人無法幫助另一個衰弱的人。你本身必須變得強壯,然後利用這個力量去幫助其它人,使他們也變得強壯。內觀就是幫助一個人發展這種力量,來幫助其它人。

  問﹕如果我們一直觀察自己,我們如何能透過任何自然的方式過生活?我們將那麼忙于觀察自己,以致不能自由地或自發地行動?

  答:那不是人們在完成內觀課程後發現的。在這裏,你學習一項心的訓練,讓你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每當一有需要的時候,觀察自己。並不是要你一輩子整天閉著眼睛一直練習,但是,就好象鍛煉身體能增強體力,並對日常生活有所幫助,因此,這種心的訓練也能使你堅強。你所謂的「自由、自發」的行動,實際上是盲目的反應,通常都是有害的。透過學習觀察你自己,你將會發現,每當生活中出現困境時,你能夠保持你的心的平衡。有了那樣的平衡,你能夠自由的選擇如何去行動。你會采取實際的行動,永遠是積極的,總是對你和其它人會有助益。

  上次修改日期:2002年02月01日

  

《葛印卡老師答問的寶庫(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